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七情”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心理因素)变化的七种表现,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但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时,就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而成为致病因素。本文仅就“七情”对人体的影响略述如下,以期对人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日"此言五脏既虚,故精气并之,则志不能禁也".<灵书·本神>中又有"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是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情志异常.以上<内经>的论述,既强调五志分属于五脏,又强调脏腑的病理变化因气血虚实等不同,五志不拘泥于五脏,心在志为喜,气虚则悲;肝在志为怒,气虚则恐,精气并则忧.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及心身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心身医学对多发病、常见病的心理、情绪改变等也有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结果[1].为探讨中医脏腑疾病与情志异常的关系,我们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脏腑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  相似文献   

4.
正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为"情"?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不通过人为的加工而自然生成,从本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就叫做情。中医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七情调摄得当,人则心身康泰;若七情太过,则成为致病之源。所以,历来养生学家都极为重视情志养生。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为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晋代医家葛洪说得好:"心内  相似文献   

5.
七情半结构投射试验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心理学本土化的立意 ,借鉴投射试验的方法 ,对传统“七情”概念进行分析 ,建立图形 -词汇半结构情感试验。图形为具有不同程度抽象涵义的中国画 ,每一图附加 8类形容词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验证表明 :情感的频数分布为 :中 2 6%、喜 2 2 %、思 1 9%、惊 9%、忧 8%、怒 6%、恐 5 %和悲 5 %。复测信度、分半信度 ,同时效度均较好。聚类分析将情感因素归为负性情感与偏正性情感两大类。因素分析得出两类公共因子 :焦虑与抑郁。  相似文献   

6.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的心身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思维观的创新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治疗方法又被称作“活套疗法” ,是建筑在中医脏象五志论、阴阳整体论和七情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怒伤肝 ,悲胜怒。……喜伤心 ,恐胜喜。……思伤脾 ,怒胜思。……忧伤肺 ,喜胜忧。……恐伤肾 ,思胜恐。”就如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理论上主要受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学派的影响 ,学科交叉 ,流派纷呈 ,心理治疗的方法而今已经多达 4 0 0余种一样 ,中医历代医家发皇古义 ,在情志相胜的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实施上 ,不断地继承发扬 ,以聚合和发散的创新思维 ,…  相似文献   

7.
“七情”的致病古今索源大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16021)吕连祥,刘振芳“七情”的过极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度、脏腑失和而为病。它使脏腑的气机发生紊乱。“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及“怒伤肝、...  相似文献   

8.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之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心身统一观尽管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所产生的时空跨度极大 ,然而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前题 :心身统一观。应激理论可以说是医学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应激和健康的关系是以心理生理系统为中介的 ,应激反应中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 ,而情绪既是一种心理活动 ,又是一种生理活动。躯体疾病是一种应激源 ,可导致病人承受轻重不一的心理负担 ,反之 ,情绪重负又可成为心身疾病的病因。由此观之 ,心身统一观乃是应激理论的前提。七情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祖国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中医认为 ,形与神是构…  相似文献   

9.
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塞里提出应激理论以来,学者们对应激引起的疾病更加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应激反应的机理认为是当生物体受到各种刺激时,能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活动增强而引起的反应.应激反应本身能够协调机体的适应力,所以有"应激无害论"一说.如果过激就会引起机体的生理、病理、心理改变.如同中医的七情学说,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如果过激就会致病.  相似文献   

10.
正心丹学术语有"五气"之说,是指心、肝、肾、肺、脾五脏之气。藏象学术语又称"五气"是由五脏所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指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这里借用"五气",意讲修身养性、从艺研书需要"养五气,祛五气"。一、养静气祛躁气静气,乃宁静,沉静,清静之气也。人若胸怀静气,处事心静如水,不为冗杂所扰,不为进退所滋,不为名利所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淡定的心态,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诸葛亮《戒子书》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似文献   

11.
《中庸》一解曾孝传“中庸”之道,众说不一,由来已久。《中庸》朱熹注中引用“子程子曰,子思恐其久而差矣,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今人对“中庸”的理解与子思的原意是否一致,值得深入探讨。看来子思“恐其久而差矣”之忧,不无道理。山西师大学报有一篇文章说“‘...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为政》第六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中“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忧”是谁施行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谁忧谁?是父母忧儿女之疾呢,还是儿女忧父母之疾呢?这里牵涉到对代词“其”的理解。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引用了王充、高诱,马融等人的说法,认为这个“其”字既可理解为指代父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1-1 功能性一是精神意识类功能,即五脏藏神说,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此外还有五脏五情说,即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二是五脏类功能,五脏皆有气,五脏之气,周流于身,升降出入,互换互动,是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4.
当今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却物质富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喜悦,也存在诸如“拜金潮”享乐至上,理想和信念缺如,道骨坡等令人悲忧的状况。相比以往,我们现处的生存空间中的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精神现象更复杂。与神经症,精神疾病发生率的急剧上升和享乐主义大量增加相对应的是:非法毒品已悄然位临社会并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5.
正梅贻琦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学徐君陶回忆,当时发榜时,前来看榜的学生都纷纷挤向红榜,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名字,继而或喜或悲,再相互以各自流露出的表情找"同道中人"。唯独年少的梅贻琦别具一格,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站在一旁看榜,脸上不喜不忧,别人完全看不出他是否被录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采用“应激”学说探讨精神病的发病机制,是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一个较新的研究动向。按Seyle 原意,“应激”的基本概念应为机体对于加在它身上各种激源(Stressor)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激源可以大致分为躯体激源和心理激源二大类。心理激源是指各种各样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刺激,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刺激”或“精神刺激”。本文结合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包括躁郁症和忧  相似文献   

17.
一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话虽然有些夸大,但的确很有道理。祖国医学有“情绪失调,累及五脏”之说:“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黄帝内经·素向》)有很多事实,证明祖国医学的科学论断。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四端""七情"是儒家情感哲学的核心内容,分别代表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先秦儒学对自然情感做了初步归纳,最为完备的表述是"七情"说。孔子对道德情感多有指点,孟子进一步总结为"四端"说。朱熹正式探讨"四端"与"七情"的关系问题,《朱子语录》中提及"四端理发、七情气发",但在其"心统性情"的架构中却将两者同归于属气之"情"。朱子思想内部关于"四七分合"的矛盾对东亚朱子学产生深远影响,在朝鲜儒学史上形成了持续日久的"四端七情论辩",其中以李退溪为代表的岭南学派主张"四七分理气",以李栗谷为代表的畿湖学派主张"四七气发理乘一途"。从孟子到朱子再到退溪,儒家情感哲学关于四七关系的理解经历了"正—反—合"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4)
正读书是一个人生命的沉淀,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读书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我国古人以读书分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人视读书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方式,于是有了这样的吟诵:"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人视读书为高山流水觅知音,淡泊了名利,只为实现鸿鹄之志。细细想来,不以物喜又不以己悲的读书之人,岂能不忧国忧民忧天下?读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烙印。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惭愧     
人有七情六欲,一般情况下,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但这七情显然包括不了人类所有情感。钱钟书给杨绛的《干校六记》写序言,里面就提到,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都没有列上"惭愧"。他认为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被培养的感情,"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