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变迁陈志良毛泽东代表着中国从落后中奋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早期探索,他奠定了思维方式走向现代的一切基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所创导的思维方式,使之具有了新的历史特点和现代意义。毛泽东实现了中国人从旧的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根本转轨: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由无主体向有主体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矛盾特殊性的认识方法成为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实现了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历史性结合,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中的特色;实现了先进分子思维方式与广大群众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化,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成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推向当代,推向世界,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现时代化。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分析矛盾特殊性、辩证思维和群众路线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邓小平在思维方式上也实现了变革:第一,把社会主义、唯物主义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实现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方式的转轨;第二,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儒学的思维方式,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就其宇宙观、认识论及道德践履中一些主要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并突出其现代转型的意义.(一)本根终极思维中国古人先民关于“天”的观念,当是早期由自然泛神的多元崇拜向一元崇拜过渡的结果.可以想象.在早期文明之时,不管自然现象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还是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朝代更替,亦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纵横交错、上尊下卑……,对这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一切,做本根终极式的思考,追究其最后的原因,势必寻觅于苍天的颐指气使,“天”便成为宇宙间的“第一原理”.这种本根终极式的思想方法,逐渐为儒学认同并改造成分析自然现象、论证社会政治以及理解人间伦理的致思趋向.  相似文献   

3.
地理思维模式及其变化的研究吴殿廷地理学经历了古典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地理思维方式。古典地理学是以整体思维为主的科学,这种整体思维是在缺乏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笼统的、模糊的思维,因而常带有神秘色彩的荒诞成分;近代地理学是以差别思维为主的科学,即是以区域差别为依据,强调分门别类地进行剖析和寻因索的地进行解释的科学;现代地理学是以辩证思维为主的科学,即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联系、协同和相互作用,这是辩证的整体思维,即系统思维。地理学的发展、地理思维的变化,尽管一定程度上受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人们社会实践的能力与要求,也离不开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轨道。首先,地理思维的变化受利于人们利用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要求,另一方面,整个科学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模式的变化对地理学的影响也很大,此外,地理思维方式的变化还受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科学的发展一开始面要宽一些,力图掌握尽可能多的事实,然后就向深入集中”,这就是整体思维为主的古典地理学向以“差异”思维为主的近代地理学转变的内在原因,但当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一段时间后,因为过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唐仲勋,叶南客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社会最原始的群体,在高速变迁的现代社会,社会阶层、群体在急速分化,家庭结构却从未离析;在社会大转型中,家庭的基本功能不但未消逝反而有所强化。在发达国家尽管已开始营建“高速信息公路”,...  相似文献   

5.
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中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影响最深远的要数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儒家思维方式的根本宗旨是“致中和”。他们认为“中和”是宇宙中各种系统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生和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家长到国君,人类社会各级各类统治者和管理者的根本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基本方法是思维角度的双向转换,它具有系统性和具体性两大特征。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在指导历史实践中有过度泛化和非竞争性的倾向,使其历史作用流于形式,但在对抗性日益消解的现代和未来社会中,则有其普及和推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具有促进合作、减少冲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女性思维方式是当代西方正在发展壮大中的一个新思想潮流,其影响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波澜壮阔的阵容及其对传统思维的强烈挑战,充分显示了不可低估的力量和历史作用。这里,我们拟对该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线索及其在若干领域的具体表现做一个初步的介绍。一所谓女性思维方式,是指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与消解哲学(Deconstruction)相呼应和融合而形成的新思维方式。传统思维习惯于把事物区分为第一性的和第二性的,本原的和派生的,主导的和从属的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各种理论。这种模式现在被称为“父式”的语言概念模式。女性思维方式对它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力图破除“主/从”二元模式,以所谓“母式”的平等的语言讨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现存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现代以来,道德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现代、后现代和超现代三个阶段,主客两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分别是这三个阶段蕴含的思维方式。与这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形成了绝对道德、相对道德和生成道德三种前后相继的现代道德形态。  相似文献   

8.
韩庆祥 《哲学研究》2022,(2):15-25+128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关于事物、知识之“总联系”,使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以终天年,呼唤新哲学的诞生。这种新哲学首要指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区别于思辨哲学的辩证哲学,它具有总体性,即批判性、现实性、实践生成性、历史性;唯物主义辩证法也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确立唯物主义辩证法,才会确立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而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三者相对不同,但在把握事物发展一般规律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上,都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存在形式。就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也具有哲学性质,但就思维和存在区别而言,他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既不是只满足于“抽象的思维”“感性的直观”的旧哲学,也不是辩证哲学本身,而是辩证哲学的存在形式。他们的新哲学介于“超验”和“经验”之间。需要重新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它贯穿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学说中,关乎他们学说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比较和分析了哈贝马斯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交往理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论证了交往在社会发展、社会变革中的历史作用。提出交往既有着沟通主客体关系的功能 ,又有着改造、变革对象世界的价值指向 :一是用交往来说明社会发展变更的必然性 ;二是用交往来说明生产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更深层的原因———社会发展是人类自身交往的历史 ,社会变革正是通过人类的生产方式 ,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方式来实现的 ;三是论证说明了人类正是通过交往在社会变革中实现着自身种的历史进化 ;四是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成熟性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从历史维度阐述了人类社会交往起点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分析论证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转变 ,同样体现了交往的“工兵”作用。文章认为 ,交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变革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功能 ,指出交往的主体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对象性认识活动。本文用世界进程的眼光 ,去反思民族实践方式的历史地位 ,追寻新的交往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辩证思维”已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概念,但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目前尚无确切的界定。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初步辨析。 一、“辩证思维”内涵的“思维”取向辨析 按照一般的理解,思维和辩证思维之间是属种关系的概念,用形式逻辑“属加种差”的  相似文献   

11.
12.
《新多明我会修道士》1993,74(869):116-130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escribes my journey in learning to negotiate the shamanic realm,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psychoid, the imaginal, or as subtle energies. Although The Red Book records Jung's work in this realm where healing occurs, analytic training too often does not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piritual tools. As a result of a series of unusual experiences, I had to seek an unconventional spiritual teacher to complete my own initiation as an analyst and then find my own way. The substance of the shamanic realm is discussed as well as placement of psych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Abstract

Academics and/or scholars increasingly feel that their academic voice (combined or individual) has been squelched by the demands of performativity in its various guises, and resultantly, that they have been caught up in a process of steady disempowerment. Rather, it should be their right to be free to use their positions in the pursuit of scholarship as their conscience and their expert knowledge of their subject dictate. Academics should be free to question for themselves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limitations, and not have these imposed on them by the state or government bureaucracy. In order to help empower academics to regain their academic voice and identity, this article transposes six of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of Belgian philosopher Rudi Visker to the world of academia. It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these ideas as instruments for the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cademic freedom.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