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是大学生根据社会所认定为正确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善恶选择、评判、选择公共生活的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方面存在着道德认知模糊和不确定、价值标准存在不稳定性与矛盾性、参与公共生活的道德意志薄弱、评判和选择公共生活的道德信念不坚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灌输型教育方法有关。因此,改变灌输型的伦理学教学方法,采用以道德问题激发、道德价值澄清、道德规则引导、道德场景训练等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真 《哲学动态》2003,57(12):28-32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 ,应用伦理学研究都方兴未艾。在讨论应用伦理学问题和日常的道德问题时 ,人们往往各执一辞 ,互不相让。那么 ,究竟有没有某种相对客观的标准来解决人们之间的分歧 ,从而避免无谓、无效的争论呢 ?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方法论至关重要。在这里我将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初步体会 ,谈谈研究应用伦理学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其中包括怎样评价各种道德理论和学术观点的优劣及其标准。1 关于道德论证的特点研究应用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将人们的道德行为建立在理性 ,尤其是实践理性的基础上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认为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解也就是对幸福的理解.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在自由意志发展的整个精神过程中理解幸福,认为幸福是"满足的总和",并把自由意志理解为幸福的内在价值和规定性,反对把幸福归结为欲望的满足,同时也反对把自由理解为"任性".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是从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中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同样确认自由是幸福的内在价值,由此形成了劳动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以确认自主自由的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方式为核心的.现代社会贯彻资本逻辑的生产方式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刺激、扩张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消费异化,把幸福等同于欲望的满足,从而扭曲了人们对幸福或美好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的效果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过分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道德主体精神的自觉,导致道德情感的冷漠,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要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从激发主体自身的道德情感入手,而道德情感的激发又必须鼓励主体积极参与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而不出于任何偏好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这个"义务的第一命题"在当代遭到了来自德性伦理学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情感才能表达对人的关切,也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当代一些康德学者试图维护康德的主张,认为在康德那里并不排斥情感,情感或偏好可以融入康德的行动理论。帕顿、亨森、赫尔曼以及阿利森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或认为康德的论述更多地出于方法上的考虑,或构筑行动模型表明情感在有道德价值行动中的地位。这种解释方式可以被称为调和式主张。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不仅不符合康德的原意,且本身也问题丛生。调和式主张的根本问题在于以经验性动机理论解释行动,而康德是在意志的规定根据上来确定行动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6.
所谓归因,乃是人们关于行为(包括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和事件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归因理论就是研究这种归因活动的一个社会心理学领域。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认识人性的构成。伯林认为价值虽然受文化所限,但反映人类基本需求的价值通常是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这种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道德范畴"并非倚仗形而上学的庇护,而是体现在欧洲文明共同的历史和语言以及思想之中。自由作为人类所需的"基本道德范畴",伯林并没有简单地在自然层面和传统层面予以区分,而是在这两种层面之间设定一种价值缓冲的范畴——亦即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价值并不具有永恒性或与基本价值相类似。同时,伯林也意识到对人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用法的理解,对伯林而言,一种合适的以基本道德为基础的理念通常被认为是和需要基本道德规则支撑的"共通人性"相类似。  相似文献   

8.
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窄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能力的钝化。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不能只企求于教育者的单向道德灌输 ,还需要从变革道德教育理念的高度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主客体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着不止一种值得人们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而各种价值之间有可能是不可通约的,甚至是不相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比较。在每个人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不同的目标和价值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甚至是可以进行计算的。正是基于这种数字化的计算,每个人才有可能在面对多种价值和目标时做出理性的选择,根据每一目标和价值对自己人生的意义而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相似文献   

10.
论哥特式教堂所营造的独特道德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 ,宗教教育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教育首先是宗教信仰教育 ,同时也是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宗教信仰与宗教倡导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的信念与行为。在这种内化 ,即促使道德规范自律的过程中 ,作为宗教教育重要场所的教堂 ,通过营造出独特的精神氛围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教堂营造出独特道德教育环境的做法中 ,可以梳理出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因素 ,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德可教吗?的疑问,预设了对道德教育功利性的评价标准,但是道德教育对教育对象作用的潜隐性、持久性则意味着对道德教育评价不应是急功近利式的;也不能用确定不变的思路去看待道德教育积极作用。美德是什么?提出了如何选择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一切有助于人格德性形成的东西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谁能教?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中的主体能力的问题。道德教育主体的能力应当包括信念和行动的能力。怎么教?的问题,不仅提出道德教育灵活性的原则,并且破除以先进或传统作为选择教育方法的标准,只以教育有益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价值标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判定价值之有无大小,必须符合价值的客观实际,或者说,必须以价值事实本身为依据。但价值本身不会自己量度自己,判定自己,又必须经过人们的感知、评价才能为人所认识、把握。这似乎形成了“我证我”的循环怪圈。人们并未因此陷入困境。因为人们实际上一直就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某种“中介”,借助某种“参照系”,即所谓“价值标准”来进行价值评价,从而把握价值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合理运用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论 荒野是与文化相对立的存在物,荒野保护的实质是人们能否接受并承认其不可毁灭的价值。人们在对荒野的价值,以及对待荒野的政策的理由和根据等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印度环境科学家古哈认为,荒野保存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他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保护荒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基本生存问题,包括土壤侵蚀、空气和水污染、食物安全和燃油短缺等问题。(Cuha,pp.71—83)考利科特同意古哈的批评,指出美国承认的标准的荒野观念不仅仅在概念上是有缺陷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不可操作的。其理由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评价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善恶价值判断,以表明褒贬态度的道德活动。道德评价所形成的社会舆论直接作用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对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选择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科学、客观地对人们的行为活动予以道德评判,必须澄清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一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二是关于道德评价的依据问题;三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权重问题;四是关于道德评价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管子》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论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变革时期对道德教育方法的深刻认识,这一认识对于我们今天改进道德教育方法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拟对《管子》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以期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一、教化、训诲管子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出发,认为要改变和利用人的本性,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教化、训诲是非常重要的。“民欲迭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管子·侈靡》,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就是说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哲学与哲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要对我国当前的哲学状况作出一种描述,使用“贫困”或“危机”之类的字眼恐怕不会遭致过多的反对。真实的情况是,在“经济指标”、“物质利益”成为价值标准并进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强势话语之后,人们或自愿或被迫地被塑造成“欲望工具”,不断走向物质性生存,哲学便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退出,成为一种精神奢侈。“哲学有什么用?”———这是所有关于学术之价值的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看上去像是社会公众对于哲学的一种质疑,实际上是他们对于哲学的一种拒绝。在这种压力下,学界对于哲学间或有一些反思,进行过一些讨论:有的把哲学看作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角度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对实践的崇拜、对经验世俗的崇尚、对超验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伴随着汉语思想传统中道德意识的弱化和本来就有的对实用理性的崇尚,促使当代中国思想对世俗性存在的崇尚不断加强,而中国社会的世俗化程度也在急剧扩展。作为这种扩展的结果,“反对超感性价值,否定它们的存在,取消它们的一切有效性”的虚无主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如德勒兹所说,这种反对和否定“不再是借更高价值的名义来贬低生命,而是对更高价值本身的贬低。这种贬抑不再指生命具有虚无的价值,而是指价值的虚无,指更高价值本身的虚无”。(德勒兹,第217页)这种在…  相似文献   

18.
蒙学典籍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内蕴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也含有道德解约的自我背反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蒙学典籍立论的道德信念及其基本规范已不适应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要求,资之以蒙学典籍进行的少儿道德教育不宜采取全盘灌输方式.蒙学典籍教育中出现的"有用却又不能搬用"的矛盾和困境,呼唤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琼 《道德与文明》2003,13(2):40-45
唯物史观及其由此而派生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的理论基石。坚持文艺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 ,反对“道德决定论”的创作思想 ;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倾向 ,反对宣扬抽象虚伪的道德 ;重视文艺的道德教育功能 ,发挥文艺在揭露统治阶级腐朽道德 ,提高无产阶级道德认识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树立革命理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历史判断为主和道德判断为辅的价值原则 ,反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的历史道德化倾向和历史非道德化倾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灌输和启发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注重东西方德育经验的综合利用;强化道德实践,完善学校德育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