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民俗无处不在。民俗是一条永恒的溪流,从古到今流淌着民族的灵魂。不要小看它那些琐碎的枝枝节节,你读懂了它,也许给你一种无尽的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2.
于海澄 《天风》2004,(9):39-39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它哭,它就对你哭。 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镜子,谁不知道!" 我的朋友却说:"这就是生活!"举座皆惊!他看了看大家惊疑的目光,面带微笑地说:"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  相似文献   

3.
杨朝晖 《美与时代》2006,(11):25-27
民俗心理,是指一定人类群体中蕴含的一种较稳定的习俗意识定势。它是民俗生活相在人们头脑中循环往复潜留下来的心理意识,经过历史的传承而逐步形成的。所谓民俗心理结构,就是这种心智的构成。人类可以在民俗心理结构的影响下,有意识地对艺术思维进行规范、导向和控制,对民俗意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一、民俗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现象 民俗、或风俗这类语词,从它的历史源泉说,在我国先秦、两汉的古籍中已经出现。直到现在,它还流行于人们的口头或书写的文字上。但是,它的意义并不很确定,因此,在科学著作的使用上,多少有些不方便。所以,我们有给它以比较严密的界定的必要。 民俗、或风俗,如上所说,它是一种旧词。但现在作为科学上使用的术语,却带有译语性质。关心民俗学的同志,大都知道国际上关于这种学问或其研究对象的用词,有英语的Folklore,法语的tradition popuiaite,以及德语的volkskunde等。它们就是我们现在学界所  相似文献   

5.
水陆画是供举行水陆法会时使用,它既是宗教绘画,又是民俗艺术。本文通过对毗卢寺水陆画的宗教文化与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代初期三教融合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并与民间信仰、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民间艺术家们正是借助宗教题材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因  相似文献   

6.
苏州古桥的装饰艺术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之美和民俗文化之美。而其桥身大量的装饰纹样在艺术美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历史的积淀下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法则。民俗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古桥装饰艺术反映的是民众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体现的是地域环境中特殊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观念。正是这一类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符号,让我们窥见了这一艺术的本源及其民俗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底蕴     
底蕴是一种蕴涵。面对小草,你不随意去践踏它,而是绕道而行,因为你的心中始终洋溢着一片葱茏的碧绿,而非萧索的枯黄,这便是底蕴。走进一片小树林,你不随手折掉那低垂的枝条,而是弯着腰穿行而过,因为你的眼中始终葳蕤着一片凉爽的绿荫,而非骄阳似火时无从躲藏,这便是底蕴。阳台上有几只小鸟,你不去驱赶,而是洒一把小米,搁一碗水,因为你的耳畔始终响起的是泉水叮咚般美妙的旋律,而非灰暗的死寂,这便是底蕴……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1,(8)
佛教传到中国,在长期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礼俗、习惯,也普及民间,以至演变成为中国的民俗。法辉法师的《简论佛教与民俗》,从佛教节日、佛教制度与民俗的关系,寻绎出一条演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因为狗的寿命很少有长过主人的,因此当你把宠物愉快地带回家时,你同时也种下了一颗回忆生命的美好种子。我一直对此不以为然。当年我们把可爱的达克斯猎犬——卡尔带回家的时候,它才六周大。卡尔现在已经12岁半,因为生病它变得非常虚弱,已经没有力气到门口迎接我。对于它的离开,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0.
底蕴     
底蕴是一种蕴涵。面对小草,你不随意去践踏它,而是绕道而行,因为你的心中始终洋溢着一片葱茏的碧绿,而非萧索的枯黄,这便是底蕴。走进一片小树林,你不随手折掉那低垂的枝条,而是弯着腰穿行而过,因为你的眼中始终葳蕤着一片凉爽的绿荫,而非骄阳似火时无从躲藏,这便是底蕴。阳台上有几只小鸟,你不去驱赶,而是洒一把小米,搁一碗水,因为你的耳畔始终响起的是泉水叮咚般美妙的旋律,而非灰暗的死寂,这便是底蕴……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缺陷     
刘行 《天风》2004,(5):19-19
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有裂缝,另一个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是把水从远处小溪运到主人的家,而那个有裂缝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漏得只剩下半罐水了。那个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和完美感到骄傲。 而那个有裂缝的水罐为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惭愧。两年后的一天,它在水溪边对挑水工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你为什么要感到惭愧?”水罐答道: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与台湾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一方面它受到历史演变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反映了台湾民俗、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态;另一方面,它也印证了台湾人民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和奋斗历史。  相似文献   

13.
“岔灯”是豫南正月十五元宵节使用的一种灯,由于它在三种不同的民俗事项中使用,所以有三种不同的称呼;“岔灯”作为人们精神的物化物,通过民俗活动使之上升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而使具象的“物”与抽象的“意”融合为一体,最终达到人们对这种形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吕游 《思维与智慧》2007,(15):11-13
闻知一同学中年猝死,心里一惊。听说他多年经商,吃过苦、受过累,可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太重,临了空抱百万家产含悔而去。那天,与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对生死感悟颇多。有一同学忽然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对大家调侃说:“这片牛肉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送进自己嘴里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就不是你的。”之后,他又夹起一块黄瓜:“这块黄瓜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吃下去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也不是你的。”接着,他又端起一杯酒:“这杯酒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一饮而尽了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还不是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冀慎杰 《天风》2004,(5):32-33
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是相信耶稣的门徒——信徒,我们的信总是和心连为一体。圣经告诉我们“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愿上帝保  相似文献   

16.
民俗,包括的范围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表现为风俗、习惯、心理、观念等,具体说,有服饰、食品、住宅、游戏、礼节、姓名、迷信、丧葬、节日、婚仪、民间文学、民风、结社、谣谚、俗语、艺术、技艺、以至骂詈和自杀的方式等等。下面例举一些常见的民俗现象,来分析和说明民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想一想番茄的种子。一株健康的番茄苗长成以后可以长出近百个番茄。为了让这株番茄苗能长出这么多番茄来,我们必须从一粒健康的种子开始。那粒种子看上去并不像一株番茄苗,它的味道也不像番茄苗的味道。在你不能肯定它是不是番茄种子时,你宁愿相信它是。你把它种在有肥料的土壤里,你给它浇水,让阳光照耀它。  相似文献   

18.
一缕思绪,抻直了,就是一支箭,它从生命的子宫这把弯弓出发,嗖嗖地射向生命圆寂的靶心。一缕思绪,立起来,就是一座高山,它巍峨险峻,让人仰视。一缕思绪,它跌下去,就是深渊,让人很难爬出。一缕思绪,更多地如水。你看,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是说这思绪呀,似水一般延延绵绵;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是说这思绪呀,若水一般浩浩荡荡。  相似文献   

19.
电灯泡感到很委屈,它问蜡烛:“蜡烛老弟,有件事我始终弄不明白,我和你一样发光发热,而且我发出的光亮比你要强许多倍,可人们为何总是用华丽的词句来赞美你,而却很少夸奖我呢?”  相似文献   

20.
电灯泡感到很委屈,它问蜡烛:“蜡烛老弟,有件事我始终弄不明白,我和你一样发光发热,而且我发出的光亮比你要强许多倍,可人们为何总是用华丽的词句来赞美你,而却很少夸奖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