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受人格“大五”因素研究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研究,是儿童青少年个别差异研究的新方向.研究主要采用了量表评定、Q分类、自由描述等方法.结果表明,五因素结构可以较好地解释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特点.目前,这一结构还有许多值得研究者继续探讨之处,但是它的确为揭示人格“大五”结构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慧芳 《心理科学》2004,27(2):355-357
采用问卷法,对434名6类犯罪女性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社会支持、负面生活事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负面生活事件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行为有不同预测力,不同女性犯罪类型有不同的回归方程;社会支持对女性犯罪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乔波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53-55,4
所谓“APD三步法”,就是运用对自身认识(acquaintance—ship)——完善(perfect)——发展(develop)的手段,帮助罪犯培养健康心理,形成正常人格的方法。罪犯这个特殊的人类群体中的各个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离。对他们实施改造的过程,就是进行再社会化的过程。在再社会化过程中,要从基础做起,逐渐内化,即帮助罪犯从新完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人。认真研究、探索对罪犯的再社会化方法,有效促使其形成适应社会与文化的人格,使其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成为摆在监管改造场所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试图在个体的“认识——完善——发展”方面作以探讨,以期对罪犯的教育矫治短短工作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人格五因素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人格五因素研究综述1.1人格正因素的研究历史早在1932年,W.McDougall谈到人格在语言上使用范围和广度时指出:人格可以大致地分析成五个明一显独立的变量,即智力、性格、气质,倾向和脾气,每个因素都很复杂并包含了许多变量,当时虽是作为一个术语使用,但是经过了半个世纪以后.已形成了一种人格理论。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人格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由德国心理学者开始,德国的Klages在1926年指出:语言分析有助于理解人格;1933年,Baumgarden开始用词汇描述人格并运用于测验。John在1988年指出:他的工作在德国产生的影响较小,但是…  相似文献   

5.
重塑有用之才─—犯罪少年的人格偏离与矫正赵树理少年犯罪和犯罪后的监管既是未成年人社会化问题,同时又是个体演变的特殊过程,个中原因非常复杂,有素质根源的作用,也有环境铸模的影响。后者由外界环境作用及个人经验而形成,其中人格的形成及对个体的人生的渗透倾向...  相似文献   

6.
人格智力(PI)是指个体在对人格及其相关信息推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信息提高一个人的思想、计划和生活经验的能力,包括识别人格信息、形成人格模型、引导个人选择以及系统化计划和目标等相关领域。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智力”,PI并没有像当年情绪智力(EI)那样受人关注。文章从PI的范畴、领域及其局限性等角度分析了这一新能力遭遇“冷落”的原因,指出了PI在整合以人为中心的智力过程中存在概念宽泛、界限模糊、测量的科学性及其形成与发展等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潘明 《心理学探新》2009,29(4):68-71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大五”人格对薪酬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影响。通过薪酬公平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对高校300个教师样本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开放性和神经质对薪酬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以太”是纯粹精神性的概念吗? (甲)谭嗣同的“以太”概念的特征(乙)“以太”与“仁”的关系(丙)“以太”与“心力”的关系(二)是主观唯心主义吗?(三)是“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吗?(四)阶级特征是甚么?(五)小结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觉得我们与孙长江先生的争论,具有着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具体分析问题呢,还是采取某种套公式从定义出发之类的简单的办法?下面拟就有关谭氏哲学的几个问题和与孙先生的主要分歧之处,具体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0.
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俊梅 《心理科学》2005,28(1):217-219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分析比较了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的人格特质、次元人格因素、应用人格因素。结果表明: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在8种人格特质(C、F、G、H、L、Q1、Q2、q)、1种次元人格因素(X2)、1种应用人格因素(Y4)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青年罪犯确有异于同龄人的人格特征,这对青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许多问题。但迄今为止。心理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研究却不多见。仅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评价标准两个方面。(1)对于社会适应性,主要涉及到人们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Costa&McCrae认为“五因素模型”所揭示的五种人格特质就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动力特征和内在核心因素。(2)对于社会适应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到社会适应结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概括起来,社会适应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两种取向:个人取向的评价指标和社会取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熊十力人格进行研究。明确了熊十力在家庭、人际关系和学术中“狂”者人格表现;从地缘环境、家庭环境与遗传、书籍文化、同伴因素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剖析了熊十力“狂者”人格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熊十力“狂者”人格及其生涯形成的整体动力论和心理动力学原因。发现成长倾向和对父亲的深刻认同是塑造熊十力“狂者”人格和生涯走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与价值     
在人类起源的最初阶段,人只是作为一个生物种而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那时的人所具有的少得可怜的几个特征,使之有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在这个阶段,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个动物,它受大自然力量的限制,证明是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那时,人只不过是人这个生物种的标本。从这点看,人应该指的就是个人。所以,“个人”乃是社会生物学的名词和术语。在人类起源的进程中,由于劳动过程以及种种复杂的、社会的互相作用而产生了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一个越来越分明的人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从而开始了能够认识人自身结构的发展阶段。确切地说,正是从我们能够谈及人比较稳定的精神特征时,我们才能给人这个结构体以“个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将其概括为“九个必须”,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并将其表述为“五句话”,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本委员会接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权利的普遍宣言》和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原则:   ●承认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   ●坚持人权的国际规范,   ●尊重参加者的价值、传统、文化和人格,以及   ●接受和坚持人的尊严和自由;   同意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关于遗传研究正当行为的声明”,“关于DNA取样:控制和获得的声明”,“关于克隆的声明”,和“关于利益分享的声明”。   本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和文件就人类基因组及其成果的应用达成如下共识: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应该集中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而不应该用于“优生”(eugenics);   ●在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中应始终坚持知情同意或知情选择的原则;   ●在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中应保护个人基因组的隐私,反对基因歧视;   ●在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中应努力促进人人平等,民族和睦及国际和平。  相似文献   

16.
应激的缓冲器:人格坚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30年来,关注身心保健和组织行为的心理学家都对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发生了兴趣,就是人格坚韧性(hardiness),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人格坚韧性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活应激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不适,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在各领域的工作表现。该文在回顾西方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介绍这一概念,以及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在中国开展此项研究的思路。作为整体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人格坚韧性应该从人格“大五”或“大七”结构中探索。在中国已有研究发现,人格“大七”维度对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哪些维度构成人格坚韧性,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一次国际会议上的报告及发表论文的综述,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那些有实际意义的气质危险因素,我们有何了解?根据“良好适应”原则,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发展、社会行为,甚或学习能力。(2)由于这些发现,我们已经做些什么或者可能做些什么?一些心理学者已经将这些发现用于儿科学、精神病学和预防性指导的实践中。气质测定理论可能更多地运用于诊断和处理行为和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行筛查。(3)将来我们应采取什么行动?会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运用我们现已了解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刘永强 《哲学动态》2023,(7):116-124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学术救国”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严复、刘师培、陈启天等学者从学术救国角度出发,在民族自救的社会运动中发现“中国逻辑”的存在,并对其合法性展开论证,最终确认其存在并且是世界三大逻辑源流之一。回顾并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我们能够发现学术救国目的下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受民族情感影响,具有学术与社会的双重特征。这两种特征一方面推动了“中国逻辑”身份的确认,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中国逻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COPA-P)I测量罪犯的人格特征,并对初犯和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攻击性、报复性、犯罪思维模式这三个因子上,重复犯罪的罪犯明显高于初犯。并具体分析了其人格特点,针对重复犯罪罪犯人格的特殊性,提出了在改造过程中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李伯聪语言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语音知觉阶段;语义理解阶段;句子和语篇的理解阶段;理解说话人实际意图的阶段。关于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的头一个哲学问题是: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何以是可能的?一个人为何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这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极简单地说,一个人之所以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一个极重要原因是不同的“自我”的个体——这时主要指“心灵”——具有同一性,不同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社会约定,而语言正是一种约定了的通讯工具。与语言理解有关的哲学问题还有哲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元关系中研究语言感知和理解过程。以往,许多人习惯于从两极对立、二元关系中思考问题,这往往使得思维简单化。现在,我们看到我们至少需要从四元关系(听话人或读者、说话人或作者、话语或作品、外部世界)中研究理解过程,这样才能使有关的研究工作深入下去。语言理解过程中的确定性和不定性的关系问题是另一个哲学问题,由于语言理解过程是一个选择与建构统一过程,是一个主动性与带有主观性的过程,绝对的、完全的确定性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决不应把选择与建构机制看成“制造”不定性乃至专门进行“曲解”的机制。语言感知与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