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元  范翠英 《心理学探新》2011,31(2):118-121
进化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但其理论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例如在对男女两性在伴侣选择和婚姻维持的心理行为机制的探究上体现出的一些人类高级情感,如爱情的缺失。文章探讨了进化心理学理论中悲观主义色彩在其主要理论假设中的体现,并简要地将其与另外两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以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岚  李资渝  张莉 《心理学探新》2001,21(1):38-42,53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其学科的独立性愈加明显,研究课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且表现出所受当代心理学新理论影响的敏感性。在本文中,作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来跟踪与评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强调了中国文化作为教育心理学重要资源的意义,提倡了一种东西方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文章主要阐述了三代实证主义对构造心理学、激进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是在心理学研究中起主要指导作用的方法论之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麟 《心理科学》2004,27(1):239-240
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内源性研究取向,强调反思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的结构与意义,主张发展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坚持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意向性”的心理学价值,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处于非主流心理学地位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贡献,但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西方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曾经吸引过全球人的目光,被誉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 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即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积极心理学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寻求突破积极心理学的瓶颈性因素,围绕着“美德、意义、韧性和幸福”这四大支柱打造新的版本,促进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1,34(3):79-84
西方心理学正在展现出对文化影响日渐增加的关注。这种文化转向既有科学哲学和历史的原因,也受到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影响。文化转向的主要表现是:(1)对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的反思与诘难;(2)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3)跨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批评及其转变;(4)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分支领域对文化影响的关注。作者认为,文化的转向对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性的择偶选择问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两性在配偶选择方面的策略和心理截然不同,都会运用不同的配偶保持策略使自己和对方获益,最后本文讨论了进化心理学对于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和研究的不足之处,说明了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从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对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提出异议,主张建构新的心理学研究模式,被视为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反叛。  相似文献   

10.
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4,36(2):212-218
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存在着现代主义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对立和冲突。冯特以来的西方心理学流派大多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现代主义的特征是:(1)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2)信奉经验主义;(3)个体的中心地位。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其主要特征为:(1)批判的倾向,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2)把社会建构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3)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四个转变。尽管两种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方面,从而构成了超越两者的基础。两种取向的超越需要以科学实在论作为元理论的基础,并需要双方互补、合作和开放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The term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become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to refer to the new movement among psychologists who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positive human functioning.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what the emerging fiel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ells us about therapeutic practice.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 has led to a questioning of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it is our view that the emerging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is supportive of thos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which serve to facilitate the client's ability to hear their own inner voice.  相似文献   

12.
实证主义问题是影响我国心理学全局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内涵、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3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学界20余年有关实证主义的课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概括,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谈了作者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4.
和平心理学是近20年在心理学内部兴起的一种以和平心理研究实现世界和平愿景的心理学运动,主要经历了孕育、萌生、形成等三个阶段。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三维和平理论模型、和平自我理论模型、过程式多维积极和平理论模型。和平心理学使心理学的和平研究价值得到回归,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未来的和平心理学理论需要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内自我改良式的局限,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和平本质理论的高度,需要加强与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跨领域整合、重视多元方法的运用、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考虑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外交、军事、国内社会现状,在我国开展和平外交心理研究、转型期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心理研究,将势在必行、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Height Psychology, which proposes that researchers not only do research but act on their ideas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It is posit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be passionate humanist whose thoughts propel actions and whose actions propel new thoughts, and they should be engaged change agents who work with communities in defin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rather than being disinterested scientists who are only interested in creating a body of objective knowledge. This approach is likely to fit the worldview of non‐western psychologists engaged in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d also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psychology that is culturally integrated and not excessively biased toward western or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6.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I respond to Vladas Griskevicius and Douglas T. Kendrick (G&;K) and Gad Saad's (S) defenses of the view that Consumer Studie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appeal to evolution in all work aimed at understanding consumer behavior. I argue that G&;K and S's reliance on on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at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limits their options. Further, I point out some specific problems with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inally, I introduce some alternative evolutionary approaches to studying human behavior that could profitably be adopted in consum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