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里的水银     
有一个人一直为自己的书房太小而苦恼不已。后来他就在书房四周镶上镜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书房小。一个有智慧的禅师告诉他说:“你的书房四周都是镜子每天只看到自己,感觉当然小了。你何不把镜子里的水银拿掉呢?”他把书房临街的两边打掉,装了两扇落地窗,书房果然感觉开阔起来。他每天都站在落地窗前,看外面的景象,到后来他竟无法安心工作。最后又去找禅师。禅师说:“你何不给心里装上水银呢?”禅师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面对外面用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面对自我用镜子…  相似文献   

2.
心里的水银     
有一个人搬进新房子,一直因为自己的书房太小而苦恼不已,后来他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在书房四周镶上镜子。刚开始的时候,果然觉得书房大了不少,过了一段时间,书房又一天天地小起来。他每天在书房里苦思缘故,事实上书房的空  相似文献   

3.
要提李仲揆这个名字,恐怕多数人不知道是谁,可要说起李四光,无论老少都再熟悉不过了,著名的地质学家,摘掉新中国贫油帽子的人。你听说过吗?鼎鼎大名的李四光14岁前一直叫李仲揆,他怎么改了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呢?这里面有一段趣事。14岁的李仲揆因成绩优异被学校选送日本留学。填写出国护照表格时,他一不小心在"姓名"一栏中填上了年龄"十四"两字。这下可苦了李仲揆同学,表格就一份,再填需要花钱买,可他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6)
<正>根据《中国政府网》报道: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第一个故事是:"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近日,"你妈是你妈"的新闻已经成为热议话  相似文献   

5.
不要以为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同事、领导和颜悦色就够了,还应该让他们对你有个好印象;面对一些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更该讲究礼仪,让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怎样让人对你有个好印象呢?在问别人的名字前,清楚说出自己是谁,否则有点盘问人的意...  相似文献   

6.
污点     
正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镜子前,镜子朝他大声嚷道:"快看,你脸上有污点!"年轻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又朝镜子看了看,突然对着镜子笑了起来。镜子疑惑不解地问他:"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年轻人笑着指着镜子说道:"镜子啊镜子,是你自己脸上有污点啊,你连自己脸上身上的污点都看不到,又如何能断定别人脸上的污点呢?"这则寓言适合那些凡事都好指指点点,却对自己缺点一无所知的人。  相似文献   

7.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就像花一样,你是什么花就老老实实地开什么花。如果你本是玫瑰,却非要开牡丹花,不但是空想一场,而且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和精力,甚至连自己的花期都错过了。所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顺乎自己的本性。对此,林语堂先生有过切身的感受。当年,他曾被邀请到武汉革命政府当外交部秘书长,当了半年后,他死活不当了,这也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官场生涯。之后,他的确再也没有参过政。他说:"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看来,他的本性就是适合做一个文人。  相似文献   

9.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  相似文献   

10.
入世与幽隐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躇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在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  相似文献   

11.
切除缺陷     
那天,我正在书房里整理我的收藏品,表妹突然来了。她和我闲聊了几句后,不知怎么的就聊到她的丈夫身上去了。“真不知道我当初怎么会看上他。”她有些懊恼地说。 “妹夫不是挺好的吗?”我有些奇怪地问。 “结婚前是挺不错的,谁知道后来越变越和我当初见到的不同了。”表妹很不甘心地说着,当初的妹夫样样好,现在呢,牙膏总是从中间乱挤一通,一支还没用完就丢下,自己用新的:胡子3天也不刮,脸上总是乱草一堆,弄得跟难民营里出来似的:头发半个月都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在《苏轼传》中写到: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如下总结: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历尽沉浮,昨日还是五马使君,今日忽成乌台案犯;今日尚为东坡野人,明日则为翰林学士,后日又复为天涯罪人。一贬再贬的人生遭遇,又是如何让东坡一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二曰"竹枝芒鞋轻胜马,"三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有句形容人能力强的俗语"有两把刷子"脍炙人口,而林语堂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生讲演的题目却是《我的"三把刷子"》。他自诩多一把"刷子",不是说本事高于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奔波经历,阐明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和方式。第一把是"问题刷"。人生在世,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社会知识几乎全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林语堂说:"只要有问题跟着,你就不会懒  相似文献   

14.
动中求新     
有三个“大腕”级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同台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即在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否则,他们将退出演出。剧场经理顿时傻了眼,三个演员都争第一,哪会有三个“第一”的安排呢?一智者向经理耳语一番,经理愁云顿消,满口答应了演员们的要求。第二天,三位演员不约而同地到剧场外一看,海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个演员的名字都写在灯笼上,三个名字转圈出现,谁都可以说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于是三个演员满足地参加了演出。 动中求新@潘洪波  相似文献   

15.
比明天年轻     
正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么?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么?  相似文献   

16.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的竹子为什么与别人不同呢?原来,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文同先生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节的长短粗细,叶子的颜色、形态,每当有不同的感受,文同先生就会回到书房,  相似文献   

17.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的竹子为什么与别人不同呢?原来,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文同先生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节的长短粗细,叶子的颜色、形态,每当有不同的感受,文同先生就会回到书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学者、作家之林中,林语堂是个不可忽略的名字。他那渊深广博的学识、独具风格的文学创作、矛盾复杂的精神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增添了多彩的一笔。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探析。本文则想对林语堂宗教思想的形成历程及内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人们理解其复杂深阔的文化思想及独特多姿的作品提供一个小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个男人说,君子远庖厨,那一定是他的借口。那么,一个女人不进厨房算不算是一个残缺的女人?我常常和女友玩笑,说自己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不在书房就在厨房"。而实际上厨房于我,是比书房还要重要的一个所在。细细去想,觉得我爱厨房大概只是我个人的缘由吧。这其实与任何女人的进或者不进厨房都没有关联。因为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我是一个没有建树的女人,大不能像希拉里一样风云国际,小不能像张爱玲一样特立独行。那么,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无法兼济天下,却还是可以独善其身吧。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院子     
正有个朋友写了一首诗,叫《如果,有个院子》。他在诗的左边种了几株蔷薇,右边栽了两棵芭蕉,中间留一条小径, "看阳光和风在这里停留、拐弯/像亲人从远方归来"。他说有个院子,是为了给他"寂静之美/和它虚度"。"虚度"这个词打动了我。炊具在厨房,饭桌在餐厅,接待客人在客厅。书在书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