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第一部由台湾学者和大陆学者精诚合作撰著、由美籍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和中国社科院辛冠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任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即将出版,同学界和读者见面。《明清实学思潮史》是一部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正确阐述明清实学思潮产生、演变、特点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学术专著。它探讨了从明中叶至清代末期——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三百余年间,由批判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末流和佛、道思想体系而兴起的以经世政用、敦本务实的学术思潮的发展演变过程。本书认为,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从明中叶以后,特别是明清之际,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天崩地陷”的大动荡时代,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思想主流,是从批判整个宋明理学中产生的实学思潮。这一思潮遍及经济、政治、哲学、科学、文化艺术等全部文化领域。它的历史使命是解放个性、解放生产力,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道路。作者认为,这一学术思潮,与近代启蒙思想不同,与个性解放、人文主义也有别。用“实学”这个传  相似文献   

2.
中国明清嬗代之际是一个风云多变、社会动荡、群雄崛起、英才辈出的时代。学术界亦是五星(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朱之瑜)聚奎,竞放异彩。然而,建国40年来,研究顾、黄者益之,探索方、王者有之,惟朱之瑜似显冷落。由李甦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转机与革新——论中国畸儒朱之瑜》一书,打破了这一冷落局面。这是大陆学者研究朱之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综览全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观念的革新。作者把对朱之瑜思想的剖析,置于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大背景之中,这就突出了朱之瑜之所以为“畸儒”的历史根源及其实学思想的社会价值。综观当前学术界对明清之际社会思潮的称谓,有种种说法:或曰经世致用之学,或曰社会启蒙思潮,或曰批判性总结思潮,或曰社会革新之学。凡此种种,都对这一思潮的性质、特点、趋向,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而作者是通  相似文献   

3.
中国明清之际出现的近代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贽是这一美学思潮的先驱及主要代表。 李贽首先激烈地反对理学,揭露其虚伪的面貌,大胆肯定人性,提倡个性的解放,具有鲜明的启蒙意义。人性构成了李贽美学思  相似文献   

4.
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是上继先秦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和“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而形成的中国哲学特有的主观唯心主义流派。它对明清之际及近代启蒙思想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建国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对宋明学研究的深入,陆王心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下面择其要而述之。一、心学界定与陆王比较“陆王心学”是历史沿续下来的关于陆九渊学派与王阳明学派的合称,但对于这个  相似文献   

5.
“朱、王之争”无疑是明清之际多元学术思潮中的显题和主线。“王学护法”毛奇龄积极介入和回应此全国性学术议题,成为转移一世学风的学者。而缘于朱、王之争总在《大学》一书,故由毛奇龄用力最勤、用心最笃、体例多样、诠释独到的《大学》注本切入,最能极致地显豁经典诠释与明清之际“朱、王之争”这一学术思潮的生成与互动。毛奇龄的《大学》诠释从文本和义理两面介入“朱、王之争”,以拒斥朱子改本、提揭“诚意”地位和重释“知行合一”为旨趣,显豁出逆时代主流思潮“由王返朱”而动的“尊王斥朱”的鲜明特质,相应地涵具丰富而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更新和挺立日益衰败的阳明心学,推动心学从脱略经典、一任本心向经典主义转进;二是拔擢方兴未艾的汉学,既纠补凌虚蹈空的阳明心学,亦为乾嘉汉学的崛起起到开山之功。毛奇龄的《大学》诠释不仅展现出由经典诠释重构思想义理的“依经立言”之学术传统,也映照出时代思潮“朱、王之争”在经典诠释中的应用和落实,成为推究明清之际王学阵营应对“朱、王之争”学术思潮的典范个案。  相似文献   

6.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明学针对程朱理学的流弊所兴起的道学革新运动,在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曾掀起波澜,形成了主导明代学术思想的心学潮流。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不仅对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和重建具有历史导向作用,而且波及到从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到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儒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说,阳明心学是中国儒学从巅峰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我们对它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宋明理学内部的学派分歧和流变,而应放开视野,从时代转换、历史文化发展和学术潮流演变的实质关系来认识。本文即欲通过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心…  相似文献   

7.
1986年8月18日至23日,在秋色宜人的成都举行了第二届明清实学思潮史学术讨论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与会的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争鸣。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从明代中叶到清朝的中叶,特别是明清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天崩地解”的动荡年代。在这大变动的年代,涌现出了一批群星灿烂的思想家。他  相似文献   

8.
16世纪起宋明理学走向衰败。明王朝的式微,使得时贤及亡臣遗民们在痛苦的反思中认识到: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宋明理学的空疏、迂腐,“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所以他们抨击理学,要求“由虚迫实”。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学的复兴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明清实学的产生。明清实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明清时代特别是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异乎寻常的繁荣。这种繁荣的主题和历史演讲的探究。构成了近年来明清实学研究的大致格局,本文拟就这些研究作一描述: 关于思潮的命名由于明清思潮既是地主阶级和市民阶层对于正统理学的反叛,又是古典科学复兴和“西学东渐”的产儿。因此具有广泛的包含性和丰富的层次性。由于不同学者不同的视野和立足  相似文献   

9.
忠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范畴,春秋时期即已产生,最初含义是指对人对事真心实意、尽心竭力,是对一切人的要求.从战国中期以后忠逐渐偏向忠君.但在一个时期,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意识尚不强烈.到宋代,理学兴起,三纲上升为天理,于是忠君之忠绝对化.明清之际,出现早期启蒙思潮,三纲受到初步挑战,忠君之忠自然也受到触动,但社会影响不大.忠君之忠受到根本性动摇是在近代.但近代虽否定忠君之忠,却并未否定忠,而是要恢复其本意,即时人对事要真心实意、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明清实学简史》系1998年齐鲁书社出版《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之简编本。《简史》较之原本更加言简意明,便于阅读。拜读之后,启发良多,受益匪浅,愿谈几点体会,以与同道切磋。“实学”一词虽然远在明清时代的著名学者著述中经常出现,但是把它作为一种专门的思潮来研究还是近十来年之事。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的出版,即是我国明清实学思潮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最新成果。“实学”作为明清时期的一大学术思潮,不大引人注意,所以也无明确地界定。其实,“实学”不过是对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1.
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正与大陆学者合作编著《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这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大陆与台湾学者的第一次编著合作。该书计划三编六十四章,共约140万字。为了把这部书写好,1985年7月14—18日,该书编委会在北京举行了明清实学思潮史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11月2-4日,由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召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明清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会议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隆重召开,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名海内外学者与会。学者围绕萧先生"早期启蒙说"及明清学术之间的接续与转进关系,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确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所处的明清之际正是封建专制主义急剧衰败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社会被浓重的迷信色彩所笼罩,民间流行形形色色的迷信观念。同时,明末清初也是启蒙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社会大震荡催生了一批先进思想家。对于当时的迷信观念和活动,他们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陈确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实学"一词,虽然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甚早,但把它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明清学术思潮的概括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中,"实学"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涵义。因此,目前学术界对于实学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②。一般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思潮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明末清初社会批判思想运动和实学思潮的兴起,是王阳明心学由盛而式微和社会政治经济剧烈变动的必然结果。实学思潮,其“黜虚崇实”的基本特征表明其既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积极意义,也产生了贬低理性思维的作用的消极影响。本文试论证朱之瑜的思想属于实学思潮,并通过朱之瑜探讨明末清初实学思潮既未能高扬理性主义的精神,也未能超越原始儒学自然人性论和人生哲学的界限,从而不能完成启蒙和彻底批判宋明理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宋应星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和晚明贬抑程朱道学的社会思潮密切相关,构成晚明贬抑程朱道学的社会思潮的四股力量的批判思想在宋应星的思想中都有反映。宋应星的科学思想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知识的基础。宋应星的科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所固有的长处和局限。从这点看,可以将宋应星看作中国传统科学最后一个杰出代表。和徐光启相比较,他们两人代表了在社会对传统文化反思过程中,寻找社会文化新的出路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动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启蒙说阵营内的式微论、逝去论、错误论,阵营外的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对早期启蒙说形成冲击。早期启蒙论者除了守护明清启蒙外,还必须勇敢地释放出早期启蒙说内含的中国启蒙的整体性,通过强调中国启蒙的原初并生、代际传承、兼容并蓄、自主创新,利用与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通等,回应早期启蒙说阵营内部分裂和西学以启蒙一般整体压境,造成的对早期启蒙说和中国文化的冲击。从根本上说,早期启蒙说唯有从确证中国资本主义内发原生的历史任务中走出来,以启蒙的本土化立场和汇集资源,承担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能富有生机活力。早期启蒙说具备这种承担和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明清之际涌现出的思想家群体中,黄宗羲(1610-1695年)是杰出的一位。黄始与李、孙奇并称“清初三大儒”,后又与王夫之、顾炎武并称“清初三大儒”。他是恩格斯所说的响应自己时代呼唤而诞生的“在思想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①他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们相互呼应,从哲学、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向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以及抑商思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掀动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批判思潮,具有早期启蒙主义的意义和品格。一、以心统理气的宇宙观理气关系以及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救世与启蒙——晚明社会思潮析论马涛从16世纪到17世纪,即从明中叶到清初这一历史时期,随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总危机的爆发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的崛起,出现了一种批判现实、反省既往、立足救世改革的社会思潮。如何概括和评论这一社会思潮,学界已有不少观点。本文拟对这一思潮的定名、理论渊源和历史地位,再谈些不同意见。一对这一社会思潮,学术界有的主张叫做资产阶级的早期启蒙思潮;有的主张叫做地主阶级的自我批判总结思潮;也有的主张叫做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还有的主张叫做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等等。这些提法和…  相似文献   

20.
在旅美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倡议下,明清实学思潮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为撰写《明清实学思潮史》(全书140万字,涉及400余年历史中的66个历史人物)而召开的。该书由大陆与台湾学者共同撰写,并由陈鼓应、辛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