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一文中,万俊人教授认为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在现代性道德文化语境内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这不仅在根本上误读了麦金太尔的思想,而且基于此种误读寻求的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掩盖了美德伦理原本应该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万俊人教授文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辨析,阐明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站在整个西方道德文化传统的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对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本身进行批判反思,并指出一种符合人类道德生活客观实际的道德探究方法,即美德伦理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麦金太尔主要是作为一值美德伦理学家被学者们所熟知的,很少有人关注其早期对马克思的研究,以及马克思对麦金太尔后期美德伦理学的影响.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麦金太尔思想的影响,并初步探析麦金太尔之所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转向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原因,可以得知,虽然后期麦金太尔似乎不太认同其早期相关研究,但是他的美德伦理思想实际已深受马克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来先生新著《儒学美德论》借镜美德伦理学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思考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促发了儒家伦理学的理论自觉,开辟了当代儒家伦理学发展的新路径.沿着陈先生的理路系统地探讨儒家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可以发现:不同于以行动为中心的规则伦理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美德伦理学,儒家伦理学以行为者为中心,核心主题在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同时,儒家伦理学超越了"行为与品质"/"规则与人格"二元对立的伦理学范式,克服了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美德观念的狭窄性和抽象性,而是朝向一种整体性的理想人格.特别地,儒家理想人格不仅追求道德上的完满,更进而寻求在天人关系中安顿生命与价值,具有深切的形上意蕴.整体而言,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儒家伦理学蕴示着一种相对更优的未来伦理学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4.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集中对情感主义进行了现代性批判,即从道德危机的反恩出发,对情感主义造成的道德分歧状况进行批判.麦金太尔认为情感主义体现了西方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解决道德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分离的途径在于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5.
麦金太尔是和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罗尔斯等齐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派的中心人物,也是我国学术界熟知的学者.麦金太尔在20世纪的重要影响是从1981年出版名著<追寻美德>开始的.自此至1990年,他又连续发表了<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和<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形成了他对现代西方伦理困境反思的三部曲.1999年,他在70岁高龄又推出了重要新作<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美德>(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Virtue).在这本书中,他从人类生物学形而上学意义上将美德立足于人天生的脆弱性与依赖性存在状态,并赋予美德以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伦理学界近来关于德性(美德)伦理的研究,当然有其社会和伦理学发展的国内背景,但毕竟还得益于来自当代英美伦理学"德性的复兴"之推动,这就提出了"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问题。西方德性伦理学首先是在英美伦理学界实现"复兴"的,其实质是要求道德生活更具体化、更人情化,更重视个人德性及其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其形式可以概括为"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学"。但是,鉴于现代化的尚未完全实现,对于发展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学"更为重要的则是麦金太尔的"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当代英美元伦理学的讨论中,这一问题往往表现为关于道德分歧以及解决这种分歧的道德论证的性质的争论。这种争论之所以重要,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近些年有关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已经逐渐为国内伦理学界所关注,但从总体来看,国内美德伦理学的当代研究仍处在复苏初期。考虑到美德伦理学曾经长期是以儒家伦理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和学理进路,在现、当代中国伦理学语境中重释、乃至重构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德伦理学理论,似乎更有理由要求更多更高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德伦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涉及关于美德伦理学的身份再确认;关于美德伦理学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所面临的几种指控。  相似文献   

9.
通读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和阿格妮丝·赫勒关于道德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可以发现赫勒在恢复目的论的过程中深受麦金太尔的影响,她立足于现代人双重偶然性的生存境况,通过论证好人存在的方式,承续了麦金太尔的力图恢复以美德为核心的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目标,展开了麦金太尔提到但未完全充分探讨的问题。赫勒通过修改麦金太尔没有讨论的亚里士多德目的论框架中的三个要素,尝试在现代社会恢复人的目的;与麦金太尔同样,她通过重新阐释美德概念,重拾起了亚里士多德关注的主要美德;与麦金太尔从“探寻”的角度重建现代统一的道德自我这一美德的载体不同,赫勒通过对依据普遍性范畴的存在选择的强调,重建了这一美德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仁”“义”观念分别指示出美德的根源以及美德行为的呈现,以此为核心的孟子式美德伦理学的基本理路有三:一是美德是人类特有且应有的生活方式;二是诸美德各有其特定的道德含义,并构成具有层次和结构的美德体系;三是美德应该依次呈现于家庭、社会和政治生活,并发挥基础性作用。其美德概念可以回应三方面的问题,即美德的约束力、美德的驱动力、美德的实现问题。其特点主要有其作为美德学说的整全性,其思想实验与对直觉的诉诸,以及其明确的元伦理维度。作为一种传统理论,孟子式美德伦理学要转化为当代形态,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元伦理维度包含的形而上学独断因素。对于其理论的独断因素,可以有三条化解路径,即康德式路径、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路径、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其现实基础性美德即“孝”蕴含的独断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化解,一是回到孔子的相关观点,二是借鉴当代伦理学对美德如何始于家庭的道德心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A.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1929—),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提要: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A.麦金太尔教授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回顾了他走上道德哲学探究道路的心路历程,20世纪不同流派道德哲学理论对他思想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元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托马斯·阿奎那哲学传统对他思想的影响。其次,麦金太尔教授对整个20世纪学院派道德哲学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批评与反思,指出学院派道德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麦金太尔教授详细阐述了自己在20世纪道德哲学发展中所坚持的托马斯·阿奎那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杜治政教授是我国当代医学哲学尤其是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直接而清晰地剖析了我国医学伦理学面临的现实危机和道德困境,提出培养医学道德要促进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结合,更要高扬医学美德伦理。杜治政教授强调美德伦理首先是医生的美德,美德具有医学伦理学母德的性质,他的医学美德伦理观为我国当代医学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解决当今临床实践中的种种现实伦理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复兴。与此同时,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熟悉的非西方传统中寻找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其中,有学者根据“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所推崇的轻松自在的生活而认为,《庄子》中蕴含美德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其良好生活观,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要确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是良好生活、具有美德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只看其形式(how),还要看其内容(what),而后者就一定牵涉某种特定的人性论,因为人类的良好生活之“好”一定与动物(如狼)的良好生活之“好”不同。《庄子》里确实有一种确定的人性观,而这种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因此,这种尊重也成为《庄子》美德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美德,而且也是《庄子》对我们今天的美德伦理学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这是一种为我们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德伦理学所忽略的美德,同时又正是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我们所最需要的美德。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分歧不在于前者强调美德或性格,而后者只考虑何为正确的行动;相反,他们都充分注意到了道德行动对人的性格或美德的依赖。但他们之间也确实存在根本的分歧,这一分歧不仅在于道德行动应该出于义务还是美德,还在于美德究竟应当依据自然目的还是实践理性来加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康德的道德哲学所代表的不仅是美德伦理与义务论的区别,还反映了对美德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受亚里士多德启发发展起来的现代美德伦理需要认真对待来自康德哲学的批评,回应现代人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迫切需求,才能迎来真正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中国的道德和伦理学建设 ,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由唐凯麟教授著作的《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 (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出版 ) ,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课题的一份高水平的答卷。该书较全面地回答了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几大根本问题 ,即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 ,应该建构什么样的当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和怎样去建构等问题。《伦理大思路》一书分“应有视域”、“基本条件”、“价值选择”、“运行机制”四大编 ,共十四章。粗读全书 ,我…  相似文献   

16.
一、在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论争的背后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的论争是当代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现象。规范伦理学以罗尔斯和哈贝马斯为代表,德性伦理学以麦金太尔为代表,形成了观点相互对立的两大伦理学阵营。规范伦理学以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伦理问题,其研究领域主要是伦理的价值或道德的应然,期望  相似文献   

17.
魏英敏教授撰著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已于 2 0 0 1年 8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是作者在其原著《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一书的基础上 ,经过修改、调整、补充而完成的一部新著。原书于 1 990年 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直是北京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限制性选修课《伦理学问题研究》的教学用书 ,全国其他一些高校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也曾将此书作为其参考书目。原书仅 1 0章 ,现又删去了最后一章 ,余皆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并增加了 6章 ,现该书共计 1 5章。分别论述了伦理学研究方法 ;道德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18.
麦金太尔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对美德本质的界定。美德理应是一种规范性的概念,但麦金太尔对美德的界定本质上是经验概括的、描述性的。他用"实践""人生叙事"和"传统"等描述性概念来界定美德及其规范性,实际上假定了"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然而,凡是现实的未必就是合理的。由于现实和传统无法说明美德规范的合理性,又由于他对西方启蒙时期以来的理性持排斥态度,为了说明美德规范的合理性,他最终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走向了神学的托马斯主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和道义论通过压缩和简化,从“人”这里抽出感性或理性,将之归结为人的全部,以此为预设,它们都希望通过构建某种普遍原则一劳永逸地解决道德生活领域的问题,统称为规则伦理.在德性伦理看来,因为对人及其幸福的误解,离开德性论规则,规则伦理知识与伦理生活出现了某种脱节,追寻德性于是成为了解决现代道德问题的出路,而这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中寻找智性资源.亚里士多德作为美德伦理系统经典的阐述者,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为当代的德性伦理方案提供直接借用的资源:幸福目的论的解释框架为德性伦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点;对幸福的诠释在一定程度上为德性伦理搭起了生活目的的范式;在德性与规则之间追寻幸福为伦理学把握人类生活、建构德性伦理方案指明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麦金太尔关于"启蒙道德筹划失败"的断言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理解。麦氏认为,情感主义者放任道德分歧(多),须对无休止的道德争论负责。启蒙筹划虽然寻求普遍性方案,然其背后却深藏不可公度的前提,同样导致不可公度的各家之言。只不过,后者仍试图用理性来解决,而前者则"坦率地"放弃这种努力。为缓解道德分歧,麦金太尔引入传统合理性。但亦存在问题。生活境遇的改变,使我们须悬置先入之见,通过对话重新圈定道德普世性(一)与道德分殊性(多)的话语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