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黄兆安 《天风》2018,(12):26-26
当跨进主的福门,得到了平安的福,我自以为信主的目的达到了,正想与主告别时,圣经中十个麻风病人的故事(参路17:11—19)及时唤醒了我。我知道主赐平安后,人当知恩、感恩。当我读到《提摩太前书》1章15节“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那时,我明白了信主不是单求身体平安,而是追求灵魂得救、不再犯罪,享受永生的福乐。  相似文献   

2.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太浅了,基督徒谁不能回答呢?罪人就是不信的人,义人就是信主的人嘛! 这样的回答合乎圣经吗? 但愿我们能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一) 我们先要思考:“罪人就是不信的人”有没有圣经根据? 有人会说,约翰福音3章18节明明记着:“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就是圣经根据。  相似文献   

3.
陈旭红 《天风》2012,(2):56-57
我出生书香门第,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从小接触的就是书籍,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很早,在我4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父亲送我最早的一本读物书名是《幼苗》,学前已经看过很多中外名著,在一些世界名著里经常看到描写书中人物:手捧圣经祷告:"愿上帝保佑我"、"求主赦免我的罪"这样的字句,我很新奇;什么是圣经,什么是教堂?那时特别渴望得到一本圣经,由于那个年代的禁锢,儿时的愿望一直到我1991年调到保定来工作才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出生在一个信主的家庭。年少时,祖母常给我讲到一个圣经故事,古时人要造一个城和一座塔,塔顶要顶天,上帝就变乱他们的口音(创11:1—9)。祖母也教我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但在学校里,我常常因家庭的信仰受到同学的讥笑。每当我要去参  相似文献   

5.
倪光道 《天风》2012,(6):12-14
经文:《使徒行传》4章38节,11章24节圣经对巴拿巴的评价很高:"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其他各种译本都没有"原"字),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徒11:24)巴拿巴叫什么名字?"名叫约瑟"(参徒4:36)。巴拿巴是什么意思?和合本为"劝慰子"(参徒4:36);思高译本为"安慰之子":现代译本为"鼓励者";吕振中译本为"鼓励人的人"。圣经只一次提到约瑟的名,其他26次都称他为巴拿巴;大概正是这个缘故,被称为  相似文献   

6.
我是什么人?     
余督兵 《天风》2007,(13):18-20
摩西在米甸旷野经过40年牧羊之后,才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人。当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正是他生命成熟而蒙召为以色列民族领袖的时候。那么,摩西认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一、是畏罪逃难的罪犯圣经说:“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呼叫摩西,要打发他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相似文献   

7.
我爱圣经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圣经?”我不一定要讲:“圣经已翻译成多少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出版和将出版其若干亿万册 如把圣经一本本连接排列起来,可环绕地球多少周等等,但我仅简简单单地答两点:我之所以爱圣经,因为(1)圣经对我有助,(2)我用圣经助人。  相似文献   

8.
我的选民     
《天风》1998,(6)
经文:出埃及记19:5a 如果你们服从我,守我的约,你们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属于我,但只有你们是我的选民。 “约”在圣经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基督徒所用的圣经就称为新旧约全书。这虽然是一个常用的名词,用之已久,也不问它的由来了。最主要是解释上帝和信徒是立约的关  相似文献   

9.
谢炳国 《天风》2012,(5):13-15
今天选读《以赛亚书》6章8节,上帝问:"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上帝在呼召,有没有人肯被上帝差遣,但是要有人回应。当时有一个人叫以赛亚,他就回应了,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段圣经,我总结以赛亚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眼有所见",他看到了异象,看到了自己是个不洁净的人,生活在不洁净的人中,看见自己在圣洁的神面前站立不住。在绝望中,神洁净了他。第二句话是"耳有所闻",  相似文献   

10.
正1979年9月9日,上海第二个开放的教堂、南市区的清心堂恢复礼拜了。教堂琴师马老师的一个邻居是我同事,他悄悄告诉我:"教堂开放啦!真的,不过开放那天凭请柬才能进教堂。"我家以及我们周围的人都不是信徒,我既没听到过别人向我传福音,也从未见过圣经。不过有股力量召唤我要进入主耶稣的门,我想没有请柬我可以借本圣经进教堂。我有个朋友家里有一本圣经,  相似文献   

11.
老叨 《天风》2020,(1):34-34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诗122:1)这是大卫王描写自己去做礼拜时的诗句,真实而生动的喜乐神态跃然纸上。你若查考圣经,就会发现一个颇具深意的现象:圣经只强调按着节期礼拜,而从未多谈路上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或各种困难。这正说明,属神的人有其必须履行的信仰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12.
1983年的耶稣复活瞻礼日,我在汉中教区荣幸地领受了洗礼。这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是天主圣子耶稣基督的恩赐,是我个人生活中的大事。若望圣经十章十四节记载:“我是善牧,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我为我的羊要舍我的性命,我还有别的羊,不是这栈里的,我要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  相似文献   

13.
我发言的题目比较长,但并不复杂:《圣经中上帝的启示是渐进的,不是一次完成的,而人对上帝的启示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完成的,也是渐进的,逐步提高的。》 记于文字的圣经从最早的部分到最晚的部分,大概有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中,上帝多次多方纠正人对上帝的错误认识,引领人一步一步较好地认识他,正像希伯来书1章1节所说的,上帝“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用耶稣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同  相似文献   

14.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把教内一些非专职教牧称为"平信徒",大多数时候,这词是用于自谦或推诿,如当人说"我是平信徒"时,其潜台词可能就是"你不能以专职教牧的要求来要求我"!那么,圣经里有没有"平信徒"?"平信徒"注定得"平凡"吗?谁都清楚,圣经中找不出"平信徒"一词,这词在教会史上何时或如何形成,笔者没有考证过。或许这是早年教内出现"圣职阶层"之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正>这本一直出现在我成长视野中的《和合本》圣经,是我生命成长"路上的光"和信仰认知"脚前的灯"(参诗119:105)。在其出版100周年之际,我用记忆的片段来表达对这本圣经的诚挚之爱。一、圣经和我的糖果对于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我来说,圣经好像是家里唯一一样从来没有缺过的东西。记得小时候,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我结婚的时候,妈妈送部美丽的圣经,作为女儿的嫁妆,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地关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我拥有这弥足珍贵的财宝,这就是为什么我天天微笑不衰的理由。季节带走了玫瑰,岁月抹去了嫣红,而我的美丽的圣经,始终以爱侣般的温存默默陪伴着我。我只需用手指轻轻翻开,它就会散发出如初的芬芳。  相似文献   

17.
景健美 《天风》2012,(8):65
许多人对基督教感兴趣,到教堂常问一个问题:我怎样成为基督徒?他深深地被上帝吸引,不想做一个旁观者,却不知如何开始信仰。《诗篇》记载:"上帝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他的没有。"(诗53:2)若你带着一颗简单而渴慕的心来寻求上帝,他应许过:"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3)上帝鼓励人来寻找他,来求问他。怎样才能成为基督徒呢?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记载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  相似文献   

18.
孙锡培 《天风》2009,(8):8-9
经文:启1:20;出25:31-40 圣经里的第一个"金灯台"记载在<出埃及记>25章31至40节,"金灯台"是以色列人会幕中的一件神圣物品.它的设计完全出自神的手笔,蕴含丰富的灵意,这灯台在圣所中常年点燃.  相似文献   

19.
我的圣经     
李晋西 《天风》1996,(2):42-42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到教堂去买《圣经》。不久前,朋友送我一本字迹很小的《圣经》。我的眼睛不太好,一直想要一部字迹比较大的。 到教堂已经是下午了。星期天的礼拜已经结束,教堂的正门已经关上。我走到后门,这时出来一男一女,他们提着水桶,女的问我找哪一个,我说想买本《圣经》。女的说卖《圣经》的老师已经下班了,要我下个星期再去。我住在离教堂四五十分钟、在城市的另一角,我平时也很少出门。正当我很遗憾的时候,女的说,她有一本,没有怎么用过,只是画了几道。我很高兴,于是她让我跟着她一道去拿。  相似文献   

20.
某处教会,近来出现信徒二次受浸的事,有些堂点负责人竟也支持。问其何故?答复是:“我们原来受浸礼是在浸礼池中进行的,现有人传讲圣经,我们才晓得浸礼池受浸,是违背圣经的。‘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所以,受浸礼要在活水的泉源中,就是要在流通的河水中,不能在人制作的池子里,因为这是‘恶事’。那些在浸礼地中受过浸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