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他在书中所谈到的对宗教的看法也是坦诚直率的。究竟有没有超人的上帝?宗教是怎么回事?应当如何对待宗教?为什么一些杰出人物也是宗教信徒?为什么有的自然科学家也信仰宗教……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追索,我们从富兰克林深入浅出的有关自述中应当能得到一些发人深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略谈宗教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在我面前的,是带有几分泥土气息的《贵州宗教文化研究丛书》的梗概。细品书名,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宗教”?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文化”?为什么要研究“贵州宗教文化”?一、为什么要研究“宗教”?马克思说,“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也就是说,人在实现彻底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达到“围绕着人自身转动”的漫长的过程中,总有“围绕着人转动”的宗教会与之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于是,观察、研究宗教,就是以改造世界、发展自己为己任的人类,不…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伟大的分析哲学家,但是一生与宗教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维特根斯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所受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维特根斯坦与宗教(基督教)的联系;第二部分从“关于宗教的本质是否可以言说”、“为什么会有宗教?”“宗教与激情”、“上帝是谁?”“信仰上帝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意义”等五个方面分析和评论了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观点。  相似文献   

4.
梳理毛泽东关于宗教研究的论述,可以发现他1963年12月30日重要批示中的"批判神学",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科学对待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对融于历史文化中的宗教内容进行批判性继承。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开展宗教研究。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到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怎样研究宗教这个基本问题。也只有从这个大背景下考察,而不是孤立地解读,才能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批判神学"的内涵和要求。毛泽东"出入佛道"对宗教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及其对农村宗教问题的调查研究,彰显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掌握和运用,为我们批判神学和研究宗教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提到宗教,人们自然会提出问题——宗教作为一种虚幻的世界观,为什么会在人类各民族的历史中长期存在?为什么会激动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灵?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还有一定的市场?为什么有些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科学家们也不得不作出这种无可奈何的结论:科学提供证明的力量,宗教提供道德的力量。西方历史上不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卓新平 《中国宗教》2014,(10):32-33
今天,中国国运昌隆,我们的文化已经到了走出去的最好时机。而境外世界率先接受、最容易吸纳的则是我们的宗教文化。为什么中国宗教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可以为先行者呢?我们至少可以论及如下三大理由:中国宗教的文化底蕴最能代表中华文化深厚、久远之本体的是中国宗教。中国宗教有着深刻的文化蕴涵,反映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核心之所在。我们谈论中华文化,如果离开了其宗教传统,则会显得单薄、贫乏、空虚。谈论中国宗教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科学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进展,一些新的宗教和伦理问题被提了出来。大众目前普遍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科学家中很多人信仰宗教?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在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因素产生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章对人们为什么信仰或不信仰宗教问题,运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从认识论、社会文化进化论、社会生物论、心理学、神经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宗教信仰的渊源、种种表现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表明了科学应该和能够对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告诫人们对宗教信仰可以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不必盲目轻信。  相似文献   

9.
正宗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会消亡?关于这个问题,西方一直以来多有讨论。这部书名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无神论者:过去宗教百年与无神论世界的曙光》。在这部书中,作者认为世界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无神论者的世界,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无神论者。人类将进入宗教之后的时代,现在的宗教即将成为人类遥远的记忆。人类将不再受役于宗教迷信和组织。世界将在世俗和非宗教的政府管理之下运行。该书在美国一度十分畅销,很多读者认为,该书才华横溢、富有逻辑地说明了,为什么宗教现在是存在的,而最终又是必然消亡的。  相似文献   

10.
本章对人们为什么信仰或不信仰宗教问题,运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从认识论、社会文化进化论、社会生物论、心理学、神经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宗教信仰的渊源、种种表现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表明了科学应该和能够对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告诫人们对宗教信仰可以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不必盲目轻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