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近年来,自然力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一些文章开始涉及这一问题。本来,作为人类社会物质基础的生产力,就是在人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人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有机结合的结果。因此,自然力对于生产力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图对自然力这一范畴的规定、以及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今年第3期上,刊载了巫继学、崔永和的《生产力内在因素问题的探讨》一文,就生产力的本质涵义、生产力的结构以及生产力在现实社会生产中的表现形式,发表了他们的新见解。文章提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体系,并且具体地探讨了这个体系在现实社会生产中所表现的形式。文章把当前的生产力理论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正如作者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讨论李校利近年来,在研究生产力问题的过程中,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成为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就这方面的重要观点作一综述。学者们普遍感到现有的生产力定义存在诸多缺陷,大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生产力定义。不少学者开始对"生产力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生产力不只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还体现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廖之煌认为.上述说法是欠全面的,因为它把生产力只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而排除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之外。这是用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观点看待生产力。这种割裂生产力同交往的关系的观点,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相悻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告诉我们,生产力是在生产活动,即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能离开生产活动。但是,生产力一经创造之后,就离不开人类的交往活动,人类的交往活动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表现;既是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就社会力量这方面来说,它是推动人类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是一切社会革命的基础;但同时,它本身又是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运动和发展的,离不开人类交往这块"土壤"和"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
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代表了理论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生产力作为能力的存在形式,是劳动者的本领和生产工具的性能的总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范畴,但是,当生产力这个范畴被用来解释生产关系变更的原因,论证生产发展的动力、社会进步的标志时,却被当作有主观要求的能动范畴了。生产力作为存在实体的本质规定与它被看作带有主观能动性因素这种状况,引起了生产力理论中许多带  相似文献   

5.
关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于不发达国家首先面临的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而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简论社会有机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有机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维中再现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体系,应当有自己的一套具有严格科学规定和内在逻辑联系的范畴。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除了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需要丰富、提炼和精确化而外,还应当研究、探讨和制定新的范畴,社会有机体可能就是其中重要的、基本的一个。 已有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家庭、  相似文献   

7.
"道德性生产力"理念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生产力究竟是指"道德是生产力"还是指"道德的生产力",这是两个不同性质却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从伦理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将道德生产力解释为"道德性生产力"更合乎这一命题的本意,也即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生产力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道德性生产力不但是为生产主义、物质主义和经济主义提供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有力的理论根据,而且是一种面向问题与行动的实践理性和精神实践.道德性生产力理念喻示着不能将生产力看成是完全中性的客体,它蕴含着道德属性,是富有时代性意蕴的行为价值哲学.  相似文献   

8.
论新技术革命与旧式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刊发起“现代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的讨论以来,收到并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着重探讨了现代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本质,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提出了某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理论研究。显然,这些问题的讨论还仅仅是开始,有必要再深入一步去研究和探讨,并且还可以考虑从更多的侧面或角度去研究和探讨。 本期发表的这两篇论文则涉及这样一些课题:现代技术革命对劳动过程、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分工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会给工人阶级的素质及历史作用带来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同整个社会变革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勿庸讳言,这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其重要性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而分工又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对劳动及其分工等问题的探讨,可能成为研究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社会变革机制的基础一环。 “现代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大题目,就中牵涉到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整套范畴,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逐一加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否包含精神因素?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争论双方又进一步用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力的概念进行论证。于是,又引起了对精神生产力的内涵、外延及其属性等问题的讨论。下面简要介绍这方面的不同意见。一、精神生产力的含义 (一)刘贵访、吴尚之等同志认为,精神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是“在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是“指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它具有巨大的生产功能。但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首先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在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科技政策、科技市场以及教育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对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科学技术生产功能的潜在性“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合称。“科学”的一般含义是指以范畴、定律、定理的形式反映现实世界的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与生产力联系较直接的科学实际上特指自然科学,即关于无机界和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结。“技术”本质上则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展开,关于生产关系问题的探讨引起了哲学界的重视,许多同志在前几年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现将近几年来的讨论情况作一介绍,并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一、探讨生产关系的涵义,揭示其内在层次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是前几年理论界争论得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虽然存在着至今尚未统一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绝对决定论”、“有时决定论”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生产力     
不久以前,赵纪彬和周新成二同志分别在第5期“中州评论”和第10期“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关于生产力这一范畴的新见解,人民日报于11月15日在第7版上简要地介绍了他们的论点。我国大跃进的革命实践向很多科学部门擂起了战鼓,提出了一大堆依据原有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显然,作为各门科学的最高概括的哲学,不可避免地遇到这种挑战,它面临着很多新颖的问题,需要作出新的、合乎历史实践的解答。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就是这种新问题中  相似文献   

13.
李菁 《宗教学研究》2001,(4):135-138
文学是一个宽泛的范畴,简言之,即人学。特定时期的文学反映的是那一时期人的所有外在活动状态和内在心路历程。对这一范畴越细致的分类剖析,便越能真实地再现那一时期人的本质,对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的研究即是如此。它打破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笼统概念,以更深入更细密的划分和研究,为读者揭开了一个通常为文学史忽略的领域,展示了一幅更为具体的南宋金元人的活动画卷,这当是詹石窗先生所著之《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的选题意义之一。承担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并不简单,作者面临的是大量繁杂的原始文本,要经过耐心地考…  相似文献   

14.
李菁 《中国道教》2002,(2):54-56
文学是一个宽泛的范畴,简言之,即人学。特定时期的文学反映的是那一时期人的所有 外在活动状态和内在心路历程。对这一范畴越细致地分类剖析,便越能真实地再现那一时期人的本真,对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的研究即是如此。它打破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笼统概念,以更深入更细密的划分和研究,为读者揭开了一个通常为文学史忽略的领域,展示了一幅更为具体的南宋金元人的活动画卷,这当是詹石窗先生所著之《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的选题意义之一。承担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并不简单,作者面临的是大量繁杂的原始文本,要经过耐心地…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用以观察一切问题的主要观点。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系统。随着文化软实力在一国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对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表现形态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英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在《作为实践的文化》一书中把文化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观点,目前一些人还存在着种种疑虑。其实,这些疑虑几乎都与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有关。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并没有反映马克思生产力要素思想的精义,因而它必然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相冲突。这说明,只有用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观点代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才能揭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真谛,消除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疑虑。  相似文献   

17.
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是以过程方式出现的事物所固有的矛盾,因此,唯物辩证法作为运动和发展的学说,应当重视对这对范畴的研究。所谓“存在”,就是“有”,这是事物的自我同一、自我保存的性质和趋向;所谓“非存在”,也就是“无”,它是事物自我否定、自我分解的性质和趋向。存在和非存在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内在包含着的矛盾。在事物的存在之中就包含着非存在的因素;同样,在具体某物的非存在之中也包含其存在因素。二者的性质既正相反对,又内在统一,它们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华严宗是在唐代形成的重要佛教宗派之一。它运用一系列哲学范畴来构筑宗教唯心主义体系,哲学理论非常丰富,哲学思辨达到了中国佛教的顶峰。探讨华严宗的哲学范畴体系,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一初步尝试。 从华严宗佛教哲学理论架构来看,它所特别重视和突出运用的范畴是法界(法性)与一真法界(一心)、理与事、性与相、一与多、一与一切、一念与九世、相即与相入。在这个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属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心理学哲学的范畴,将主要探讨其中"内在关系"这个概念的含义。全文的讨论将从维特根斯坦关于"面相观看"的评论开始,结合对一些外国学者相关研究的批判,进而澄清"内在关系"这一独特概念的含义,最终试图得出如下结论: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是从语法角度来谈论"内在关系"的;它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关系",但可以为我们处理很多与心灵有关的哲学问题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命题是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命题的深化。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交往内生于生产,生产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行。个人的生产能力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内在地包含着互动。当交往发展为世界交往时,社会形态发展中的派生形式和跨越现象就成为普遍现象,社会发展道路就形成多样性。哈贝马斯对精神交往及其语言、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但由于对劳动及其与互动之间的关系作了错误理解,因而他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误批",其交往理论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