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谁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于一些作出巨大成就的人,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们产生一种距离感,一种敬畏感,在心中定位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无形之中觉得自己与他们根本是两种人,觉得他们什么都会很好,甚至觉得他们很神秘。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位,会使我们不去想这种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普通人的一种悲哀。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的不是产生于能力上的差距,而是产生于一种思想意识的差距,也就是你有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的意识。当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内外条件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相似文献   

3.
“上大学3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长春某师范院校文学院学生吴海燕一脸迷茫。对于大学生而言,“该学什么”,似乎本不应成其为一个问题。但记者走访吉林几所高校发现,与吴海燕具有相同感受的大学生为数众多,“不知道该学什么”,竟成为不少高校学生的普遍困惑。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6.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7.
正一些真正有趣的人,即使是正常说话,他们说出来的事情也总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不是他们故意挑有趣的事情说,也不是他们可以把平凡的事情说得有趣,而是他们自己过的,真的就是有趣的生活。叔本华有一只五英尺长的大烟斗,每次面对别人诧异的目光,他总是平静地解释:当烟到达喉咙的时候就变凉了,不会烫到我。叔本华对自己的才华也是相当自信的,他吃得  相似文献   

8.
<正>在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对理想的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期待,而他们的学习成绩无疑影响着他们目标的实现。在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中,笔者发现,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大多并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或"学不进  相似文献   

9.
智者名言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刘屯不能没治理论思维。—恩格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学会思索,他特一无所获。—爱迪生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赶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c理状态。—柴可夫斯基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五灵感是一个人在创造性工作过程中的能力的高涨;它以心理的明晰性为其特征,同时是一连串思想,以及迅速与高度有成效的思维相联系的。—普拉因诺夫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意博则思意远;忠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刚学必勤。—王船山智慧…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则幽默老师:打猎时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学生:如果两只眼睛都闭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会让人觉得好笑呢?显然,学生的回答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思维指向。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学生应作“是为了更利于瞄准目标”之类的回答,但学生却未遵循这一思维习惯,透过这则幽默,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面蕴含着两种思维技巧。第一,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的,而是用“如果”这一词从反面进行了假设性的回答,正是这一反面假投产生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学生的这种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技巧,我…  相似文献   

11.
浅议批判继承传统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必须面对和不断解决的问题。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什么民族的人民,他们所由以成长的思想意识氛围或者说精神文化环境,都是在他们生前就已经由前代人创立并形成了的,这就是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也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要受到这种氛围或环境的浸染,在这种浸染中发育成长。正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赖以生存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一样,他们同样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所由以发育成长的思想意识氛围和精神文化环境。当然,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又不可能完全…  相似文献   

12.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心灵的解放     
曾经 我们向大自然争取了生存的权利 向统治阶级要回了人身的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平等。然而,我们却没有解放自己的心灵。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因为禁锢我们心灵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4.
分配正当性的根据是什么 ?人的基本权利与平等的要件如何分配才是符合正义的 ?罗尔斯和诺齐克从两个向度上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罗尔斯从平等的权利出发 ,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 ,否则就应当平等。并要求依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 ;诺齐克从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平等 ,否则就应当不平等 ,通过“资格”理论确立“持有”的正当性。在功利主义、财产权、国家的作用、自由平等、分配模式和社会稳定的意义等方面 ,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观点也各有契合与对立。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金币     
生长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生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自然大多数孩子会想到钱,也有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着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显然这些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 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是啊!怀有这枚人生的…  相似文献   

16.
谬误与挫折     
怀疑论者通常不愿与迷信的人交流,因为与他们的对话容易让人产生挫折感。迷信超自然的人惯用荒谬的语言和逻辑来挑战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建构自己的立论。然而积极的怀疑论者不应该选择消极的逃避,而是应该勇敢直面这种挫折感,将自己所信奉的理性探究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你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参加一个聚会或者社会活动,悠哉游哉地喝着饮料,聊着感兴趣的话题。突然,就有人不识趣地将话题转移到了伪科学方面,你可能如坐针毡。但是,如果偏偏有人“哪壶水不开提哪壶”,问起你有什么高见,你也许会手足无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倒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有人生来不善于在人多时讲话,可能会为自己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而苦恼,其实这大可不必。在公众面前演讲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也不必为自己在众人面前讲话脸红心跳而责怪自己,其实好多人在成名之后仍然有此毛病,有的名人甚至一生都惧怕在众人前演讲。我这里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曰:昔之海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训练初期,一位出色的教官往往并不急于教学员怎样去击倒对方,而是让他们先学会如何不被对方击倒。  相似文献   

19.
曾经,我们向大自然争取了生存的权利,向统治阶级要回了人身的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平等。然而,我们却没有解放自己的心灵,这种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因为禁锢我们心灵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走上街头,留心一下人们的表情,你会发现,不少人是充满愁苦与不乐。为什么我们不快乐?物质生活的富裕、活动方式的拓展不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平和与安宁,是我们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不是么?平时,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整天忙忙碌碌,繁杂的事物充斥着大脑,紧张、竞争和压抑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习惯于抱怨,习惯于唉声叹气。其实这只是一种逃避,有些东西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06,(2):1-1
耶稣又向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为了放在斗底或床下吗?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谁若有耳听,听罢!耶稣又向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