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对江西吉安市五家医院的医生和住院患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性质、发展趋势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途径的认识状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发展。如何解决医患双方认知的差异是重构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对江西吉安市五家医院的医生和住院患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性质、发展趋势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途径的认识状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发展.如何解决医患双方认知的差异是重构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手术同意书使用范围的扩大化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表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患间缺少沟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德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4,25(9):80-80,F003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分会及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医患关系-医疗诉讼-医患维权"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4日-2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50余名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及医学法学和医院管理、临床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杜治政教授、中华医学会学术部戴毓平、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许志伟教授、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李瑞全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张金钟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到会的专家、学者就目前的医患关系、知情同意问题及如何促进医患维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对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起草的<关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若干问题的评估意见>、<履行知情同意原则的指导意见>、<关于密切医患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维护双方正当权益的建议>三个文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手术同意书使用范围的扩大化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表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患间缺少沟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场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一致,而对其性质、发展趋势、法律适用,以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方式的认知状况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互理解、交流和尊重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场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一致,而对其性质、发展趋势、法律适用,以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方式的认知状况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互理解、交流和尊重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明杰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2):1-1
近几年来,医疗费用已成为我国广大病人和社会各界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各项服务不满意的比例是:对服务态度,农村分别是1%和2%,城市分别是2.3%和2.7%,对技术水平,农村分别是3.9%和3%,城市分别是2.9%和3.8%;对设备环境,农村分别是8.6%和3.6%,城市分别是2%和4.9%;对医疗费用,农村分别是19.6%和31.9%,城市分别是31%和38.2%.显然,患者对医疗费用上涨和过高是最不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别,主要表现在对医患关系现状、医患信任状况、医患紧张归责认知方面,发现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医患信任度、医疗费用、医德医风状况、医生收入满意度、医疗纠纷影响等,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宋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23,44(8):43-47
为探究医患双方对于关系就医现象的认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苏州市某三级医院的24名医患人员开展访谈,通过分析后发现医患双方对于关系就医的看法即存在相似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认识。以社会信任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关系就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传统文化和医患信任两方面造成,结合宏观社会层面与微观个体层面分析关系就医产生的影响,关系就医一方面挤占有限的医疗资源、冲击医院管理秩序,另一方面使患者接近医学权威,营造良性医患互动。为了构建和谐就医环境,建议重塑医患信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发挥陪诊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