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明如何运用其心学理论诠释易学,其易学具有何种心学特色的问题,学界鲜有关注。本文通过以阳明"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的观点为入点,探析阳明以心学解易的内在理路,认为其体现为以"致良知"为准则,以解答易学基本问题为形式,以"良知"、"吾心"为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2.
刘强 《孔子研究》2020,(3):17-28
近年来,"阳明学"研究大行其道,蔚成风气。而阳明之诗学与诗教,及其与经学、实学之关系,则乏人问津。事实上,阳明心学之建构,绝非空诸依傍,标新立异,而是源自对经学的深入涵泳,以及对圣贤之道的本心觉悟。其"敦本尚实"之诗学观,与其"良知"心学一脉相承。阳明反对"繁文",主张"实行",故其"诗学"主张,实可以"实学"目之。不惟如此,由阳明豪放洒落的性情所决定,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完美实现了自己"根本盛而枝叶茂"的诗学主张。而其"寓教于诗"的诗歌教化实践,则不仅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诗教"精神,而且打破了"以《诗经》为教"的"诗教"传统,堪称一种独具阳明心学特色的"新诗教"。  相似文献   

3.
南大吉是明代中期关学学者之一。因王阳明曾为其座主故称门生,后与王阳明有过一段特殊的交往关系,深受阳明心学之影响,其思想也从原来笃信程朱而转向阳明心学。其学"以致良知为宗旨,以慎独改过为致知工夫",以追求"道化"为理想境界,并特别告诫人们要警惕陷入"物化"之中。他不仅笃信"致良知"之学,且尽力在关中传播其学,此为"关中有王学之始",关学学术走向亦由此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二曲之学本于阳明,其良知论不仅立足于儒学道体、性体、心体名异实同的思维理路提出"良知即良心也,一点良心便是性"的命题,也侧重从阳明学注重道德本心的角度揭示"良知即明德","良知之外再无知","真知"与"闻见择识"、"外来填塞之知"的联系与区别。二曲强调"学贵敦本"和对良知本体的描绘,凸显了与宋明儒重视以"体认"为主要特征的理论路径的不同,并以学道原为"了心"、"放心"、"养心"作为其良知论的理论归宿,典型地展示了清初之际儒者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与继承。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龙场悟道"是阳明心学创立的直接契机,而"龙场悟道"又与"玩易"关系紧密,尽管并不能由此得出《易》即为阳明学术之"大本大源",但不可否认,《易》之思想资源确实对阳明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讨论《易》之书、易之道、卜筮、象数等诸方面的内容,阳明一方面赋予易学以心学意味,同时也使得其心学明显表现出"体用一源"的易学思维方式。这一解《易》路径对其后学影响深远,开启了以易学注解、诠释阳明心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6.
邹守益继承阳明学说注重心上工夫的特点,援引程朱理学涵养省察工夫论,提出了以“主敬”、“戒慎恐惧”为主要内容的“致良知”工夫论.他认为,要使“良知”这种先验的本然之知转为明觉之知,就必须保持道德主体心灵上的庄敬态度.他以“心学”贯通《大学》之“格物致知”与《中庸》的“戒慎恐惧”,在继承阳明“戒慎恐惧所以致良知”观点的同时又对“戒惧”作了发挥.邹守益对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不仅表现在持守师说、不偏左右,而且以“主敬”和“戒惧”为主要内容充实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工夫论,被视为王学之真传.  相似文献   

7.
在阳明的众多弟子中,黄宗羲独推邹守益,认为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而"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子也"(<明儒学案>上册,334页,中华书局,1985年).为什么能得出这一论断?黄宗羲并没有给出有力的根据,只是概述守益之学得力于敬,言"道器无二,性在气质",反对"裂心体而二之"等等.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黄宗羲没有提到,那就是邹守益深刻地把握了阳明"良知说"的要义,以破"门面格式",做"实际学问"维护和发展了阳明的"良知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否定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阳明心学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定性,认为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有其本身的独特义域,与主观唯心主义实有本质不同;2.强调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实际指向人的类本质共性,是必然具有"公共性"的;3.关于良知或心体本身的"无善无恶"问题,自"天泉证道"之后即争讼不已,作者基于儒学传统的"中道"之义,就"价值"与"存在"的二重维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之处理"无善无恶"与"至善"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学思想"后三变"的发生与阳明经典诠释学体系建构完成有着密切关系。"龙场悟道"让阳明顿悟"格物致知"之旨,形成"臆说"图式。而在"良知"思想形成过程中,阳明着力解读《大学》,复《大学》古本,先立"诚意"为诠释核心,后立"致良知"为诠释根本。晚年阳明又将"有、无"范式带入经典诠释之中,使得"经学即心学"命题价值彰显。阳明经典诠释学实为"心学体验诠释学",其终极指向是以生命行动的实践方式见证人能尽性入道的可能。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悠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贵州学者孙应鳘<淮海易谈>为例.探讨当时学者如何以心学思想诠说<易经>,冀能由是得窥明代王学与易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应鳌自青年时代起,即与王门后学广泛接触,其所作<淮海易谈>一书,在原先的朱注框架、图书概念、解<易>方法中,却将<易>理与心学巧妙结合,先论<易>者,心也,最终推衍出致知则得<易>的结论,明白可见其企图藉易学以彰显王学价值的用心,应鳌之易学,始于朱子,却成于阳明,明代王学与易学之间的互动,可由是得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