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业表现不良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对学业表现不良的学生进行预测并提早给予干预可降低退学率并减少教育资源的损失。由于导致学业表现不良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传统的基于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很难建立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应用。本研究旨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并建立学业表现预测模型。研究对653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人格、内外控倾向和相关人口统计学信息进行了收集,并在一年后采集了其学业成绩,利用随机森林(RF)、K邻近(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朴素贝叶斯(NB)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分类模型。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在识别学业表现不良学生时有最好的表现,其中准确率95.86%,召回率91.83%,f1分数为93.80%。特征重要性分析显示,前10个对模型有最高贡献度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内外控倾向、神经质倾向、积极应对倾向、宜人性倾向、一般症状指数、开放性倾向和焦虑水平。为避免过度拟合问题,本研究在一年后收集的166名新生样本中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在新数据集上有较好的泛化表现,其中f1分数90.90%,准确率92.60%,召回率89.26%。研究提示基于人口统计学和心理测评信息,机器学习算法有助于及早识别学业表现不良学生并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85-1388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70名大学生内外控、自信的测试,结果表明: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学业自信的预测力最佳;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父母学习陪伴问卷、亲子学业沟通问卷、学习负担量表和学业成绩自我评定量表对578名4-6年级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探讨父母学习陪伴与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关系以及亲子学业沟通四个维度(成绩沟通、习惯沟通、态度沟通和方法沟通)的中介作用和学习负担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学习陪伴对学业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亲子学业态度沟通和方法沟通在父母学习陪伴与学业不良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学习负担在亲子学业态度沟通与学业不良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在低学习负担条件下,亲子学业态度沟通对学业不良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父母学习陪伴的时间和陪伴质量、改善亲子学业沟通方式并适当降低学习负担,可能改善小学生的学业不良。  相似文献   

4.
关于初中学业不良者学业求助特征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7,30(1):199-201
本研究通过问卷与学业测验方法对165名初中生进行了学业不良者学业求助特征及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业不良者在学业求助对象选择上倾向于向同学求助;在求助态度衡量上,他们对求助益处的考虑较少;更能知觉到来自同学的自尊威胁;在求助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执行性求助。成绩-回避目标、低下的自尊与自我效能感等是学业不良者学业求助特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王振宏  刘萍 《心理学报》2000,32(1):65-69
以119名高中学生为被试,测量研究了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内在动机、掌握目标、学习策略、智商分数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正相关,外在动机、业绩目标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负相关。智商分数、学习策略、动机因素与学业成就存在着因果关系,智商分数(β=0.476)、学习策略(β=0.220)、自我效能(β=0.207)、掌握目标(β=0.185)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并直接影响学业成就。而内在动机(β=0.184)通过直接影响学习策略而间接影响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6.
有问卷调查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与前瞻记忆表现有一定的相关,学业不良生报告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也有实验研究显示,学业不良生在很多情况下前瞻记忆表现劣于学优生。但是,影响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表现的因素却并不是很明确。本研究从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这两个可以着手于改善前瞻记忆的主要因素入手,考察其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事件性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学业不良生的前瞻记忆表现提供实证依据。 采用2学业成就(学业不良生、学优生)×2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强调重要、不强调)×2目标显著性(显著、不显著)混合实验设计,目标显著性为被试内变量,其他两个因素为被试间变量,在双任务实验范式(前瞻记忆任务镶嵌于进行中任务)中,考察三个因素对前瞻记忆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此外,被试还需完成基线条件,在基线条件下被试只有进行中任务,没有前瞻记忆任务,通过实验条件和基线条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考察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推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生在所有前瞻记忆任务表现均劣于学优生;目标显著性与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正确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强调任务重要性使目标不显著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对显著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没有影响。强调任务重要性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反应时下降,目标显著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所有实验条件进行中任务正确率低于基线条件,反应时也慢于基线条件,表明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产生了干扰,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前瞻记忆任务均采用监控的加工方式。结果说明,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成绩较差,可以通过设置显著的目标提高其前瞻记忆成绩,当目标显著时无需强调其重要性,若无法设置显著的目标,则通过强调任务重要性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相似文献   

7.
学业不良儿童的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业不良儿童的诊断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国内普遍应用学习成绩作为学习困难儿童的评定标准。而本文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国版)作为学业不良儿童的判断标准,并试图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为学业不良儿童的心理防治提供...  相似文献   

8.
黄水  陈文锋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7,30(1):148-150,154
本研究的目的是修订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探讨它的结构和效度。研究参考台湾修订版对Guglielmino量表进行翻译,构成量表;结合内外控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有效测试了1000名中学生,采用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外部效标分析等方法考察量表的结构和效度。结果发现6个因子结构最优,α分别为0.861,0.791,0.809,0.630,0.888,0.781,各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介于0.30-0.69。6因子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6因子与各个效标的相关为大多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研究的结论是修订的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6因子结构和信效度。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分别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建立了因果关系模型。两模型区别在于:(1)学业成绩对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大于对高中生的;(2)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受内部控制、非学业自我概念受未知方控制直接影响。研究还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高中生的;(2)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高低一致;(3)内部控制源与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过拟合现象是心理学走向预测科学的重要阻碍。文章综述了机器学习在解决过拟合现象中的价值和实现途径:(1)介绍了过拟合的两种表现形式和现状;(2)分析过拟合的根因,即“高解释力≠高预测力”;(3)厘清机器学习的建模逻辑与核心技术在解决过拟合中的作用;(4)利用样例数据和代码说明机器学习统计思想在模型拟合中的具体应用过程。文章指出心理学应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借鉴机器学习的分析思想,避免过拟合,进而提供更准确更稳定的结论和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特质焦虑与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旨在建构特质焦虑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文中提出了影响特质焦虑的三个潜变量 ,分别是人格、学业压力、环境。其中人格包括自卑倾向和内向性格两个指示变量 ,学校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和人际困扰两个指示变量 ,环境包括不良社会影响、学校适应不良、身体虚弱和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等指示变量。研究结果发现 ,人格和学校压力直接导致特质焦虑 ,环境通过对人格和学校压力产生影响而间接影响特质焦虑 ,同时 ,人格对学校压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75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业投入、学业成就、同伴团体进行追踪测量,探讨青少年同伴团体的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是否存在同伴选择与同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1年的追踪时间中,青少年学业投入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初始水平与下降速度负相关,学业成就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初始水平与上升速度无显著相关;(2)学业投入与学业成就存在同伴选择效应,青少年倾向选择与自己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相似的个体构建同伴团体;(3)青少年的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与同伴逐渐趋近相似,即同伴影响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给儿童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其影响甚至延续至成年期。然而传统诊断方式难以做到快速、客观、准确的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处理大量变量和数据的新兴方法, 逐渐被应用到儿童PTSD的早期预测、识别及辅助诊断等研究中。机器学习凭借其性能、原理等方面的优势, 可被应用在儿童PTSD的识别与转归领域。相比自我报告式的诊断, 通过机器学习辅助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的过程具有效率高、客观准确、节约资源等独特优势。然而, 机器学习也在硬件成本、算法选择和预测准确度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诊断识别儿童PTSD的准确率, 并将机器学习算法同传统诊断方法结合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 3 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 ,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4,27(1):88-91
本文在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业不良概念以及在心理学限定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就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相对性学业不良者的测定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主要涉及到关于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美国与我国对相对性学业不良者实际心理限定方面的差异;研究了“智力-成绩差距”的测定问题,包括客观判定标准值、自我主观认知因素的测定和教师的观察判定。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俞国良  董妍 《心理科学》2006,29(4):811-814,81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34名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506名),比较了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的特点。结果表明:(1)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2)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3)总体来说,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女生,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  相似文献   

17.
四种社交类型大班幼儿内外控制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了“同伴提名法”和访谈问卷法,对北京市区三所幼儿园的6个大班幼儿进行了社交类型与内外控制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的内外控是稳定的,支持了麦克尔(Mischel,M.)的实验结果。受欢迎型幼儿在内控点上人数占优,被拒绝型幼儿在外控点上人数居多。在日常生活选择中无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幼儿的外控得分要显着高于内控得分,但在失败感上内控得分显着高于在成就感上的内控得分。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评价具有公正性,把成就和失败都归因于教师的居多。在他人具体评价时幼儿更易于倾向内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业成就、人际关系的归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进行探究,本研究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江西师大40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归因上都是倾向于内控,且不论是对学业成就还是对人际关系的归因,努力因素都占着重要地位;另外,对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还存在性别、理科以及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进行探究。方法:采有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江西师大40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大学生在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归因上都是倾向于内控,且不论是对学业成就还是对人际关系的归因,努力因素都占着重要地位;另外,对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归因还存在性别、理科以及年级差异。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和感恩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8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包括心理资本量表、学业成就问卷、自我控制量表、感恩量表。结果表明:(1)心理资本既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预测学业成就,即自我控制在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心理资本通过自我控制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所起的间接效应受感恩的调节,且这种间接效应在高感恩水平的初中生中更显著。研究的发现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