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工作恢复是保障员工持续有效应对工作要求,支撑员工“更好地工作”的资源补充机制,也是近年来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主题。本文在澄清工作恢复概念的界定和梳理工作恢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围绕工作恢复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围绕工作恢复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员工在通勤时间里减少身心压力, 将身体和心理资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称为“通勤恢复活动”。通勤恢复活动可能跨领域对人们的工作激情产生动态影响。通过日记研究法和潜在剖面分析法, 从短期和长期研究通勤恢复活动对工作激情的动态影响、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拟解决3个关键问题:第一, 通勤恢复活动如何影响员工的和谐型工作激情和强迫型工作激情及其内在机制是什么?第二, 不同自我调节模式的员工在通勤恢复活动影响工作激情的机制上如何发挥调节效应?第三, 通勤恢复活动各维度组合的不同剖面对工作激情有怎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不仅弥补通勤研究和恢复研究中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研究缺陷, 而且对人们开展通勤恢复活动提升通勤恢复活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同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作恢复是指工作中精力消耗之后,个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恢复过程。工作恢复是个体补充消耗的生理和心理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努力—工作恢复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加以解释。目前工作恢复研究多采用自我报告的日记研究法,探索心理剥离、放松、掌握经验和控制等工作恢复的心理过程,考察休整、非工作活动、员工所处社会环境等工作恢复的前因变量,并检验工作恢复对幸福感、健康、工作表现等结果变量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表明,工作恢复有助于个体保持积极情感、提高工作业绩。今后需在工作恢复的测量指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改进研究设计,并在工作恢复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等方面着力拓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发现工作场所中他人感知的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但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从刻板印象理论出发, 提出可能影响他人感知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工作、家庭相关因素; 采用能力-热情维度框架探讨他人感知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作用机制及其结果。今后研究可在整合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和刻板印象理论的基础上, 对他人感知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形成及人际效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5.
工作设计的新视角:员工的工作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重塑是从员工角度进行的自下而上的工作再设计方式,突破了从组织角度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强调员工改变的主动性.工作重塑存在多种类型,如任务重塑、关系重塑和认知重塑,以及个人工作重塑和合作工作重塑等.工作重塑与主动性人格、生涯取向、自主性、人-环境不匹配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对工作满意度、工作意义感、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等具有积极预测作用.未来研究要加强工作重塑的纵向研究,深入探讨工作重塑的影响机制,开展其消极后果的研究,同时国内研究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对工作重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卉  徐洁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467-479
职场通讯压力是指员工想要快速回复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工作消息而体验到的紧迫性, 现有研究对其成因及影响路径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并结合努力-恢复模型, 讨论作为工作要求的ICT使用以及作为个人要求/资源的个体因素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前因作用; 探讨职场通讯压力因阻碍恢复活动而对员工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期增进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全面了解, 丰富现有研究对ICT使用后果的认识, 并为未来研究的展开以及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领导-员工之间的信任是工作场所中宝贵的资源,但有关领导对员工的信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缺乏。以423名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从被信任方角度考察了员工感知被信任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比较了三种主导解释理论的相对有效性。结果显示:感知被信任与工作投入正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赖于感知被信任的不同维度;相对于不确定管理理论和认知评估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更能有效解释感知被信任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柯年满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4,27(5):1181-1183
现实工作预览是企业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手段。文章论述了现实工作预览的现实意义、组织效能、理论作用机制、个体差异、沟通媒介以及配套策略,阐明了它与预期降低程序、决策培训的联系和区别。指出现实工作预览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幸福体验是国内外学者与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分阶段收集834名在职工作人群样本,构建并检验了"工作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研究发现:(1)工作要求通过工作-家庭冲突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资源损耗路径;(2)工作资源通过工作-家庭促进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资源增益路径;(3)工作资源中的上司支持缓冲工作要求对工作-家庭冲突的正向影响;(4)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交互影响员工幸福体验,高要求高资源的工作组合下,员工的幸福体验水平最高。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工作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内在心理机制,提出工作资源作为"利之刃"和工作要求作为"伤之刃"共同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双刃效应"。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管理实践如何提升员工幸福体验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琼  袁登华 《心理学报》2008,40(1):74-83
研究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探索了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其下属员工工作绩效发生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配对取样的方法对30家企业进行了管理者与其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结果发现,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的工作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在管理者情绪智力对员工情境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部属交换在管理者情绪智力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着微弱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普遍存在于员工的家庭生活中,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用日记法对88个员工连续5天的日记调查发现:(1)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对员工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2)心理脱离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和员工生活满意度之间有中介作用;(3)使用手机的动机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与员工心理脱离之间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启示管理者可以提高员工的心理脱离水平和自主动机,从而降低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Several studies highlighted that individuals perceive work as an opportunity for flow or optimal experience, but not as desirable and pleasant. This finding was defined as the work paradox. 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d this issue among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vestigating work-related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as well as autonomous and controlled behavior regulation. In Study 1, 14 teachers were longitudinally monitored with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for one work week. In Study 2, 184 teachers were administered Flow Questionnaire and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respectively investigating opportunities for optimal experience, 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at work. Results showed that work-related optimal experiences were associated with both autonomous regulation and with controlled regulation. Moreover, teachers reported both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at work, with a prevailing intrinsic orientation. Findings provide novel insights on the work paradox,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well-being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3.
执行功能和动机是构成创造力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Stroop任务、自主性动机和创造力量表对3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研究,以考察认知抑制在自主性动机预测创造力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自主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2)认知抑制调节自主性动机对流畅性与灵活性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对高认知抑制能力者,自主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流畅性和灵活性,对低认知抑制能力者这一预测作用不显著。该研究深化了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Work is purposeful activity with a future orientation. Efficiency and specialization ar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which affect human values. Social identity and money reward are other significant aspects of work. Individual motivation to work is closely related to need for activity and opportunity for self-regulation. Non-work activities provide direct satisfaction of human needs and interests. Implications for vocational counseling,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15.
严瑜  祁航 《心理科学》2022,(1):97-104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日记研究法探讨了加班对工作恢复的影响以及闲暇时间控制和掌握体验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加班时长显著负向影响工作恢复水平;(2)加班时长通过闲暇时间控制影响工作恢复水平;(3)掌握体验不仅调节了加班时长和闲暇时间控制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加班时长通过闲暇时间控制影响工作恢复水平的间接关系,在高水平的掌握体验下,加班时长通过闲暇时间控制影响工作恢复水平的间接效应不再显著。这意味着加班未必一定抑制工作恢复,获得积极体验从而促进资源的生成可能才是恢复的关键,这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有效进行工作恢复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检验工作投入在专念与工作重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238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两阶段的追踪问卷调查。专念对工作重塑有积极的直接预测作用。另外,在横断数据中,工作投入在专念与工作重塑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纵向数据中,专念(T1)能正向预测工作投入(T2),进而影响工作重塑(T2),中介效应显著。专念(T1)能正向预测工作投入(T1),但工作投入(T1)不能显著正向预测两个月后的工作重塑(T2)。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专念可以通过激发工作投入,进而促进工作重塑行为。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poses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work motivation by identifying employees’ motivational profile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ual global and specific nature of work motivation proposed by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To document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se latent profiles, we relied on the circumplex model of employees’ well-being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y differed in terms of burnout, work satisfaction, and work addiction. Results from analyses conducted among a sample of 955 employees revealed five distinct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ing levels of global and specific forms of motivation: Intrinsically Motivated, Poorly Motivated, Driven, Conflicted, and Self-Determined. Lower levels of burnout and work satisfac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global levels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more autonomous forms of motivation, matching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Interestingly, work addiction was highest in the Driven profile and lowest in the Self-Determined profile, suggesting that autonomous forms of motivation are not always able to buffe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ontrolled forms of motivation.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specific qualities of work motivations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 global levels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work motivation prof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