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蒙斯的政治正当性理论中,国家证成与国家正当性的区分是其核心内容。这一区分代表着对政治正当性基础的某种理解。按照这种理解,国家的正当性只能来自于个人真实的同意;国家所具备的客观道德成就无关于其正当性。这种理解过分强调了政治正当性基础的主观面向,忽视了客观面向的重要性。事实上,政治正当性必定同时存在主观与客观两个评价维度。主观维度指向的是民众真实的态度和意向,而客观维度指的是政治组织和机构呈现的客观道德业绩。正因此,国家正当性与国家证成的区分并不完全合理。国家正当性与国家证成并非两个全然独立的变量,确立国家正当性的道德根据包含了证成国家的道德根据。  相似文献   

2.
许纪霖 《学海》2007,3(5):13-23
在晚清和民国,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发生过重大的历史转型.在经历传统正当性危机的同时,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逐步重建新的政治正当性轴心.新的政治正当性以"去道德化"为时代标志,以世俗化的历史主义目的论为知识背景,确立了三个重要的正当性轴心:自由之正当性、民主之正当性和富强之正当性,并分别形成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国家主义这三种近代中国重要的政治思潮.从天理到公理,再到潮流,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逐步失去了超越的和客观的性质,走向历史的和心理的主观意向.与此同时,政治正当性的基础也有一个从善(德性)到权利(自由)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3.
艺术作品中空间的创造,始终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一环.比较而言,传统古典写实绘画追求和展现的是客观空间,而当代绘画主要展示的是主观空间."绘画中主观空间的构建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而进行的,由于绘画风格、创作方法、创作意图的不同,故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样式".现代绘画有其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主观空间"导致了一种双向变化的现象,即一方面可以使赋予自我的意义随着它与环境关系的更迭而改变,另一方面,又使空间随着对我们的感情意义的改变而构成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国荣 《哲学研究》2022,(6):51-61+126
通过“代表”治理社会,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般形式。在传统的君主政体下,君主既在“君权神授”的意义上“代表”形上之天,又作为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职责。近代以来的政治形态以代议制为形式,其中包含无法摆脱的内在紧张。一方面,代议制中的各类政治人物首先以“选民”代表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代表“全民”来看待和应对相关问题。在民主协商的形式下,人民成为中心,这一意义上的人民既是治理的主体,也是治理的对象。政治领域的代表性不仅涉及代表什么,而且关乎代表本身如何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和政治体制中,代表的社会性质不同,其形成的方式也各异。政治权力的正当性与代表产生的方式相关,但又呈现更为复杂的形态。代表形成之后,如何具体地实施代表性?政治领域代表的正当性一方面体现于代表产生的方式(代表如何形成),另一方面又与代表的实施方式(如何实际地代表)相关。在社会治理活动中,“如何代表”这一问题体现于不同方面,其意义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多重展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宗教在现代化趋势中不仅没有衰微,而且继续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一方面,宗教因素使民族问题变得更趋复杂;另一方面,民族问题借助宗教的张力使其涉及范围更加扩大。因此,对宗教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这正是一个面向现实,应对世象、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关键时机。“9.11”事件触发了世界政治格局急剧变化,也给伊斯兰教研究领域增添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新课题,人们期待有识之士既综览全局,又探幽发微,开拓研究范围,探寻问题答案。案头由宁夏大学政法系主任张秉民教授主编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领域对于主观阶层的研究取向高度重视, 突出表现为强调社会阶层概念中的主观阶层成分, 在理论阐述、概念测量、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上都倾向于关注主观阶层。这一取向为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及关注问题的视野。但它也造成了部分研究在理论层面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节、在概念层面过于忽视客观阶层、在方法层面过于依赖操纵主观阶层, 以及在问题层面只关注高低二元阶层划分、对现实阶层多样性关注不足等弊端。未来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以厘清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的关系及其不同的预测效应, 在研究设计时对于客观阶层和主观阶层进行更细化的区分, 同时可以更多关注于现实中的具体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内部矛盾有多种,如实验与理论的矛盾,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不同理论、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各门学科之间的矛盾,等等。然而,其基本矛盾是什么呢?有人认为,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理论作为知识体系是主观的东西,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的表现,如此说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就成了主观的东西同主客观的东西之间的矛盾,这就令人费解了。而走出这一迷宫无非有两条路.要么把理论当作一种思维活动而将实践当作感性活动;要么将理论当作知识体系而将实践混同于实践中发现的事实、得到的资料。所以,把实践和理论的矛盾当作科学的基本矛盾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无法划清科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上层统治者中的女性推崇道教、优渥道士大都怀有女性特征的心理目的,同时又抱有不同程度的政治目的,对道教的发展也产生过政策导向性的影响。慈禧敕修八仙宫一事既体现了清政府对道教的基本政策,又表现出女性统治者亲近道教的特殊心理诉求。这一方面可视为道教与政治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道教信仰的宗教心理功能。同时,慈禧敕修八仙宫客观上给八仙宫及地方道教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意识现象通常被区分为现象意识和取用意识,前者往往被解释为纯粹主观特征,而后者则被看作具有客观意义。法国哲学家克里格尔在其新著《意识种种》(2015)中试图对各种意识现象给出一种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种现象领域的结构性说明,该说明主要基于对各种现象经验的考察。本文将要阐明,这样的结构性说明并不能解决"意识难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象意识与取用意识分处于不同的意识领域,它们有着不同的表征标准。这两种意识的区分根据在于我们对意识性质的不同理解,而不在于我们对意识现象的观察结果。而且,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当前心灵哲学对意识现象的处理都主要采取了还原论的策略,这是需要我们批判和反思的。  相似文献   

10.
任锋 《学海》2007,23(5):24-34
本文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考察了近世思想传统中的政治正当性理论.这个思想范型以大法意识为根本基础,其内转趋向使道德精神成为政治秩序的正当性前提.其中包含的两个基本动向--人极意识中的理想人格与守制性则为政治权威提供了直接的正当性理据.这些观念层层转化,互相支持而又存在张力,构成了正当性论述的意义网络.上述模式代表的正当性观念在现代思想演变中仍然有其广泛影响力,特别是道德精神与人极意识的理据,为了解正当性论述的范式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