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6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举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人”学术讨论会。会议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人道主义的涵义、共同人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或归结为人道主义。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消融于人道主义中的做法是错误的。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否包含人道主义问题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哲学界于1983年10月4日至8日在滁县地委党校召开了第二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安徽大学哲学系和滁县地委党校联合发起的。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本省各单位的哲学工作者95人。会议收到论文、资料53篇。这次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二三方面的问题:(1)真理的定义和本质属性问题;(2)真理的相对和绝对的问题;(3)真理和谬误是否相互  相似文献   

3.
198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4月16日至23日在洛阳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地委党校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研究机关,部分高等院校、党校、解放军院校,以及报刊出版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资料共144篇。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讨论会于1983年6月8日至14日在烟台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从事马哲史教学和研究二正作的同志,近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特点,分期的原则、标志,马哲史教材的结构、层次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关于马哲史的对象、特点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马哲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特点,正是其对象和特点决定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般的哲学史、共运史的区别和联系。但是,在如何确定马哲史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的问题上,大家看法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教材讨论会,落实教育部在一九七八年六月武汉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确定的编写哲学原理专业教材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三十七个单位的六十多人。会议正式开始前,教育部副部长高沂等负责同志听取了会议准备工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出版社组织、以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学院教授E·马奎特为团长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访华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于1991年6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会议由双方代表交替发言,然后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短暂的学术探讨和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4有24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会议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2)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实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这个问题也是国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这次讨论会在前几年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现将会议讨论情况作一简介。 一、如何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 黄克剑认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问题,我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年十月六日,全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座谈会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四川大学哲学系、西南师范学院政教系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哲学研究工作者、理论教育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理论工作者八十多人。会议历时十天,与会者着重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开的生动活拨,自由讨论的空气浓厚,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会议。  相似文献   

9.
全国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984年3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广东省社科联、社科院、高教局、华南师大、肇庆地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百余人。大会收到论文和资料70余篇。邢贲思同志代表发起单位致开幕词。他说,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这篇文章的基本精神是: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作指导;应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外国哲学第四次全国讨论会于1986年8月1日至8日在贵阳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和贵州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70余人,向大会提交了65篇论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外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会议主要是围绕着现代西方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学术讨论会于6月5日—11日在西安市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事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会议具体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关系,特别是哲学如何吸收和概括“三论”的科学成果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方法、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讨论会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于1988年12月31日至1989年元月4日在海口市召开,五十余位同志参加了会议。该会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广东省哲学学会、海南省社联筹备组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形势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围绕着形势问题发表了意见。一些同志指出,目前社会上流行着所谓哲学贫困的说法,在哲学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很景气的现象。与十年前实践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相比,目前哲学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伦理学研究会于1982年3月10日至14日在长沙召开第二次伦理学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省伦理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从事实际道德教育工作者共六十人。会议收到论文20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的商业道德、教育道德、医学的道德规范等问题。会议确定今后的任务: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面向实际,加强社会调查,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实质许多资产阶级理论家,特别是在前几十年,曾经否定而且现在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性质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性质。必须强调指出,他们中大多数人这样评价马克思主义是根据教条主义(特别是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学说的解释和根据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主义-国家主义的实践。但是,正如我们在探讨资产阶级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时所强调指出的,相当多的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全国辩证唯物主义讨论会于6月3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央党校、解放军政治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一百余人。会议自始至终贯彻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本精神,就物质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86年5月20日至24日,《哲学研究》编辑部、杭州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和浙江省哲学学会在杭州联合召开了认识与价值问题讨论会。与会31名代表,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人的学说的研究和探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正在向前推进。《国内哲学动态》曾就人的本质和人性等问题作过一些简介,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情况再作些介绍。一、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什么关系? 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我们决不能把人道主义这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其理由是: 1、从人道主义这个词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产生于文艺复兴以后,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才第一次出现。因此,它是适应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人把人道主义分成广义的和狭义的,把奴隶占有制、封建制时期的各种论人的言论也放到广义的人道主义范畴里去,这就抹煞了人道主义的特定的历  相似文献   

19.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与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广泛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并进而使这一哲学走向多样性以至多元化,文本的客观性以及哲学自身的立场于是成了疑问。因此,怎样对话,如何阐释,就成为不能也不应回避的问题。2005年6月23—26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分论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就是本次会议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0.
作者企图以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经济学和哲学手稿》的“新发现”来“恢复”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真正地位和真正光彩”,说明贯串全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乃是“研究个人问题并为个人幸福而战斗”的“人道主义”。他说,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新的“发展”已经使“人道主义者的马克思”的形象愈来愈发出光彩而使作为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的马克思“黯然失色”。作者认为,不知道马克思的青年时期的著作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考茨基到列宁都因为不知道这些著作而“只能学到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斯大林时期的“教条主义”则由于一种“传统的固定看法”,在发现了这些著作之后也加以排斥,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僵化了。作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实,特别是悬在人类头上的那把达莫克里斯的“原子剑”,使人的问题、个人幸福问题、人怎样摆脱异化而成为自由的人的问题空前地尖锐化了,因此各阶级、各流派的哲学家都讨论起这个主要问题来。而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是最有启发性的。作者大大吹捧现代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旧内容的新发现”上的“功绩”,他说只有这些人才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而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作“正统派解释”的人们却长期不能“领会”这些思想。作者说,不能认为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两个对立的马克思;既不能认为只有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反过来看。他说马克思的前后著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马克思的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虽然主题不同、用的术语不同,但是根本立场是统一的,那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或“战斗的人道主义”,也就是一种“幸福论”。作者说,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所发现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人的“异化”问题,他的目的是要克服种种异化。但是因为当时造成人的各种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表现出来的经济异化,所以马克思进而研究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以便找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力量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克服异化,而达到实现人道主义的目的。作者说,马克思后期的著作虽然愈来愈强调阶级斗争问题,然而个人问题仍占主要地位,而且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在工人运动摧毁了旧生活转而建设新生活的时候,关于个人的全部问题必然会“爆发”;“生和死、生活和幸福等微妙的哲学问题必定愈来愈明显地和顽强地开始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给个人问题“恢复名誉”,也就是给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实际恢复名誉”。本文在翻译时有所删节,但是保留了作者引述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大量言论,以便让读者看到这些思想家是怎样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也可以看到沙夫本人是怎样向这些思想家“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