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某一存在者的完善取决于他的可完善性,亦即他的不完善吗?人是由于有尚待成就的事业而更加伟大吗?人能摆脱一切规定性而自由地造就自己,或至少能表现出可能命运的无限性吗?这个绝对自由之梦,不时地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梦幻。下文想要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存在哲学背后...  相似文献   

2.
斯人 《天风》2003,(8):U002-U002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这个人听完耶稣的回答以后.忧忧愁愁地走了。留下一个背影,满有怜悯的主耶稣有何感受呢?他会对自己的服事结果满意吗?他会轻易让一个灵魂更加孤寂和漂泊吗?  相似文献   

3.
表演快乐     
人的心,不喜欢按牌理出牌。 一个人,如果他觉得自已是最幸福的,那么,他真的在享受幸福。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是最聪明呢,还聪明吗?还最吗?  相似文献   

4.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5.
好运设计     
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责——饱受了轻蔑终也不知这事到底该怨谁。再譬如说,一个人生来就丑,相当丑,再怎么想办法去美容都无济于事。这难道是他的错误是他的罪过吗?不是。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对比     
人不仅不能将自己的生命与其它动物比,就是人和人之间也是不能比的,因此就有了“人比人,气死人”的俗语,对于这个说法,每个人都会知道它的内涵是多么言简意赅。然而在很多场合下常常听到一些不自觉的表达,诸如:那个人做了官又咱样?到头来还是没人听他使唤;这个人一天只会做些小善事其实是在收买人心哩;别看他工作那么拼命认真,在领导面前不会说句好话还是白搭?等似是而非的等似是而非的怪语,从而使自己忘掉了一个人的基本特质和进入生命的误区。圣经上说:“不是任何事为所有的人都有益,也不是任何事,所有的人都喜欢”(德3…  相似文献   

7.
梁朴 《天风》2013,(5):12-15
你得救了吗?这个尖锐的问题可以更细致地表述为:当我们敞开心门接受耶稣,接受他为我们所成就的伟大救恩,我们能否肯定主已经确实进来?他的救法是否已经应用在我们身上,使我们知道我们有永生?我们能否确知,当我们接受他时,他是否也接受了我们?你得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坚持说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得救是一个未知数,只能作为美好的盼望。另有人会警告说,宣称自己知道是犯了骄傲和放肆的罪。以上这些错误的思想来自撒但,我们并非不知道他的诡计。他指着"罪"对我们说:"不一定死。"又指着"恩"对我们说:"不一定活。  相似文献   

8.
    
正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直站着、走着,站或走久了总是累,累了总要坐一坐:你也坐,我也坐,他也坐;早也坐,午也坐,晚也坐……其实人天天都少不了坐,世上没有一个人一生从未坐过,也无一人能说清自己一生总共坐过多少次、坐了多长时间。毛主席纪念堂、中山陵都塑有伟人坐像,看来,不仅平民百姓要坐,伟人累了一生,也需要坐坐。累  相似文献   

9.
在圣经中,爱这个字,出现的次数非常多。然而,天主降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若望福音告诉我们:“天主竞爱了这个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  相似文献   

10.
闻名世界的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在被问到他如何成功地设计出独创一格的服装时,谈到两个颇值深思的问题。一是他认为自己所设计的服装只完成了“部分”,而把一半创造的空间留给穿衣服的人,这样,使得穿衣服的人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并且使同一件衣服也有极大的不同,依这个观念设计出来的服装不容易失败。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2,(6):25-25
【说地】有一位年轻的姑娘从外地出差回家,上车前她在车站买了一包饼干和一份报纸。火车离站后她就专心看起她的报纸来。过了一会儿,当她在翻阅报纸的时候,忽然发现坐在邻坐的男士,正从桌上的袋子中取出饼干吃。"这个人怎么会这样?随便吃我的饼干呢?!"她这么想着,十分生气,正想说他,但忍住了。心想:"算了,干脆我自己也吃吧!"于是她取一块,他也取一块。当袋子里只剩下一块时,她想:"这回他该不会再取了吧!"但是,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他面带微笑,把那块饼干分成两半,一半给她,另一半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读懂了一些《维摩诘经》,心量不自觉的扩大了,不再局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婆婆世界,也不会局限于向往的净土世界,而扩展到了无限的空间。执妄想是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是有,般若即是妄想。有几本书会影响到思维方式?有几本书能颠覆已有的思维方式?这本书需要细品,让读的人在微妙的改变只有一个词:亦正亦邪。只有一句话:哲学不是摆设,是处理事情的具体方法,而且甚是实用。  相似文献   

1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做班主任,有爱心是一名班主任的最基本素质。 上一届我班有个女孩子叫高宁,四年级转入我班。上课没有一分钟能坐住,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老师提醒、批评她,她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甚至跟老师顶撞;经常忘记带语文、数学等上课需要用的书;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于是,我试着找她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可收效甚微。可在一篇周记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难道生下我就是为了听你们天天吵架吗?难道你们就可以随意打骂我吗?在学校,我没有朋友;在家,我没有温暖和关爱;在这个世界,我真的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可以留念的……看完整篇日记,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同时也深感自己作为她的新班主任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法音》1994,(11)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哪去: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报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维教他无,他是阿谁,你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师云:若不觅,即便你。准教你断?你不见日前虚空,作属生新饨?云:此法可得便同在全否?师公:左金早晚向你过…  相似文献   

15.
人在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人一生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两个字:安心。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不安、神不宁,像失眠就属于神不宁,所以中医要开安神的药。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秦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17.
谢炳国 《天风》2012,(5):13-15
今天选读《以赛亚书》6章8节,上帝问:"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上帝在呼召,有没有人肯被上帝差遣,但是要有人回应。当时有一个人叫以赛亚,他就回应了,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段圣经,我总结以赛亚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眼有所见",他看到了异象,看到了自己是个不洁净的人,生活在不洁净的人中,看见自己在圣洁的神面前站立不住。在绝望中,神洁净了他。第二句话是"耳有所闻",  相似文献   

18.
陈旭 《思维与智慧》2002,(12):26-26
《你能当总统》一书的作者鲍勃·摩尔是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盛名的杰出人物。可是,他在上大学时第一学期的5门课程考试中竟有3门不及格。当时,他自卑地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并为此弃学离校。后来的一个念头改变了摩尔的行为,他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只看到自己失败的一面,而不去看自己成功的一面呢?”他认为自己既然已通过了两门考试,那就一定能通过更多的考试。于是就重新回校,而且以后的考试中再也没有不及格。摩尔的经历使我们感到,人要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必须改变不良的自我意象。不良的自我意象,是阻碍一个人进…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20.
佛言祖语     
《法音》1996,(6)
佛言祖语问:如何是道?如何是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既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