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旨在考察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亲密度分量表测量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和家庭亲密度。自编隔代照料问卷测量中老年人的隔代照料频率。共计325位45岁及以上有照顾孙辈经验的社区中老年人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第一,隔代照料强度与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第二,家庭亲密度部分中介了隔代照料与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的负向关系。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家庭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部分中介了上述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丽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3,26(3):504-507
近几十年核心家庭取代大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模式,使亲子关系研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一些研究[1]表明,老年人依然占据着抚育孙辈的重要位置。特别是隔代抚养中,祖父母代替父母的养育职能,使老年人在孙辈抚养中更是起重要的作用,祖孙关系及其功能更为重要。这里祖孙关系指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祖孙之间接触频率(身体卷入)和亲密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祖辈协同教养与幼儿错误信念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某城市三所幼儿园345名小班至大班的祖辈协同教养幼儿及其家庭教养人。对幼儿使用操作任务考察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对其家庭教养人利用自陈式问卷收集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依恋等数据。结果显示:(1)祖辈协同教养类型显著影响幼儿的错误信念理解水平和亲子依恋,“有祖辈同住”协同教养幼儿的错误信念理解水平以及依恋的安全性均显著低于“无祖辈同住”协同教养幼儿;(2)亲子依恋在祖辈协同教养的民主信任和教养冲突两个维度与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3)祖辈协同教养类型在教养冲突、亲子依恋、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在“有祖辈同住”条件下,协同教养冲突显著负向预测幼儿的亲子依恋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刘庆明  姚本先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149-150,193
隔代抚育中出现了普遍的隔代“亲”现象。本文分别从文化传统(血缘宗亲)、心理需求、社会现实、补偿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隔代“亲”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家训或家教,是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辈的训示、教戒。它是不同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良传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其萌芽可追溯五帝时代的择贤禅让。《尚书》中的《无逸》、《君奭》、《康诰》诸篇和《史记》、《戒子通录》中有关记载,保留了周公训示子侄兄弟的许多珍贵资料,涉  相似文献   

6.
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进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含适应性理论是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假设, 个体的亲属是其适应性的载体, 但亲属们的价值有所不同。大量研究发现, 亲属的利他行为表现出不对称性, 即遗传相关系数相同的亲属表现出不同的利他倾向。如祖父母对孙辈的投资中, 外祖母往往投入最多, 外祖父和祖母次之, 祖父投入最少。研究者用内含适应性理论来解释这种亲缘利他差异, 进而提出了“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等具体的进化假设。未来研究中, 国内研究者应在正确理解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 更多关注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 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和统一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相关研究。生命全程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架构及方法指导。研究表明,传统的祖父母角色对家庭职能的良好运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祖父母肩负起了抚养孙辈的责任,这种代理父母的责任给祖父母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并由此造成祖孙关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隔代害     
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们自然少了一层顾忌,加上隔代家长的溺爱,许多孩子走上了一条与其父母预期不相符合的成长道路,从而形成“隔代害”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剧《孩子的烦恼》让隔代教育这一话题再次升温,很多家长在肯定这部剧的同时,也思考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老人带孩子确实给家长省了不少事,但由此而激发的家庭矛盾接踵而来,"家和万事兴"一时难以实现,稍不小心火就烧到了孩子身上。专家指出:隔代教育中的问题对孩子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年轻家长绝不能撇清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1.家里学校祖父母出镜频率高最近,校园心理剧《孩子的烦恼》受到家长们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究了祖辈将心比心、母亲将心比心、母子依恋与婴幼儿认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37名婴幼儿(平均年龄18.24 ±3.34个月)及其母亲和祖母进行研究,研究工具包括将心比心编码方案、依恋行为Q分类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二版)。结果表明:(1)母亲将心比心与母子依恋、婴幼儿认知呈显著正相关,母子依恋与婴幼儿认知呈显著正相关;(2)母子依恋在母亲将心比心与婴幼儿认知发展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该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受到祖辈将心比心的调节。当祖辈将心比心水平较高时,母亲将心比心对母子依恋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本文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的研究,结果为祖辈共同看护这一普遍现象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隔代教养对儿童人际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祖父母隔代教养问卷和自编的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人际和谐问卷对贵州省都匀市6~14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5.0和Amos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家人和谐与传统型教养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族际和谐上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要显著高于与祖父母同住以及与父母、祖父母同住的儿童;各种隔代教养类型与儿童人际和谐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隔代教养对儿童人际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作者在儿童科学概念认知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认知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研究。作者研究了儿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发概念,包括对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现象的认知,探查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物理学概念(如力等)的朴素认知,力图发现儿童早期认知中的潜力,同时探明他们相应的错误概念,并采用教育干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转化。还探查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教育条件以及个体认知能力(如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推理能力等)。研究发现,儿童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就对人类重要的科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作者主张儿童的科学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祖辈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祖父母参与幼儿生活状况调查问卷、亲职压力简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对691名幼儿及其母亲和祖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2)母亲育儿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育儿压力、母亲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能力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中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质量的一致与不一致对儿童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78个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响应面分析发现:(1)拥有一致高质量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关系的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2)亲子依恋与祖孙依恋质量不一致时,亲子依恋质量高于祖孙依恋质量的儿童生活满意度更高,且高质量亲子依恋或祖孙依恋均能提升儿童积极情感。本研究加深了多重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理解,也提示在亲隔代协同教养家庭中可以从依恋入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等方面,来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教育哲学的影响和意义。 一、“发展生产力”主要地决定着我国教育的本质。发展生产力,这是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变 ,人的“主体性问题”成了当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声 ,这就要求担负着“培育人”的重任的教育界把高扬主体性作为当今教育倡导的基础和核心。但是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在我国教育界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之为“主体性缺位”的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其成因的剖析 ,把哲学理论所探讨的主体性问题与当今教育理论相结合 ,认为应在当今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的理念 ,这既是教育理论的发展所趋 ,也是当今社会实践状况的要求。一、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18.
小越,男,大班从别的幼儿园转入我园。个性特征:活泼、好动、固执、任性、不听劝告,做事情风风火火,粗心大意。家庭情况:小越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异了。他是判给了爸爸,爸爸带着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是“包工头”,经常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很少过问。所以孩子教育的事情就落在了年老的爷爷奶奶身上,但隔代亲导致老人对孙子百依百顺,宠爱有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规划课题和广州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思维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学海》1994,(6)
加强爱国主义研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座谈会”发言摘登编者按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为推动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建设,本刊编辑部与历史所联合发起召开了“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座谈会”。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