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坚持政治价值的独立性,走出道德多元论的困惑,开辟了政治证明的新传统.罗尔斯吸取了康德道德建构主义的精髓,以公共理性精神为出发点,阐释了政治建构主义的证明方法.他提倡民主的政治制度,他的政治建构主义的理念与原则内在于民主政治生活,消除了先验理性的形上色彩.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所倡导的政治价值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书讯     
<正>中山大学王晓升教授新作《商谈道德与商议民主:哈贝马斯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共9章30余万字。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后传统社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把人们非暴力地整合起来?道德、法律与民主政治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共同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三个诠释维度:即道德要求与政治效果的维度、道德修养与政治地位的维度、道德本体与政治制度的维度.这三个维度渐次演进,为思考道德与政治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立体化的参照系.比较分析三个维度的立论旨趣以及它们对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定位,可以发现儒家为确保善治从而对为政主体提出道德要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权衡各个维度的理论得失,则可知在道德进入政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避免德性的僭越,又要注意避免德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术界对政治伦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的界定及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并有较大进展.但目前还有许多重大问题仍处于争论和探索阶段,只有将政治权力与道德作为切入点,才能真正揭开政治伦理的神秘面纱,把握住政治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道德是我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士作为有文化的承担天下与社会责任的人,以弘道为己任,积极地参与政治,因而也就形成了独具士阶层特色的政治道德,对加强中国特色政治道德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在法律的领域内道德的位置何在,对法律的道德审视何以可能?这是建构法伦理学要思考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是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需要,也是解答法律的合法性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7.
严庆 《伦理学研究》2007,(2):9-13,35
民族道德与社会政治道德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说来,民族道德易受制于政治道德,而民族道德又会反作用于政治道德,同时,民族道德与政治道德作为一种有联系的精神实体,又会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民之父母》的政治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郭店楚简中的《唐虞之道》、上博简中的《子羔》一样,《民之父母》一文是在探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问题。该文将“五至”、“三无”、“五起”一以贯之,摆在一起次第展开地逐一阐述,其中有深刻的逻辑性。它认为拥有政治权力的条件是道德高尚、能力超群并且将道德与管理能力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之中。这种理路本来是孔子在《论语》中早就已经展示过的理路,但是没有这么系统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对这篇文章予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卢梭通过对近代政治哲学和启蒙运动的激烈批判,确立了从道德、正义的角度探寻政治哲学的主题,因而将伦理与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观。他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是在自然人性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自由、平等和正义的道德理想国。然而,他的这个道德理想国遭到了来自理论界和实践的双重挑战,最终走向了覆灭。卢梭的政治伦理思想的矛盾之处在于混淆了"道德上的应当"和"政治上的能够",将"应当"看作"能够"去追寻,构建自己的道德理想国;在道德培养问题上,其思想有着"成公民"和"成人"的逻辑矛盾,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其政治和道德融为一体的理想;近代政治对于人类生存的过分关注,导致对与政治相关的道德、自由的远离,这是卢俊政治伦理观遭遇的无法避免的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既是西方学术界的新宠,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未来走向.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运转,必须以协商民主的规范性理论为前提基础.从言语、行动和共识三重规范性层面来看,协商民主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政治意涵:从语言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诉诸于语言构建“以言行事”的语言政治:从行动视角来看,协商民主体现了“以对话为中心”的对话(交往)政治,即以公民直接参与、公共讨论、说理论证、相互理解、修正观点等具体的行动步骤,构筑公共协商机制,丰富了民主政治的过程;从社会文化背景视角来看,协商民主是面对社会群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性的“社会事实”,实现政治合法性和政策正当性的宏伟抱负,体现了新的共识政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