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王从友 《天风》2009,(4):50-51
中国教会从1979年开放第一座教堂--宁波百年堂以来,到现在拥有5万多座教堂,教会的牧养方式也从起初的缺乏传道人、讲台为中心渐渐转向多样化的牧养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牧养需求的多样化,一些城市教会中也陆续出现了青年团契、伉俪团契、妈妈团契等不同的团契.  相似文献   

2.
蔡博生 《天风》2009,(11):14-16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至城市,城市逐渐成为教会事工发展的重心,城市教会的牧养也愈发引人关注。而经过了若干年的牧养积累,城市教会的牧养重点也从原来单一的牧养模式开始转型走向多元,而多元的牧养模式为团契生活带来契机和土壤。  相似文献   

3.
<正>树立榜样以吸引,建立关系以连接,做好牧养以融合,付出爱心以维系基督教本身具有团契性,它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从个人对个人,进而产生小组团契,逐渐形成有规模的教会。而成型的教会为了牧养和管理的方便,同样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或团契,甚至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设立探访联络点,或者采用以堂带点等牧养和管理模式。所谓不可停止聚会(参  相似文献   

4.
宏光 《天风》1996,(2):35-36
如何办好教会,大家已经谈得很多,民主精神固不可少,但办教会总是要人去作,因此负责牧羊众群羊的牧人,是办好教会的重心。今天,传道人的素质关系到教会的兴衰,如果传道人甘心作主的仆人,按着托付牧养羊群,教会定能兴旺。若是以雇工的心态,教会岂能办好呢?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9,(9):F0003-F0003
火热的夏季常常让很多人待在家里躲避酷热的阳光,但教会里并不是这样。在暑期中,很多教堂结合牧养的实际,开办了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夏令会活动,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灵命,也促进了教会内的团契。本刊特选部分活动的照片刊出,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恩惠 《天风》2005,(9):18-19
作为教会牧养工作的重要补充,培灵会有其特殊的作用。正如有人说:培灵会对有的人而言有时好像打“强心剂”一样,让人有了“起死回生”的经历。但如果教会不注重平日的牧养,只靠“培灵会”来替代其他牧养工作,则这个教会的团契生活必然是扭曲的。现在沿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某些教会中流行建堂“攀比风”,有些教会负责人,举行“培灵会”请讲员也得进行攀比。在“为了让信徒多得帮助、多有享受”这样的理由之外,是否也带有“旧生命”中的“巴别塔”虚荣心理?看谁请的讲员“知名度”高,吸引力强?于是乎,你请外地的,我就请外省的;你请省外的,我干脆请国外的,似乎越远越好——  相似文献   

7.
吴志福 《天风》2016,(10):18-19
正教会所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比网络上的更丰富,这就要求教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纯正有用的属灵信息。在当前教会里,有这么一群信徒,他们越来越少参加团契、查经班,有的甚至连主日崇拜也很少去了。问其原因,常会听到"教会的讲道太贫乏"、"这种‘大锅饭'的牧养吃不饱"、"现在网上信息那么丰富,在网上听  相似文献   

8.
邵珊 《天风》2018,(9):18-19
教会论所决定的教会牧养模式是一种教会处境化的产物,同时这样处境化的教会牧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实现教会本质。现今,我们正处于为中国教会"质"的腾飞而努力的时期。因此,探讨为教会带来质的提升的教会牧养显得格外重要。1.中国教会的牧养模式需要中国化我们首先要清楚何为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是指为了促进实现"教会作为教会之本质"而使用的综合性教会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微 《天风》2011,(5):39-41
2011-5话题|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对于一个年轻人占40%的教会来说,青年人的团契建设尤为重要。我们的青年团契是从3个人开始的,教堂根据年轻人热情积极、充满朝气的特点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开展各项有趣的户内户外活动、带领初信徒、发展新的信徒等。随着青年团契队伍的不断扩大,根据个人喜好分为灵修组、文艺组、接待组、圣剧组四个大组。就在小组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时,问题出现了,有些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成员间的关系又很好,吸引了很多的人,但有的小组因为组长工作繁忙,又少有时间沟通,额外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小组成员开始流失,仅仅每周一次的团契灵修,也很难打开成员的心扉,建立亲密的肢体关系。同时,团契也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  相似文献   

10.
任聪 《天风》2009,(3):47-48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52号的南岗礼拜堂,是文革后黑龙江省第一个恢复崇拜的礼拜堂,为了更好地牧养信徒,礼拜堂相继成立了十几个针对不同人群的团契,在众多团契中的法律团契是成立时间最短、参加人数最少却颇具特色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9,(3)
<正>这本讲道集是基督教全国两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的神学思想建设讲道交流会上发言者的合集,共收录文章20余篇,以"宣讲·服务"为主题。这一讲道集能帮助传道人:按正意分解神的道,维护信仰纯洁,抵制异端邪说;提高牧养水平,丰富团契生活,增进教会凝聚力,扩大团结面;提倡教会合一见证,开展和谐教堂建设,倡导按三自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事实证明,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牧养人。好的教牧同工一定能办好教会。一个建得很好的教堂,若是没有好的牧养人,没有讲台的供应,往往是一个荒凉的教会。用信徒自己的话说:“到那干什么,得不到一点啥”。 牧养工作不仅仅是讲台工作,讲台工作也可以说是集体布道,如主耶稣在山上给众人讲八福,彼得传道使几千人归主等。他们还有更多的个人谈道,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一个好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团契教会论在普世教会运动中的神学地位、以及对它的基本定义和神学理解。团契教会论既是一种新的教会论的理论尝试,又是一个教会在探索自身本性和使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更是一个推动教会向前发展的远象。本文的目的在于指出团契教会论也能给联合中的中国后宗派教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团契教会论不仅可以建立对教会的本性和共同信仰生活的一种共识性理解,也能为中国教会担当社会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问]教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叫"团契",牧者鼓励信徒过主内"团契"生活,基督徒中也有依据年龄、职业、性别等而形成的不同"团契"小组,可在各种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该词条。我们为什么要有教会团契生活?我想深入了解"团契"的意义,希望您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5.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16.
邓艳英 《天风》2014,(6):7-10
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7.
岳清华 《天风》2016,(10):14-15
正教会的牧养工作可以善用网络资源,力求做到多元化的牧养、有效性的牧养。信徒多、工人少是目前中国教会极其普遍的情况,"牧养不力"、"教会供应不足"是大多数教会存在的问题。网络的普及本是好事一桩,却因为被滥用或误用而偏离它本应有的实质和功用。如何善用网络资源以丰富教会供应,笔者认为有三条途径可行。一、通过网络培养义工要改变牧养不力和讲台的供  相似文献   

18.
读了《天风》刊登的“如何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讨论后,笔者颇有感触。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会侍奉的牧师,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在健全教会管理组织,作好讲台侍奉和探访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到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第一、开展有效的牧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教会组织。做牧养工作,必须先牧养好教会的领  相似文献   

19.
王艾明 《天风》2009,(3):27-28
教会是一个信徒的团契,因此,团契中的信众就构成了牧者信用的见证和衡定之基础.如何解读教会牧者的威信,联系着我们对圣经的领悟,对教会传统的承继,对蒙召身份的明确.牧者的威信主要是针对教会各类负责人而言,牧者威信之释义是特殊祭司权之责任和义务的界定,也是作为基督身体和圣徒团契的教会是否真正获得符合远象中的信仰方向的教义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行 《天风》2007,(5):28-29
弟兄姐妹亲密契合,在主耶稣基督里,用他的爱结连起来的深厚、恒久和稳固的关系——随着教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健全和拓展,越来越多的教会成立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徒团契。彼此相爱,是团契生活的精髓,是与神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秘诀所在,是今天教会在团契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彼此”不是单方面的,是双方面或与整体都有关系。可以说如果彼此关系不和,必将直接影响整个教会团契生活的和谐与合一,健康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