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虚气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张载哲学中的核心范畴太虚以及太虚与气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张载的"太虚即气"是一种本体论、宇宙论并建,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相统一的理论架构,并由此确定了他在理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蒙培元所著《理学范畴系统》一书,兼有哲学著作与哲学史著作的优点,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笔者就以下几点,向读者作一介绍。一、书中辨明在宋明哲学中贯穿着一个统一的理学范畴系统。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一般将“理学”看作程、朱学说的专称,并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载和王夫之哲学看作宋明哲学的三个系统,认为三者分别代表着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和唯物论。该书则将宋元明清大多数哲学流派都纳入理学的范围,并从中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理学范畴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颇关心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问题,然而在如何概括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和体系的问题上却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古代社会思潮迭起,思想史研究向人们展示,一种社会思潮,一种理论体系,总有其中心思想或中心议题。宋明理学的主旨是什么?历来有不同说法,或谓“义理”,或谓“本体”,或谓“心性”,或谓“性命与天道”。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是有一定根据的。理学与汉唐以来学术不同的是,它既不是章句之学,也不是词章之学,更不是时文科举之学,而是寻求义理之学。理学家讲学的目的在于穷理求道,因此称理学主旨为“义理”是不足为怪的。理学家大都讲本体,谈心性、论天道,而且这些范畴都是理学家非常重视的问题,甚至可以说都是理学根本的、首要的问题。但把这些归结为理学的中心议题,似乎还不太完满。我经过研究,觉得把理学的主旨概括为“本体与工夫”,也许会更符合实际些。如果这样确立理学主旨,既可体现理学的宇宙论、存在论、心性论、境界说,也可以包含理学的认识论、修养论,乃至审美和心理建设,使理学研究更贴近其本来风貌。  相似文献   

4.
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建构,是以概念范畴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朱熹理学范畴的实质为"感-用"范畴,其概念范畴化的方法是在不同概念间建立交感、观感、体用与互为体用四种模式的感-用关系。朱熹从对"仁义礼智"四德的范畴化开始,以感-用为标准来建构他的整个理学体系,一个概念的内涵在且只在与其他概念的感-用关系中得到确认,并于感-用的彼此互动中呈现。通过分析不同概念之间的感-用关系,可大致划定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基本范畴,勾勒出范畴概念的主要层次,从而较完整地展示出朱熹理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5.
理学范畴中的美学内涵及其理论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历来以为理学与美学无缘,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本文则试图从新的角度审视理学与美学的内在关系。笔者认为理学是一种在特定时代形成而又跨时代的综合性、主导性的社会思潮、理论形态和思维模式,它以对天理心性的本体论追求为基础,而又包含着对自然、社会、人生各方面以及各种文化形态的思索与解释,其中必然也多少包含着对艺术和审美的见解。理学本身蕴含着美学,本文着重从理学范畴系统蕴含的美学内涵来说明这一点。据我的初步考察,可以这样认为,在理学范畴系统中,“理气”部分包含着对美的本体和现象的解释,“心性”部分包含…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的频频出现亟需学界对其现状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科学范畴的调查研究。运用医学社会学知识,通过观察及访谈的质性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发现对抑郁症来说,就其社会性本质而言,抑郁症作为污名化的结果,是一种符号暴力;就其表征而言,抑郁症患者的病人角色和病人身份十分复杂,这体现在病因多源性和治愈不易性两个方面;就其网络化应对而言,虚拟社区中的患际关系之于抑郁症康复的功能有利有弊,需要加以辩证认知。这些事实决定了对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怀与努力。  相似文献   

7.
丹溪医学是在继承《内经》,吸收了刘、李、张之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理学的太极之理和道德修养思想而形成的。丹溪所参之太极之理,即太极动静之理。太极动静之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丹溪医学的宇宙论、疾病发生论和养德养生论中。  相似文献   

8.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体,因"道可道,非常道",为描述"道",老子又提出"无""无极"的概念。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认为无极生太极,但朱熹为建立理学思想体系的需要,将无极与太极改造成相互说明的关系。在科学昌明的时代,面对现代宇宙论的发展,综合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思想,发现:朱熹的无极太极之说对现代宇宙论的本体思想无融通之处。然而无极生太极、道生一的宇宙创生及演化思想,为探索宇宙的本体及宇宙的演化提供了新的思维维度,为现代宇宙论的发展形成了不可或缺的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9.
朱熹的易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是宋代理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即因这个范畴而来。“理”也叫做“道”,故理学亦名为道学。此道即《周易》所说的包括天地人在内的三才之道,此三才之道统称为性命之理。北宋五子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同被列入道学传之中,皆以《易》为宗,致力于对此三才之道、性命之理的研究,因而就他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而言,也就具有理学的共同的特色。但是,在北宋五子中,周敦颐、邵雍的易学属于象数派,张载、二程的易学属于义理派,由于象数与义理判为两途,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相互之间过从甚密,在易学思想上却是无法交流,不…  相似文献   

10.
宇宙论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纬书的宇宙论以<易传>的宇宙论为基本构架,融合了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论.纬书的宇宙论是中国古代宇宙论思想发展的结果.宇宙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首先开创了中国的宇宙论传统,<庄子>、<淮南子>等书中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新出土的<太一生水>、<恒先>都属于道家系统.纬书的宇宙论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学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学”这一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之实学是指自先秦以来注重现实、经世致用的学问 ;而狭义之实学则是指自北宋中叶以来直至晚清洋务运动之前绵延达数百年之久的实体达用之学 ,是针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社会变革思潮和思想解放运动。“实学”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就其时代特征而言 ,实学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及近代新学一样 ,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表现形态 ;就其理论形态而言 ,实学是明清时期思想家在新…  相似文献   

12.
一、怎样理解“集体”和集体主义所谓“集体”,首先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就一般意义上说,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或社会范畴的抽象。就其特殊意义而言,集体范畴又必须具体化为代表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集体”相对于“个人”,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集合,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集体”是对“个人任意性”的筛选、净化和超越。因此,真正的集体既能代表个人利益和需求,又有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的现实存在。在历史上,人们对“集体”的理解出现过两个误区:其一,夸大“集体”的独立性,甚至…  相似文献   

13.
象数范畴论     
象、数、。辞是《周易》经文构成的三大要素。作为符号系统的象数与作为文字系统的卦交辞,两者的互补、互换共同构成了《易经》。就其形成而言,"象数"早于卦爻辞,"象数"是卦爻辞的依托和出发点,卦交辞可看成是"象数"的解释系统。到了《易传》,象数(卦象爻数)系统没有改变,"'辞"系统则发生了质的改变。"象数"是易学的基础或先导,随着"辞"的解释系统的不断丰富和膻变,"象数"的内涵也逐渐增加,"象数"范畴的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象数"范畴总的嬗变路径是筮法范畴--易学范畴--哲学范畴。虽然"象""数"对称,最早见于《左传·值公十五…  相似文献   

14.
在朱子理学中,"理"这个本体范畴是个存而不有的虚体,表述宇宙实体构成的是"气"这个实体范畴.与此相应,在朱子理学美学审美客体的逻辑结构中,气是表达实体和实存性质的实体范畴.在逻辑本体上决定一切的是理,而在审美客体实存上构成一切的都是气,乃至实际左右一切,形成一切的乃是气、是阴阳的流动变化.因此,气及其阴阳变化在朱子理学美学中具有重要的构成论和形态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朱派与陆王派是理学内部势同水火的两大学派。这两派的分歧,与理学理论自身的矛盾是直接相关的。本文就两个题目讨论了理学自身矛盾与朱陆分歧的关系。一是"理一分殊"。这是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单从理论上谈论一与殊的统一,也许还比较容易,但要从理学的实践要求上达到二者统一,就很困难,而且势必会导致程朱派与陆王派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二是心与理的关系。心与理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总的说来,理学必须承认心与理具有某种统一性,但要合理说明二者统一,特别是要在理学实践中确立二者的统一性,则是十分困难的。在解决二者统一性问题时,极容易形成类似朱陆分歧的矛盾思路。  相似文献   

16.
理学是把儒家仁义礼智观念本体化、神圣化的学说。这种学说虽然以哲学形式出现,但还只是儒家伦理教条的论证工具。船山哲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仁义礼智等观念缩小在道德领域来讨论,而把一般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范畴从伦理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揭示和表述客观真理的理论工具。在哲学领域中,王夫之对理学的范畴、命题进行了改造与翻新,使理学的理论系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在道德领域中,他对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作了形式上的留存。从形式看,他的哲学表现为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而从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看,他的哲学已越出了理学思想的樊篱。王夫之出入理学、游于百家、顺应着“新故密移”的文化发展法则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没有这样高度的批判总结精神,历史是不会放下因袭的重担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明 《中国哲学史》2006,6(4):56-64
“境”或“境界”在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范畴体系中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境界元理论问题尚在探索,同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相对照而言,境界论还未形成比较系统、成熟和完备的理论模式。而且,由于其基本特性与内涵相当复杂,加之观照视角不同,学者们对“境界”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大分歧。而从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则有助于对其内涵与基本理论特质给予深入地把握。为此,本文通过对“境”或“境界”范畴在中国古代典籍、佛教经文以及文艺评论中的原有涵义进行探掘和梳理,揭示其由常识性语言依次经过佛教用语、美学范畴,最后上升为哲学概念的逻辑进程,进而透过“境界”范畴的自身发展过程及其所展现出的种种延伸性特征,探究其哲学层面的内涵与基本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国哲学史》2003,(1):95-102
在唐末五代中原儒家文化南移、南宋时期朱熹理学成为官学这样的背景下 ,随着朱熹本人在故乡新安讲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新安人对朱熹理学崇奉心理的形成 ,古徽州新安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学流派———新安理学。新安理学始于南宋 ,终于清初 ,历经 7个世纪。新安理学的发展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各阶段特色有别 ,而总体上又宗旨一贯。南宋新安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学宗朱子 ,兼融佛道 ;元代新安理学的学术风格是惟朱是从 ,排斥异说 ;明代新安理学的特色则是一方面惟真是从 ,和会朱陆 ,另一方面又不改宗朱立场。至清代 ,随着理论界整个学风的转变 ,新安理学终于为皖派经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中,人们已经重视了对中国哲学史范畴的研究。然而,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还不是很理想,有些论著还只停留在对范畴的产生及其涵义的一般探讨水平上,没有去认真揭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的逻辑体系,进而从范畴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思维的特征和规律。现在,值得我们高兴的是蒙培元同志的新著——《理学范畴系统》出版  相似文献   

20.
心性关系问题是宋代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理学之所以被称为心性之学,是因为心性论在宋代理学范畴和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宋代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特点。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宋代理学心性论,集先秦儒家孔孟荀心性伦理与唐代佛教心性哲理于一体,并给予批判性的总结和创造性的发展,完成了世俗化的伦理与哲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