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这一说法,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例如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合理等等。但人们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准却并不相同。我认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合理”这一说法。一,“合理”意味着“合乎事实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合理”以“真理”为基础,而建立在谬误基础之上的想法和做法则必然是不合理的。“合乎事实及其规律”,意味着从事情的“已在”来讲,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而从事情的“未来”来讲,是“可能”的,而不是“没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使自己的行为是合理…  相似文献   

2.
鼠 1.贪欲膨胀的时候,胆子并不小。 2.使坏在嘴上,报应也在嘴上。 3.没有尽职尽责的猫,怎能不上窜下跳呢? 4.为贪而活着,必然因贪而死。  相似文献   

3.
炎凉     
正我们无法改变气候,但是我们可以锻炼体魄。常常有人问:社会是温暖的还是冷酷的?也常常有人回答"社会是温暖的"或者"社会是冷酷的"。莫衷一是的答案常常令人困惑。其实所谓温暖、冷酷,都是社会的一种反应,反应由刺激而起。提问题的人和作答案的人,似乎都忘了刺激、反应的连带关系。社会对新科状元必然是温暖的;对落第秀才必然是冷酷的。  相似文献   

4.
戴震认为,人欲与天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然与必然的问题,欲、理之极致便是自然、必然。自然情欲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凡事为皆有人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 所谓“必然”,实际就是指“理”。“必然”不是孤立的,它始终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是人的自然情欲的合理发挥和适当调制,即所谓  相似文献   

5.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多,老年患者必然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虽然现在泌尿外科近70%的手术已进入了微创时代,手术时间大幅缩减,但是老年患者的临床决策仍常常是个非常纠结的问题,手术要达到什么目的?何时要做适当的放弃?除了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医生要敢于承担,家属要充分理解和合作。  相似文献   

6.
李延明同志在《怎样认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一文(见《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李文)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哲学教科书提出了批评,认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属于社会历史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不是社会状态,而是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状态”。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同必然  相似文献   

7.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多,老年患者必然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虽然现在泌尿外科近70%的手术已进入了微创时代,手术时间大幅缩减,但是老年患者的临床决策仍常常是个非常纠结的问题,手术要达到什么目的?何时要做适当的放弃?除了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医生要敢于承担,家属要充分理解和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道德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为这种现象所困惑:素来被认为是德才俱佳的人突然被发现在生活问题上不加检点,而一向被视作品行不端的人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现象从来很难得到理解,人们的善良愿望总是倾向于“恶则无往不恶,善则先往不善”的道德评价心理。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时,我就想到了道德人格的矛盾本性问题。 道德人格这一概念,是指由一定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主体人格。因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必然要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必然要得到道德观念的指导,这种观念与行为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9.
对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无疑将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在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中,必然引出价值范畴。本文就价值定义谈一点商榷性意见。目前一般通行的价值定义是,“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客体与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即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看肿瘤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已上升至前三位。自从美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方针以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减少了50%,死亡率降低了25%,人们称之为心血管疾病的美国模式。与此相应的是上海市癌症俱乐部提出了“群体抗癌”的新模式,倡导了“第四医学”和“第三人生”的新理论,10年努力的结果,使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延长了3倍,10年生存率延长了2-3倍,创造了癌症康复的中国模  相似文献   

11.
论西方关于异化概念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现今捉摸不定的西方社会里,许多概念常常被滥用,“异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在最常见的、而多数是含含糊糊的解释中,“异化”这个词,常常被理解成了一个哲学概念、道德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异化是有学识的人,为了用“科学”方法来表达他们所面临的、但并不赞赏的状况,表达他们在这种状况下的烦闷心情而使用的一个概念。在使用异化概念的人们的头脑中,常常有一种与理想的状况相脱节的表象,而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说明这样一种方法,就是用亚里士多德首先研究并称为模态逻辑的一个古代的逻辑分支来阐明一个现代的逻辑分支,即由 D.希尔伯特开创而由 K.哥德尔实现的对于数学自身的数学研究。模态逻辑研究的基本概念是必然性和可能性:一个陈述称为“必然的”,如果它必定是真的,称为“可能的”,如果它可能是真的。比如,因为在2000年可能有一场战争,陈述“在2000年将有一场战争”是可能的,但它不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可能没有战争。另一方面,“在2000年将有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3.
罪的定义: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的观念和教义是天主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在跨文化和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与天主教精神的对话和比较,罪的观念常常被中国人误解和曲解,以致轻率地得出两者是“乐感精神”与“罪感精神”的对立,并认为中国人无法接受“人人有罪”的天主教说法。本文从圣经文本入手,对罪的观念进行疏解,以期对这一误解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将它驱逐。它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人们倘若哀叹野马因“小不忍”而暴怒、狂奔乱了“大谋”———失去了生命,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有类似的行为和报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只有5%的人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这是为什么呢? 林语堂先生讲过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95%的人都不成功,而只有5的人成功?因为在95%的人脑海里面,只有三个字‘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友三先生以研究无神论而著称。提起无神论,不少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除了被扭曲的“共产主义”之外其他一切信仰都遭到反对的那个年代。直到现在,在一部分人的脑海里,坚持无神论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似乎仍是水火不相容的,“无神论”甚至就是“左”的同义语。在主张宽容和冷静的学术界,好象很少有“无神论”这样易于掀动人们感情波澜的学科。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对无神论和从事无神论研究的人来说,又不那么公正,对此,王友三先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仲秋时节,我专门访问了王先生。王先生…  相似文献   

17.
韩东晖 《哲学动态》2003,1(7):31-35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人物 ,自 1 6 77年斯宾诺莎去世以来 ,对他的思想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 :有神论者毁之为邪恶的无神论 ,致使斯宾诺莎在死后的近百年间被否定、漠视 ,而泛神论者则誉之为“令神陶醉的人”、“最具基督品格”的人 ,甚至是“耶稣的表弟” ;[1] 诗人们在他的著作中品味出宇宙的欢歌和心灵的宁静 ,而改革者则欣赏他与迷信搏斗和对《圣经》的批判性解读。人们在斯宾诺莎那里看到了坚定不移的必然论和因果决定论 ,而他的伦理学理想却又是为“人的自由”张扬 ;他坚信人的心灵和肉体是严格对应的一体两面 ,但他又坚持心…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人类世世代代漫长而执著的生命足迹,人类为了把握历史的脉络,为了反思历史形态中的自我形象,进行了长久艰苦的努力,从而使“历史与人”成为人类把握自身的基本思维向度。文学是“人学”,它必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着这一存在维度,因此,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学者和哲人们反反复复都绕不开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希腊人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人造出了以下这些单词:“城邦”、“民主”、“人民”、“寡头政治”、“自由”、“公民”等等。这就不得不使人作这样的假定:是希腊人首先发现了政治的永恒真理,或者说我们所说的永恒真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奴隶制,这是他们的民主与民主本质之间的主要区别。因为世间必然有一个永恒政治的存在,可供人们进行哲学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从这里,通过不同的时代,可以找到政治的核心本质;各种政治体制尽管千差万别,却在其功能上存在着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类同性:树立正义、使人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为了实现经济的持久繁荣,市场就必然要通过广告等现代营销术去激发人们的消费,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若人们对这些营销术不假思索地回应甚至被牵制,就必然会投入到为消费而消费的活动中,从而丧失人的主体性。消费是人的消费,人的现实消费行为应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依据,使消费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充实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在广告的“循循善诱”下,我们应当科学、文明、健康地消费,使人之为人的规定性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