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步辇图》历来都被认为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从《步辇图》画面分析入手,分别论述了步辇的结构、人物的造型、宫扇的形状、画面的常识性问题及作品的艺术性与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之间的差距,从而得出《步辇图》是否是阎立本的作品还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学诚 《法音》2009,(12):3-4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非常荣幸应邀前来参加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首发式暨汉藏佛教艺术论坛,看到这部集中体现汉藏佛教文化精髓和佛教艺术成果的精品图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为编辑出版《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尝试以"图像学"方式教学生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希望促进学生能利用图像学的鉴赏方式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养成"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素养。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既是一个历史文化研究内容,也是一个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对这一研究内容或现实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认知和总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和历史文化认同的经验,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历史上,唐蕃汉藏佛教交流真实地呈现了汉藏文化早期交流的具体情形,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使汉藏系佛教之间建立渊源关系。从汉藏系佛教的渊源关系中又实现汉藏民族之间的文化共通。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就是在汉藏等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和认同中前行而铸就,并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来五台山成了汉地最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遂形成了汉藏佛教音乐并存的格局。由于璧峰禅师创作“华严佛事”、“四十二奏”,蘟宏法师作《水陆仪轨》、《瑜伽焰口施食坛仪》等,故使五台山“佛事音乐”臻于完善、定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桑吉 《法音》2000,(12):49-50
11月17日上午,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和《智者喜宴》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西夏佛教与汉藏佛教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在京的部分藏学、西夏学、元史及佛教美术方面的专家学者约2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近代以来,中国的佛学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对佛教典籍、义理的思想性分析和历史性考证,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点。上世纪30年代,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及后来的《隋唐佛教史稿》以系统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佛教的整体历程而奠定了中国佛教通史的基础。至60年代,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和《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以汉藏文资料为基础,分析精确,理论深刻,"标志着老一代佛教学者的最高成就"。①继之而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所具有的科学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本和修法二个角度,对明代汉译藏传密教短篇仪轨《阿弥陀佛临终要》做了汉藏比较研究。《阿弥陀佛临终要》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说普贤十大行愿,述拔济众生脱离烦恼苦海,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思想。而其修法是典型的藏传密教无上瑜伽部本尊禅定的究竟定,故它是一部显密圆融的本尊修法。所谓“临终要”,则指它是一部指导行者临终修习“坡斡”,亦名“迁识”法的要门。笔者先对《阿弥陀佛临终要》与其相应的藏文本《无量光佛修习义》作细致的文本对勘,然后勾勒这个文本于西番传承的历史,进而对它所传的“临终瑜珈”修法,以及它与汉藏佛教中的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信仰的关系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法音》2002,(3):43-43
002年第3期总第211期法尊法师(1902-1980)为当代著名高僧。他先后师承太虚大师和藏传佛教慈愿大师、安东格西、降则法王等,曾两次入藏学法,佛学造诣极高。返回内地后主持汉藏教理院十余年,培育了大批僧才。作为近现代首屈一指的“翻经沙门”,他将《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藏传佛教名著译为汉文,又将《大毗婆沙论》200卷译为藏文,成就卓著,为增进汉藏佛教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法尊法师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院长,在近50年的弘法生涯中,法尊法师一…  相似文献   

10.
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画科中出现较早的一科有其悠久的历史,作为人物画中一支的帝王肖像绘画,出现时间虽晚却有着特殊的形式和意蕴.纵观历朝的帝王肖像画.画中帝王肖像都是以锦冠华服的朝服形象出现,即使在《步辇图》中唐太宗李世民以便服的形象出现也是一派皇家风范,彰显帝王至尊.到北宋真宗朝时,宋真宗的御容却出现在一幅宗教题材的画像中,而且还是以菩萨随侍的形象出现.这种帝王御容同宗教题材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而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当时社会民众对佛教、道教的宗教信仰,以及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使得这种绘画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东晋十六国后秦时代的高僧鸠摩罗什,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著名译经家.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生平事迹的了解和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等为代表汉文史籍的记载.而在《红史》等藏文史籍之中,同样留下了鸠摩罗什的重要历史信息.通过对汉藏文献记载的综合考察,有关鸠摩罗什生平的一些隐而不显的关节,诸如吕光西征之议源出何人、鸠摩罗什生年的歧异所在、鸠摩罗什之死的政治隐曲等单一汉文史料无从定谳的问题,变得更形清晰和真切起来.通过以上讨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汉藏文佛教史料各自特点与优长的认识,而且为二者之间更为广泛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12)
今年是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为缅怀大师一生爱国爱教、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的光辉业绩,中国佛教协会编辑出版大师所讲《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要》和《佛说善生经讲录》(三书合册),在汉藏教理院讲的《中国佛学》。赵  相似文献   

13.
工布查布是我国清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蒙古族学者,在佛学、史学、语言学、译经等领域成绩斐然。他以精通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优势,对促进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特别是对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尤为卓著。他用藏文著成《汉区佛教源流》,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译成藏文,还将藏文《佛说造像度量经》译成汉文。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10)
<正>汉藏文化交流是汉藏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关系及其变迁的总和。汉藏文化交流的发端,源于唐朝与吐蕃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然而,汉藏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当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的时候,不断的调整完善自我,吸收和融合相异的文化,最终达到自身文化与相异文化之间的平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汉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西蜂窝寺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佛寺之一,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印度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诸教派均在该寺留下印迹,并交相融汇。寺内高僧辈出,其中不乏彪炳青史的爱国高僧。西蜂窝寺承载着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佛教文化的共同历史记忆,树立了汉藏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国内藏学期刊论文目录》(藏文版)数据资料,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藏文期刊中有关藏传佛教历史、人物、哲学、文献、教育、艺术等方面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藏传佛教研究需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关注现实问题及"一带一路"倡议、关注藏传佛教文化的转型与变迁、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各类文献的注释和翻译、聚焦藏传佛教中国化及其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加强汉藏佛教文化的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汉藏教理院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同兵 《法音》2001,(8):26-34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藏密教开始弘传内地,掀起民国密教热。汉传佛教界僧侣、居士负笈西行者数十百人,仅1937年后受蒙藏委员会资助留学康藏者即有54人,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求法取经的运动”[1]。汉藏佛教交流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值得注目的一页。其中占有中心位置的无疑当为汉藏教理院。  汉藏教理院的产生、发展、鼎盛以至结束,无不与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乃至国际的政治、文化状况等外缘紧密相关,同时又有它自身发展的内在脉络。今且依此对其历史作一简述。一、建院因缘  1、佛教格局  中国汉传佛教自明清以来日趋衰颓,迄于民国…  相似文献   

18.
近代佛教名家名著提要──法相唯识学太虚《法相唯识学》,全二册,近代太虚撰。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印行。后收入《太虚大师全书》第14至18册。太虚在近代佛教史上以唯识大家著称于世,在他所创办的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佛学院中,皆...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9,(4)
惟贤法师早年出家,15岁即就读于汉藏教理院,追随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喜饶加措喇嘛和雪松法师等,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法相唯识理论。曾主编《大雄》佛教月刊,主持多所佛学院的教学,出版有《惟贤法师诗文集》。现任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慈云寺住持。虽然已届八十高...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太虚法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读书六年,任教九载。八年抗战期间,法师经常驻锡汉院指导学僧的修学,曾为学僧讲授《中国佛学》、《真现实论》等,并总括其学行为《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及《我之佛教革命失败史》二文。我忝列师门,屡蒙慈诲,法乳深恩,铭记难忘。法师是智者、贤首后集佛学之大成者。他融摄古今各家学说,判释一切佛法,系统地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论,为近代佛子继承佛教优良传统,适应时代潮流指明了方向;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