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体制与道德的关系,在目前理论研究中尚未受到重视.然而,事实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会强烈地引起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原则规范的变化的.因此,在研究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时,除了应着眼于经济制度与道德的相关分析外,还应注意经济体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的经济利益是由社会的生产关系规定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的总体倾向.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规定社会生产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进行运转.在保持社会所有制格局不发生  相似文献   

2.
依据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实践,生产关系范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前者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分配制度的基本形式。后者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如租赁制、股份制、承包制)、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和生产经营管理形式。在现实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恶劣影响。它片面地夸大了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导致盲目地变更所有制形式,追求“一大二公”而忽视了实现公有制后自觉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马克思的一系列论述,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结成的社会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即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它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但不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更不是其全部内容。生产关系的实质或核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经常把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并列使用或交替使用。所以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一) 生产方式指人們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资料的謀得方式。人們为了谋得物質生活资料,必須进行生产。生产包括兩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們利用生产工具对劳動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必需品。人、生产工具、劳動对象这些要素總合起来,便构成社会生产力。另方面,人們在生产時不是彼此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必須建立彼此间的某种相互關系,即某种生产關系。所以,生产方式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統一体。(二) 生产资料和生产資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如机器、耕畜等)和劳動对象(如土地、森林、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公平观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一)公平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具有公允性,即商品生产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其基础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和个人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尹继佐在《学习与探索》今年第3期上著文认为,把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道德,概括为“社会意识”似乎是不够的。道德,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和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十分复杂而又广泛的社会现象。文章认为,对道德作宏观上的分析,这一体系是由道德活动,道德关系和道德意识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1979年第6期发表了蔡俊生同志的《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定义的置疑》(以下简称《置疑》)一文以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对生产关系是什么?斯大林把所有制纳入生产关系是否正确?所有制形式是否权利意志形式?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必定从物质生产关系开始?所有制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决定物质生产关系?等等,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研究和讨论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现将来稿中的主要不同意见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革命,标志着几千年剥削制度的灭亡。毛主席高度评价了这一伟大胜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成为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9.
对于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众多议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斯大林同志把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内的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伟大贡献”,应该坚持该定义;另一种认为,斯大林的论述欠妥,所有制形式不是生产关系内的一个单独组成部分。这两种观点各有偏颇。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生产关系的两重性,是指它既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即一般的生产关系),又表现为经济形态的生产关系(即所有制)。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进行生产,依照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生产技术的需要而形成的生产过程中的分  相似文献   

11.
经济基础究竟是指生产关系还是指生产方式?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早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就有过争论。王子野、孙叔平等同志主张;经济基础“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关系的方面,也包括了生产力的方面。”但多数同志则认为,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我国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近年来,在党的“解放思想”的精神鼓舞下,有些同志重新在内部的和公开的刊物中发表文章,提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基础究竟是指生产关系还是指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涉及对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的理解,从而关系到我们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必须把它弄清楚。  相似文献   

13.
会议于1988年4月10—12日在长春举行。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等问题。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问题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主体的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多元化结构。它在结构上是多元的,在根本性质上则是社会主义的。其结构要素主要有六: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中外合资的联合所有制;私人所有制(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14.
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道德受制于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性质并进而影响社会各类人际关系的所有制。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始终关注劳动主体、产权关系、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阶级和阶级关系等,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伦理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这为我们构建当代经济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每个社会都有它特有的分配方式,每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不决定于人們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所有制的性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們的觉悟程度。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它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产物。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剝削者手中,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都被剝削者拿去,劳动者只能从自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取得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这部分产品之所以分配給劳动者,仅仅只是为了維持他們最低限度的生活,使他們下致餓死。例如,在資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資料,  相似文献   

16.
董志勇 《现代哲学》2006,1(6):112-120
人的所有制是被用来从总体上表明一个人类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占有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关系;人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是区别和划分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为重要和更为基本的社会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人权概念是一个先后为在相关人类共同体中分别建立和维持人的公民所有制、劳动力的公民所有制、公民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人格的公民平等、人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婚权的个人所有制和使包括所有成年女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年成员享有人格的人类平等、劳动力的部分社会所有制等社会制度而被提出来的哲学概念、法律概念和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17.
程启智 《学海》2013,(1):93-102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由所有制和依赖关系构成的二维理论体系,二维生产关系理论是正宗的马克思的理论.但受前苏联所有制教条影响,我们长期仅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导致生产关系理论的重大缺憾,因此当前急需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的依赖关系理论.本文通过文本研究,发现二维生产关系理论在马克思的早期论著中就有思想雏形,但是在他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才正式形成,最后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以完善.然而,即使是在所有制范式的政治经济学即《资本论》中,马克思仍然运用了依赖关系理论.所有制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武器;而依赖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人们在生产中的交往与合作关系的规律,以为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理论解答.所以,后者对于当下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来说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生产自动化的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某些新的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现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剖析机器系统的演变造成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及其与生产自动化的内在矛盾,以期从一个侧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所有制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确立所有制评价的伦理标准 ,对所有制问题进行伦理审视 ,探求道德完善的现代所有制形式 ,有助于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必要的伦理支持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尹树广 《哲学研究》2015,(2):3-11,127
"自由个体如何共存"是马克思和现代政治解放理论共同关注的主题。启蒙试图仅仅从道德、法律和政治层面解决这个难题,陷入了形式平等与社会民主的张力之中。马克思提出实践唯物主义、个人所有制和真正民主制思想,扬弃现代政治解放的矛盾,从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出发,阐释了自由人联合体的可能性。他对政治解放的批判并不是完全放弃自由、平等、正义、民主、道德、伦理、法律这些一般概念,而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概念为基础,在否定阶级政治暴力和阶级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