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康德<启蒙之我见>的英译本以其普世性、严肃性、抽象性、逻辑性、思辨性为显著特征,但其汉译本中,这些特点不但未得到体现,有些地方语义表达也显得晦涩难懂,甚至不知所云.本文以实例分析为手段总结了造成误译、错译的原因;结合哲学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翻译特点,比较与其它文体翻译的异同,从理解和表达两个层面阐明观点,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Sinn"与"Bedeutung"这两个词开始得到研究和讨论。但各个译本对这两个词的翻译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者们对这一讨论的参与。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中译本翻译状况的考察,指出这两个词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澄清不仅能够维护原文的严谨性,而且明确了"Bedeutung"在康德的真之理论中所起到的作用,此外,对康德先验哲学作某种语言哲学或符号学理解的前沿讨论也因此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3.
intellektuell和intelligibel是康德哲学中的一组重要术语,对理解康德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们词性相同、词形相近、词义易混(它们的英译词同样有此特点),它们的中译名历来就多种多样,其译名分歧也频频引发争论。因此,究竟该怎样理解康德的这组术语并给出何种中译是一个很有必要搞清楚的问题。为此,作者首先追溯了这两个术语的中译论争史,并就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了评析;继而,结合它们在哲学史上尤其是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探讨了它们的概念史及康德对它们的独特用法,据此指出它们是康德先验哲学的核心概念;最后,作者结合孙周兴、倪梁康、陈嘉映等学者们有关哲学术语翻译统一性的论述,尝试将intellektuell和intelligibel分别译为"理智的"和"理知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界对于德文的Person和Personlichkeit这两个词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译法,因而导致了在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经典文献的翻译中,涉及这两个概念的地方往往出现令人困惑的混乱局面。关键问题在于应该对Person一词最初在康德那里的准确含义进行细致的梳理,它不能被理解为一般的"人"、"人身"、"个人",而必须将其理解为"人格";相应的Personlichkeit则应为"人格性",它是人格的纯粹理知的属性。用这一理解来考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相关论述,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康德伦理学的主旨自然是要为人类行为提供一条先天有效的普遍实践法则,以回答"我该做什么"这一中心议题.为了保证实践法则的普遍有效性,康德提出伦理学必须排除一切来自心理学和人类学的东西,伦理学的原理绝对不能建立在经验人类学基础上,于是,在纯粹道德学说的先验形而上学和经验人类学之间作出严格分离.按康德自己的说法是:纯粹道德学说不可建立在人类学上,但它能够而且必须运用到人类学上.作者在这里主要指出了康德晚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伦理学文献:《伦理的形而上学》,这部书的意义尤其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许多康德伦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是造成某些片面理解的原因之一.翻译弗尔施纳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我们完整地考虑康德伦理学思想的系统布局,消除不必要的对康德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6.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中的being(Sein)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主要是理解问题.探讨译文中的问题,对现有一些译文提出质疑,实际上还是在探讨应该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理解西方哲学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和逻辑,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讨论如何理解西方哲学,则还需要更多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8.
在《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出现了一个有争议的术语:endliche heilige Wesen。按照流行的译解,这是指与"无限的神圣存在者"(神)相对的"有限的神圣存在者"。关于该术语,国内学者有如下几种理解: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所有人;达到最高道德阶段的智者或圣人;康德宗教学著作中的耶稣或圣人理想;人和天使;天使。但是,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偏离了康德的比较框架,未能准确把握endliche heilige Wesen在道德状态上的超人性,以及相对于人类道德进步的终极意义。笔者认为这个术语应该被翻译和理解为"终极的神圣存在者"。  相似文献   

9.
倪胜 《世界哲学》2004,(6):31-34,113
我国对康德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可以从康德译本里反映出来.本文即以杨祖陶、邓晓芒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为主,比较了康德哲学的不同中文译本,对照德语和拉丁语原文评价和讨论了康德哲学翻译上的几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对译名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译本有所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钥匙.学界对康德自由概念的理解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二分法”,“三个层次”或“三步曲”.但是它们只是停留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分类和梳理层面上,并没有揭示康德自由概念的完整内涵和内在逻辑.康德是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和实际性四个存在论维度构建有机联系的自由理论.本文试图从这四个存在论维度恢复隐藏在康德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完整原貌,揭示其存在论意蕴.康德自由概念不是认识论意义上或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意义上自由,它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即人的存在的价值、尊严、责任和权利.  相似文献   

11.
王庆节 《世界哲学》2012,(4):5-23,161
本文试图从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的三处基本定义,即"导论定义"、"系统定义"与"界限定义"的分析和梳理出发,将之分别解释为对康德Transzendental philosophie的起点、进程与界限的表述,并将后康德哲学的三个主要发展和"传承",即德国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与超越论现象学对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的解释,视为主要是在这三个方向上的创造性批判、发掘和拓展延伸。在这一新的解释框架下,作者强调,理解现象学哲学的康德批判的关键就不仅在于施行或者限制在某种经验认知客体和绝对主体之间的"返转"或超越,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来说明这样的"返转"或"超越"活动本身是如何可能和发生的。借助这一澄清,论文最后对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在汉语语境中历时已久的译名之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方旭东在其论文《道德情感是能力吗?──论牟宗三对康德"道德情感"概念的误读》中批评牟宗三对康德"道德情感"概念的误读。经我仔细检查方旭东的论点,发现牟宗三受限于英文译本或疏忽,的确有若干误译康德文本之处,但情节并不严重,基本上无碍于他对康德思想的正确把握。反倒是方旭东,由于他自己对康德哲学的隔阂,严重误读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实上,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人性公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尊重人的理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而这正构成了尊重人之尊严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能采取语义翻译的部分,应根据上下文内容保证译文的语义合理性;对句子与篇章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即英语的语法规范,保证语言的地道流畅,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现在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这一关系,人们一般会想到黑格尔,但如果不追溯到康德,很难说会对马克思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能有个准确的把握.因此,讨论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至少得理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之间的思想脉络.在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康德传统和黑格尔传统之争.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切入马克思和德国古典传统关系这一主题,首先结合历史背景和解释者的实践倾向对这两种解读传统做一种知识社会学的梳理,藉此说明这两种传统的相对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前马克思解读中的康德和黑格尔之争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译不可译之文——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姆斯·刘 [向愚 ](JamesLiu)曾言 :“正如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在试图表达不可表达之事物一样 ,一切文学艺术理论都是在试图解释不可解释之事物。”① 或许 ,我们可以在这句名言之后再加上一句 :“所有对文学艺术的翻译都是在试图译不可译之事物。”然而 ,未必所有人都会同意这种说法。从古至今 ,人类毕竟始终都在从事着文学的翻译。但是 ,从理论的角度看 ,我们所从事的文学翻译的根本立足点或许并不坚实 ,至少在后现代时期 ,理解的可能性正面临彻底的挑战 :归根结底 ,理解不过是误解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基于此 ,翻译实际上也就是误译…  相似文献   

17.
"人是符号动物",这是卡西尔在其哲学人类学著作《人论》中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然而,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声称他回答了这一问题?带着这一问题,本文将卡西尔的人类学命题回溯到了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并认为后者中的"世界理解"概念是理解整个卡西尔哲学的关键。不仅如此,这一概念还可回溯到康德关于"学院概念"和"世界概念"的区分,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一康德问题以及卡西尔的回答的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卡西尔哲学中实践维度的缺失,他并没有回答康德意义上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理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唯我论(Solipsism)观点时,人们所遇到的主要困难与理解该书的5.62条命题有关。J.O.鄂姆森在其《哲学分析》(牛津1956年135页)中摘引这条命题时所用的译文是:“事实上,唯我论的意图是完全正确的,但它不能被说出,只能显示自身,世界是我的世界这一点就被这样一个事实显示了:语言(仅仅我所理解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毫无疑问,括号中的这个从句乃为误译。德文的原文是:“……die Grenzen der Sprache(der Sprache,dieallein ich verstehe)die Grezen meiner Welt bedeuten”。这里的症结所在是 allein 一词。在我找到的所有字典的有关例句中,这个词都是用来修饰它前面的那个字。在《哲学论》使用 allein 一词的其他有  相似文献   

19.
对康德自然法则公式及其例子的解读向来是争议的焦点。那些声称以康德理论立场为出发点的解读却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分歧之上,即关于该公式之地位及本质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这个公式首先是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论证服务的,在其中起到从普通道德知识向道德形而上学的过渡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其本质定义中的"好像",也体现在其具体应用。只有首先从方法论上采取康德本人所主张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整体论视角,解读才有望在理论上与之相符。  相似文献   

20.
康德关于定言命令能有效推导出一切实际义务的主张在哲学史上一直受到广泛的批评。在那些批评者看来,定言命令作为一种普遍性、形式性的原则从逻辑上说是无法有效推导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的。然而,这种批评忽视了定言命令的公式Ⅰ("普遍公式")和公式Ⅰa("自然法公式")的区别及其意义。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是用公式Ⅰa示范如何推导实际义务的。公式Ⅰa除了提出"普遍化"的形式性标准外,还由于涉及一种自然目的论,而提出了一种自然法意义上的实质性标准,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完善和他人的幸福先天地负有义务。这一实质性标准保证了定言命令在推导实际义务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也赋予了康德道德哲学一种非常强烈的自然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