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范本特姆,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郭佳宏,刘奋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J.van Benthem,2013,Logic,Epistemology,and Methodology,translated by JiahongGuo,Fenrong Liu et al.,Beijing:Science Press."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的翻译项目。该项目的成果以丛书形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奋荣担任丛书主编。《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丛书的最后一卷。在本卷中,范本特姆教授通过丰富的全景描述向我们展示了逻辑技术和一般哲学之间的深刻关联。这些讨论集中体现了两者的整体性与互动性。全书共收录19篇论文,按照研究的主题的不同,这些论文被进一步分成5个部分:逻辑常项、认知逻辑、科学方法论、时空基础和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2.
亲历美国哲学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哲学系生产了大量的哲学博士,许多博士日后又成为哲学教师。在这些系科中,“分析哲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一个正经八百的研究生也许会这样看待过去50年的历史:直至30年代某一时期,美国的哲学尚未成形。其后,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大约50年前,多数美国哲学家都成了实证主义者。这种进展的一个特点是给哲学学科引入了“高度严格的标准”。哲学变得“清楚”,而且人人都要学点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3.
逻辑实证主义在二战后才被引入日本哲学学术界。在此过程中,赴日参加“美国研究研讨会”的美国哲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第一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高质量的原创著作。第二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40和50年代,他们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教学,并继续发表分析哲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多年来,分析哲学一直被称为“科学哲学”,大意是指科学的哲学。它经常被批评为“非哲学”。然而,分析哲学改变了哲学讨论的风格,并使形成一种足以以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和论点的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墨家是先秦诸多学派之一,墨家逻辑也是中国古代本土逻辑思想的典范之一。墨子及其后学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以名举实,以辞舒意,以说出故"的墨家逻辑体系,成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发展的优秀代表。墨家逻辑的主要推理模式包括:"辟"、"侔"、"援"、"推"等。墨家逻辑思想的研究开启了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先河,墨家逻辑思想研究是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逻辑学界对作为非印—欧语言系统的中国逻辑的关注,显示了中国逻辑独立存在的价值。今天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处于现代逻辑发展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交汇点上,需要我们从逻辑和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逻辑思想。用逻辑的一般特性来分析墨家逻辑,依据工具性、形式性和有效性这三个方面,是解释墨家逻辑的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5.
命题逻辑与一阶逻辑都被称为经典逻辑。如果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增加算子,那么就能得到经典逻辑的扩充,如模态逻辑以及各种哲学逻辑;如果更改经典逻辑得以建构的假设,那么就能得到一系列的非经典逻辑,如非单调逻辑、相干逻辑等。近年来,国内逻辑学界的很多成果都集中在哲学逻辑领域,2015年这方面的成果数量仍然可观;同时学界对模态逻辑...  相似文献   

6.
闫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20-120
一、维特根斯坦对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前言中如下说道:这本书所讨论的是哲学问题,并且,正如我所相信的那样,这些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是源于人类对语言逻辑的误解。整本书的主旨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概括: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7.
于桂芝 《学海》2011,(6):5-9
中国社会的实践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是不可分割且相互交织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逻辑就是指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以及由此决定的实践需要的发展规律。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成功转换的角度,探讨以实事求是为理论硬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展开,力图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世界哲学》2005,1(1):66-7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拓者,他的逻辑为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眼界,一直促进和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不仅有助于理解他本人的逻辑观和哲学思想,也有助于理解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和哲学.对照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逻辑的本质,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异,有助于揭示为什么说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的,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哲学界,塞尔的意向性分析经常被认为在追随或重复胡塞尔的工作。塞尔本人固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如果对两人的意向性分析进行详细的对比考察,就会发现,塞尔的确在很多方面重复了胡塞尔的工作。不过,胡塞尔和塞尔的意向性分析在结论上的惊人相似掩饰不了其哲学方法上的根本差异:前者运用的是"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方法,后者运用的是分析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将这两种根本不同的哲学方法,用于讨论同一个哲学问题,却可以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这足以表明:现象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是一种非竞争性的甚至是互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编者导语     
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不仅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想本身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逻辑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关系极其密切,达米特曾言道:逻辑一直正确地被看做哲学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不仅因为逻辑后承(logical consequence)这个概念是一种成功的哲学必定要加以分析的概念,而且因为对许多其它概念的分析,对语言的基本结构因而对思想的基本结构的理解,都依赖于以一种正确的形式拥有对句子的构造和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解释,而这种解释正是逻辑要做的事情。1逻辑在19世纪后半叶转向现代发展阶段,同时哲学内部也发生了革命。如今的逻辑理论、技术和方法已经发展十分成熟,运用数学工具对逻辑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如何运用逻辑理论发展的成果,不被眼花缭乱的逻辑理论所迷惑,努力推进哲学问题的讨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运用逻辑理论,首先要掌握逻辑理论(不仅要学会逻辑的技术和方法,而且要理解逻辑理论的实质),否则应用就是空谈。这里我们组织“逻辑与哲学”专栏,希望通过它向我国逻辑界展示逻辑与哲学研究的成果,逐渐推动我国学者在运用逻辑理论研究哲学问题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之前的形式相比,逻辑和数学哲学是最具逻辑经验主义特征的。逻辑经验主义不仅因此得名,而且也为科学经验主义的成功点燃了希望。然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主义与实证主义者的逻辑主义对数学本质的探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基于这种背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发表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逻辑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哲学都是植根于《逻辑哲学论》的。本文在第一部分阐释了它何以成为该学派在"哲学上的转折点"。而维也纳学派从一开始就试图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革新,使之服务于其本身的纲领。本文在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他们关于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卡尔纳普提出了"句法"纲领,该纲领从根本上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原有框架。但由于当时欧洲逻辑经验主义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四分五散,"句法"观点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第三、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如何由《逻辑哲学论》向"句法"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逻辑史研讨会"(荷兰阿姆斯特丹,2010 年 11 月 24-26日)发言的修改版本。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晚期墨家逻辑的历史和知识语境,主体部分讨论晚期墨家逻辑的基本逻辑概念与当代逻辑中的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些概念包括:辩;名、实、合;辞;"类";推理。论文还涉及到其它一些概念,包括先天、充要条件、量化、必然性、时间、空间,无限等等。  相似文献   

13.
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的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中,意义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围绕这一理论的讨论,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论题都追溯到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论述,甚至有人据此称弗雷格是语言哲学之父,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弗雷格的论述提出批评。无论这些桂冠是否名符其实,不管这些批评是否合乎实际,它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海德格尔提出的"真理问题的形而上学"及范畴问题的三个视域,本文探讨了1912至1916年间,海德格尔是如何让逻辑重新获得哲学上的意义的,即如何通过确定真理的存在重新在逻辑与存在之间建立起关联的.  相似文献   

15.
戈特洛布·弗雷格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奠基人,也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建立一种数学哲学———逻辑主义:算术真理都是逻辑真理。长久以来,哲学家一直认为,罗素悖论彻底瓦解了弗雷格的工作。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弗雷格那里隐藏着另一个证明:算术公理可以纯粹逻辑地从休谟原则推出。休谟原则是说,概念F的数和概念G的数相同当且仅当存在F和G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结果被称为弗雷格定理,它引发了一种新的逻辑主义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1.反思与元(Meta-) 1·1 哲学的新教条分析与诠释是现代哲学的两个教条。语言的逻辑分析可以用逻辑形式清楚显示语句的真正意义,但论述方式的改进并不意味着思想的实质推进。逻辑改写如果足够忠实则所获结果无非是新形式中的旧材料。分析至多表明(1)什么是有意义的语句和(2)什么是一个语句的逻辑意义,但无法表明(3)什么是有意义的思想和(4)什么是一个观念的证明。显然,错误观念也可被恰当地表述,如果要对观  相似文献   

17.
刘述先 《世界哲学》2003,3(3):51-56
由于我经常被视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方法论的角度检讨半个世纪以来我对中国哲学的理解的演化过程,或者不是全无意义的事吧! 1951年我进台大哲学系,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视方法的世纪。当时英美流行哲学分析,特别是逻辑实证论(Logical Positivism)的思想。我颇为这一时潮所吸引,也相信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观念每失之于模糊,要进一步发展中国哲学,必须学习哲学分析的技巧。根据逻辑实证论的主张,只有形式科学,如逻辑、数学,与经验科学,如理  相似文献   

18.
周志荣 《世界哲学》2015,(2):107-112
由于以有限的一阶逻辑为意义的标准,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将很多哲学理论和学说甚至其自身都判定为没有意义,从而陷入困境。有的学者试图提供新的解读来解决问题,但这些解读回避了造成困境的逻辑标准从而显得不彻底。维特根斯坦后期彻底放弃逻辑标准,转而求助于模糊的自然语言的语法。这种做法同样不能彻底摆脱早期哲学的问题。要走出困境,还是需要回到其早期哲学,寻求对于逻辑标准的恰当修正。  相似文献   

19.
蔡志栋 《现代哲学》2017,(2):153-160
纵观冯契的著述可以发现,逻辑发展法是冯契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也是其哲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前者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两个高峰"的论述以及"四大问题"的分析,后者尤其表现为他的"智慧说"是对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继承发展。所谓的逻辑发展法,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本体论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继承了这个原则,将其置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列宁那里则尤其表现为认识论、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冯契的逻辑发展法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和中国传统哲学对理想人格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将其置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中可以发现,冯契的逻辑发展法和郭沫若、侯外庐为代表的"社会史还原法",张岱年为代表的"问题为中心法",李泽厚为代表的"文化心理结构法",共同构成"以马解中"的四种典范,并且以其哲学创作的成绩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墨家逻辑是基于非常不同的本体论思想的。这可以从比较亚里士多德的"类"(genus)概念和墨家的"类"概念得到解释。传统的翻译把中文词"同"和"异"分别解释为"相似"和"不同",以掩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据此,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理论意图是完全不同于具有实际意图的、作为论证指导的墨家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