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蕺山学定位为阳明后学。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因而蕺山学与朱子学的关系往往被学者所忽视。其实刘蕺山对朱子学理解极深,并深刻认识到朱子学的利弊两面。蕺山的慎独诚意论、格物说、敬论等,都继承和发展了朱子学说。同时,他对朱子学也有严厉的批评:朱子认为本体自身圆满,本体上无需着力也不可着力;蕺山则认为工夫须直接在本体上做,否则将流于细枝末节。因而,蕺山发展"意"作为本体,以实现本体上的工夫,进而解决他认为朱子学"惨刻而不情"和学说支离二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解读《人谱》:圣贤人格的证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周(1578—1645年),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浙东山阴县城北的蕺山,学者尊其为蕺山先生。作为晚明心学的殿军,蕺山的思想宗旨是在心学旧基上重新架设一个刚刻严毅的人学价值体系,藉此矫正阳明后学过于强调“良知现成”而轻忽理性限制和实修工夫之理论偏颇。在工夫论上,蕺山早年言主静,中年言慎独,晚年归本于诚意,其间对工夫论的体认与实践层层递进,步步归密。在晚年主讲证人书院期间,著《人谱》,极言实修实证的“证人”工夫,以证成圣贤人格。如今市场经济时代,物欲泛滥、道德价值疲软、理想人格缺席,此时重温《人谱》,如能批判继承,仍不乏…  相似文献   

3.
船山提出"正心之学不讲久矣",明确主张以"先正其心"为圣学提纲之要;以志解心,持志以定心,提出学者当"以大心正志为本",着重阐发了"志"作为本体与工夫的双重意蕴。在《大学》系统,尤其是"心意之辨"的分疏中,船山厘清了"正心"的内涵及其主宰下的工夫脉络。船山构建出"正心"作为工夫节目的独特意义以及以之基础的理论系统。从朱子"格物教"、阳明"良知教"、蕺山"诚意教"进一步转进到船山"正心教",再次印证了《大学》对宋明理学范式转换的型塑作用,体现了理学心性论内在接续与转进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心学发展到明代晚期已产生诸多流弊,致良知的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批评王阳明"四句教"与王畿"四无说",并提出自己的"四句教",强调心体只是个"有善而无恶"。然而在其晚年重要著作《人谱》中却明确地提出并详细地阐发了心体"无善无恶"的思想,作为其心性理论的基础,此与阳明"四句教"之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之提法无异。故本文从"无善无恶"之本体、工夫与境界的层面来解析蕺山对于阳明"无善无恶"思想的发展。蕺山学说在思想史上做出了承先启后的重大贡献,对明清实学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明理学之解复卦各有特色,其总的诠释倾向是以确立复卦的理学式本体诠释方向为基础,不断地挖掘凸显其中的工夫意蕴。伊川的复卦诠释,在天道本体之诠释方向上奠定理学家对复卦主旨的儒家理学式解读,而拒斥玄学与佛学的诠释取向。朱子着重从工夫进路论定复卦主旨,并以复、艮二卦对应于工夫之两轮。慈湖开启了复卦诠释的心学取向,至明代阳明学兴盛,继之而有龙溪、双江等展示出心学取向内两种不同的复卦诠释。而蕺山对于复卦"频复"、"迷复"等的精微解读,典型展现出理学家通过解经来着重提揭工夫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宋明儒者的重要代表朱子、王阳明与弟子邹东廓、刘蕺山,阐释并比较各家对"戒惧""慎独"工夫的不同解释。"戒惧""慎独"工夫经由宋明儒者的不断实践,工夫的内容、着力点、用功时段及体用关系等呈现出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分解至浑一的不断深化而超越之过程,最终归显于密。因此可以说,刘蕺山的"慎独"工夫达到了宋明理学心性工夫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正>《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一书,收录于朱汉民主编的"岳麓书院国学文库"第一辑,为作者的博士论文的修订版,曾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从生死、出处两大主题出发来讨论明清鼎革之际的刘门师弟子的学术与人生的关系;第二章从学术谱系、交游以及学术异同两方面阐明刘宗周蕺山学的建构,并从蕺山学的统合性、《人谱》与证人改过之学等方面来梳理蕺山学与蕺山学派的形成;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张履祥与尊朱辟王思潮的兴起、陈确与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黄宗羲与蕺山学的继往开来三大方面来分析蕺山学派的分化;第六章以全祖望对蕺山学的承继与对蕺山学派的表彰作为讨论蕺山学派的终点。  相似文献   

8.
《原道》2015,(4)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9.
《原道》2015,(3)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宋明理学道德本体论的"即本体即工夫"的立场出发,关注其本体论论述中,融汇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义理思路。本文认为,就我们熟知的朱熹和王守仁的本体论而言,前者的"理一分殊"说较为侧重客观普遍性,后者的"万物一体"说较为侧重实践主体性,而晚明大儒刘宗周(蕺山),则融汇了朱、王,提出了另一种本体论:"一统于万"说。我们通过比较从"理一分殊"、"万物一体"到"一统于万"的三种本体论之义理结构,可以了解蕺山融汇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本体论论证思路,即,将客观普遍性建构为以万物彼此独立存在(或者对象化)存在为前提、万物之间彼此包含的内在化之一体性,将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融汇,论述为心体与对象化万物的同构,并明确地现实化为排除一切不善对象的"改过"的工夫践履。从而,通过探析蕺山的道德本体论,使我们对于宋明理学道德本体论,有更加丰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6,(4):167-177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三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三"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明清学术思想的流变中,以刘宗周为首,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为中坚的蕺山学派的形成,具有十分重的意义。这一学派总结了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开启明清经世致用学术风气的特点。但是,这一学派虽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却鲜有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者。近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衷尔矩先生的《蕺山学派哲学思想》一书,填补了明清学术史研究中的这一空白。衷先生在这部著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考辨蕺山学派形成的社会背景,学派源流,清理蕺山学派的思想理论架构及发展脉络,评判蕺山学派的社会影响和后世功用,让人读后一新…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皆以刘蕺山为宋明殿军,特别是唐君毅对其颇为推崇,熊十力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刘蕺山在政治上是非不分,在学术上逻辑混乱,存在以心为物、以“躯壳上起念”之情言纯善无恶之真意、于自然现实情感中言知善知恶之知等问题。熊十力的批判,误解之处甚多,蕺山之心并非血气心脏,意之好恶为隐微的道德情感而非感性欲望,而且他在反对以意为主宰、而应以良知为主宰时,反驳依据并不充分。当然,熊十力的批评亦有合理价值。熊十力对蕺山的低评应与其性格特质、所处时代相关,同时学术路向的不同、对于东林党的整体反感也是影响其作出较低评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振纲 《现代哲学》2004,(4):80-86,96
蕺山学术之最得力处,是在心体中充分凸现“性体”的本质意义。此种性格与阳明学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用力于德性本体之实证,在心性关系中关注的重心在性体的客观超越义和道德意志的定向性;二是更加强调实修实证的功夫论,向意根极微处用力。生当晚明,蕺山对自由表达的权力毫不理解,相反,积极倡导“证人”之学,将已狂驰于现实世界的人心重新收束于理性圣殿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隔膜和理性的误导。阳明“良知”教经蕺山的批判修正虽由显归密,而心学自裁自决的自由精神却在其慎独之学中丧失锋芒。这同样表明蕺山思想于时代精神的滞后。  相似文献   

15.
刘宗周思想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周(蕺山)可以看作是宋明时期最后一个理学家.他虽然未能开创一个时代,但却终结了一个时代.作为理学中人物,刘宗周一生关注的重心,大致不离心性之域.诚如全祖望所说,“蕺山之学,专言心性.”(《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鲍琦亭集》卷十一)正是以心性之辨为主脉,刘宗周范围各家而进退之,而其哲学思想亦由此而定位于理学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宋仪望是王阳明再传弟子,因其有长期研读《周易》的经历,故而尝试以易学诠释良知学。他认为,圣人之学以求仁为要,仁是天地之心,是《易》所谓生生不已的生理,此理具于人心,即所谓性,故求仁即复性。性之虚明灵觉即良知,故求仁、复性就是阳明学的致良知。宋仪望将《周易》复卦的爻辞"不远复"解释为力求本心、直悟本体的"顿"的工夫,同时也赋予其改过迁善、为善去恶以复其本体的"渐"的工夫论义涵,以祛除阳明后学中存在的忽略躬行实践的弊病。  相似文献   

17.
蕺山论学,规模宏阔,体广而义深。其义理阐释最终落归于《大学》“诚意修身之学”之建立。诚意之学,不仅涵盖了原先“知止说”的格局,而且在《大学》诠释史上别开“诚意为主”一系,从而更深入地诠释了《大学》义理思想,自立于阳明学和朱子学之外,全面确立了蕺山学作为心性合宗体系的理论建构。宗周基于《大学》的义理系统,对阳明的良知说展开了不遗余力的辩驳。其辩难核心是阳明良知“知善知恶”之知。蕺山学的基本特质,既不在于理论的雄辩,也不在规模的宏大,而在于经典文献阐释的精到。蕺山学之所以能够在宋明儒学的庞大阵营中占有一席,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宗周的文献阐释能力。正是透过精致的文献阐释,宗周无处不展现其教化关怀和治道理想。刘宗周是继朱熹之后,能够从经典文献的精到阐释中,重新建构儒学体系的第一人,不愧为宋明理学的“殿军”。  相似文献   

18.
朱子、阳明、牟宗三对《孟子》"尽心知性"章都有详尽的论述。朱子是知行相须的《大学》解,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智之尽、仁之至,其失在从认知角度解尽心不合孟子的义理框架。阳明是知行合一的《中庸》解,将此章比配为生知安行的圣人工夫、学知利行的贤人工夫以及困知勉行的学者工夫,其失在如此比配使此章失去了在成德实践中的普遍意义。牟宗三则是修身立命的《孟子》解,在道德实践中证知本心真性,在存心养性中事天无违,从而挺立正命、超越气命,其失一在以心、性、天为本体上是一,不知通过工夫也可实现是一,二在以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对应于积极工夫与消极工夫,不解其有创业工夫与守成工夫之别。  相似文献   

19.
李训昌 《现代哲学》2017,(5):141-147
程朱王刘之辨是明末清初学人论学的一大节目,黄宗羲作为心学主将之一,也参与其中。宗羲程朱王刘之辨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以阐发蕺山之学为主要目的:会通王刘,借阳明学以申师说;贬抑程朱,又借朱子之语以封攻诋蕺山、阳明者之口舌。黄宗羲此论,虽在借古人之说以申己义,却也遮蔽了其师的甘泉渊源,使蕺山晚年对理学和心学、甘泉学与阳明学的综合,折入阳明心学一途。  相似文献   

20.
<正> 心性之学从何时起,到何时才可称得上一门学问,释、道两家可否称为心性之学,这在学术界大体有一致的看法。在先秦时代,虽然也谈心论性,如孟子、荀子、《管子》之《心术》等四篇,都有较深入讨论,但不能说已构成心性之学,真正的心性之学,应该说成熟于宋明时期,宋明理学中的各种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讨论心性问题,所以后来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宋明时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峰期,其标志在于此时的哲学家对哲学概念都有相对的界定,并深入地探索概念的联系,并自觉地建立体系。宋明时期心性之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心性本体化,并通过工夫来完善本体,本体与工夫是这时期思想的主旋律。关于宋明理学的主旨,我已在《孔子研究》1992年第一期《本体与工夫》一文中作了探讨,我指出从本体上看,有四种类型,一为气本体论,一为理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