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貌似“健康”的人突然死亡(即猝死),由于事先无任何预兆,出乎人们意料往往使人们对死因产生怀疑,若死者是在因病就医过程中突然死亡,特别是在刚注射或服药后死亡,很容易被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医疗活动及其相关活动有问题而引发医疗纠纷,每位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若死因不明,尸检则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第一端死亡是确定的,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普遍规律。人生下来一定有一天要死,这句话是可怕的;但是更可怕的,不是死亡的本身,而是死亡的后果。死亡是分离,死亡就是同财产、荣誉、欢乐、职位、亲友、事业等人世的一切事物完全分离。对人类社会来说,死亡是一种毁灭;一个人死了、他对于世界没有份了,不能再参加任何活动了;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不久人们再也不思念他了。谁若认真地观察、研究、思考一下,这的确是使人胆颤心惊的。人的本性对死亡都有反感,因此千方百计拒绝死亡。可是这一切,同死亡的后  相似文献   

3.
医疗纠纷增多对临床病理尸检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尸体解剖检验 (简称尸检 )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临床病理尸检 ,尸检目的是弄清死因 ,科学研究 ,临床教学 ,吸取经验教训 ,提高诊疗质量 ;另一种是法医病理尸检 ,其目的是为了判明死因 ,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 ,确定是暴力死亡还是非暴力死亡 ,推断凶器 ,有无合并疾病 ,为分清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 ,为侦破案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1] 。两者虽然重点都是查明死因 ,但目的却大不相同。一般认为 ,尸检对查明死因诊断是最重要、最直观、最权威的“金标准” ,因此历来备受临床医师、病理医师、法医师的重视[2 ] 。临床病理尸检率作为一种指标 ,也被卫生…  相似文献   

4.
死亡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令人极度焦虑不安。死亡焦虑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死亡焦虑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死亡焦虑;同时它还具有两面性,既令人不安和恐慌,也促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发挥潜能,寻求生命的意义。死亡焦虑往往被转化为对于"永生"模式的欲求。人类常常从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和创造性活动中汲取"永生"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探寻自己的"永生"模式,并为之努力,以纾解死亡焦虑。探寻不到"永生"模式,将有可能被死亡焦虑所压倒,陷入迷茫、困惑或虚无状态。  相似文献   

5.
孙和平 《哲学研究》2012,(8):81-89,113,129
本文写作之时传来美国"死亡医师"科沃基恩(J.Kevorkian)的去世消息,他在巴赫的音乐声中平静离世。①目前对安乐死的讨论尽管激烈,但无论赞成与否,其在方法论上都只是一个经验上必然碰到的"二律背反"的问题,这就是幸福论与义务论伦理思想的对立在死亡问题上的表现,即:"(自我)杀死"与"(自我)牺牲"。本文的目的则是要在先验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并揭示自杀的风险性质。在蕴含式A→B(如果A,那么B)中,若只有当A为"真"而B为"假"时A→B才是  相似文献   

6.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对仁道的说明,因此,它集中反映了儒家仁爱万物的思想。"不忍"作为仁爱之心,强调仁者与他者之间的一体性和相通性,而这也是成为仁者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所"不忍"的乃是他者由生赴死,因为死是一种走向未知的冒险活动,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感,而仁者有好生之德。"不忍"需要具体情境的激发,抽象的概念、理论很难激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仁爱之心,而"见"所遭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情境,从而为仁爱之心的发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7.
论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基本概念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疾病谱和疾病死因顺位排列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个严峻的问题凸现在人们面前 ,这就是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致病作用。对于相当一部分疾病而言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疾病。据文献报道这些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共有 2 4 6种 ,诸如高血压、高血糖、过量进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A型行为类型等等 ,其中绝大多数与生活行为方式有关[1] 。值得强调的是 ,在全球疾病死因顺位中 ,前几位都是与生活行为方式关系密切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室内,李先生谈起太太的死因一脸迷茫。虽然太太自杀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但每当想起,李先生仍然会眼角湿润,他说:"我们俩口子的感情一直挺好,我父母也为人厚道,很照顾她。可太太生下孩子后,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我妈给她炖鸡汤,她说吃了  相似文献   

9.
对于身心健康的人来说,死亡会很自然地被归类为不好的体验,人们本能地畏惧、排斥和逃避着死亡。然而,死亡就其本身而言已不在已死之人的经验感受范围之内,死亡意味着失去意识,无从体验,也无从谈起,那么在设定不谈论是否有死后世界及其体验的前提下,死亡对于失去意识的已死之人来说还有好坏之分吗?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指出这一矛盾开始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对死亡是否可以说是恶的问题始终争执不休。从伊壁鸠鲁著名的死亡论断出发,审视西方现当代对"死亡是恶"观点的辩护,或许可以发现争论的关键在于对"恶"的不同理解方式之上。  相似文献   

10.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对仁道的说明,因此,它集中反映了儒家仁爱万物的思想。"不忍"作为仁爱之心,强调仁者与他者之间的一体性和相通性,而这也是成为仁者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所"不忍"的乃是他者由生赴死,因为死是一种走向未知的冒险活动,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感,而仁者有好生之德。"不忍"需要具体情境的激发,抽象的概念、理论很难激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仁爱之心,而"见"所遭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情境,从而为仁爱之心的发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1.
“阿弥陀佛”与“安乐死”浙江省中医院(310006)朱忠义“死亡”——这个人类生命的句号,不是悄悄地就是突然地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死亡常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安和恐惧。虽然人们在言论上常设法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这个不吉利的字眼,但人类在行动上却一直在为延长...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改变,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过程和死亡过程明显延长,加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与低质量的生存状态,这些都使得临终关怀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为此探讨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急事慢做     
正急事慢做,是指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先澄清一下概念,这里的"急事"不是指那些紧急突发事件,比如有一棵树突然倒了,压在路人身上,你若不迅速把树挪开,那路人可能就没命了。这里所说的"急事"是指那些我们主观上想要尽快完成,但实际上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正"阿罗兹"饼干是美国阿罗兹食品公司的主打产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澳大利亚有非常好的销量,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在某一年圣诞节的前夕,阿罗兹食品公司突然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匿名者在电话中宣称道:"你们在澳洲待售的饼干被我投毒了……"此时,若将在澳洲销售的饼干下架,不仅会错过热卖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主耶稣在《约翰福音》3章3节中这样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四福音中,"实实在在"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耶稣的教导当中,是耶稣的习惯用语,耶稣借此来表明自己的郑重其事,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他所传达的信息与真理。在这句经文中,耶稣让人们留意的真理就是"重生"!重生中的"重"这个字,可以理解为"再次、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6)
正"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来3:14)早高峰,我们所坐的公交车正平顺地停靠进公交站台,突然窗外传来"吱嘎"一声尖厉的刹车声,听得人一阵心紧,乘客们都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横穿快速干道的路人逼停了行驶中的车辆。  相似文献   

17.
陈兵 《法音》2008,(6):53-55
人生的道路多非平坦,有时难免会遇到难以越过的关隘。古人云:"人生逆境常十之八九"。生活中的各种突变和挫折,以丧偶、离婚、牢狱之灾、突然失业、直系亲属的死亡等,对人的精神打击最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生旅途之终点的死亡,最容易激发人的有限感,因此,它是探索永恒和不朽问题的宗教和哲学最感兴趣的主题之一。死亡,无情地给人生划上了一道休止符。面对死神突然降临,萦绕于人的脑际的将是此生存在的终结,其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  相似文献   

19.
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开展了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多是七十子中的后辈弟子,有若、子游、子张、子夏等人是讲习活动的中坚力量。其中,有若以对孔子言行的精深理解,被一些后辈弟子推举为孔门代表,即"师事有若"。随着时间的流逝,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开始被曾子接管,在曾子手中,七十子同辈间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变成师徒间的传授。于此,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成为孔门正规化、模式化的传授行为。七十子开创的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大大增加了孔子语录的数量和种类。经过七十子和再传弟子的辛勤努力,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语录文献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说宗教常常是用虚幻的许愿来吸引人,无论进天堂还是上西天都是一种引诱。其实,即使宗教真的有引诱的一面,也不能完全否定引诱的价值。引诱人们弃恶从善,引诱人们利益社会,引诱人们保护生命,引诱人们获得清净心,引诱人们由心净而达国土净,引诱人们从容面对死亡,这引诱之作用不可谓不大。中国禅宗祖师与净土宗祖师,按照众生不同的根器,利用"黄叶止啼"的权宜之教,使难以直接领悟佛法的众生,逐步接受佛法,从容面对死亡,这本身就是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