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考察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以13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研究法探讨个人目标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2通过提供目标榜样,检验提升个人目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目标的各维度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提升个体个人目标,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杨翠蓉  胡谊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5,28(5):1167-1173
基于社会认知双视角模型和人类适应机制,探讨能动性和表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形容词词库、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全国21个省市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71份,其中男性1714人(42.1%),女性2342人(57.5%)。结果表明:(1)能动性、表达性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且能动性的预测效力大于表达性;未来时间洞察力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能动性、表达性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个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能动性、表达性如何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体验,以及能动性、表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对于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文芳  吕厚超  杜刚 《心理科学》2019,(5):1167-1173
基于社会认知双视角模型和人类适应机制,探讨能动性和表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形容词词库、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全国21个省市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71份,其中男性1714人(42.1%),女性2342人(57.5%)。结果表明:(1)能动性、表达性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且能动性的预测效力大于表达性;未来时间洞察力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能动性、表达性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个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能动性、表达性如何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体验,以及能动性、表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对于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员工幸福感作为结果与过程并重、主观与客观结合的多维伞状构念,受到学术界与实践界广泛关注。然而,概念不清、结论离散等情况仍制约着中国本土员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梳理现有研究发现:员工幸福感的界定存在主观、心理和整合视角,不同视角下维度和测量有所差异;其形成和作用机制具多层面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对该机制具权变效应。未来研究可从概念维度、研究设计、多层面理论、个体内研究范式和干预策略角度深化本土员工幸福感研究。  相似文献   

5.
郑晓明  刘鑫 《心理学报》2016,(6):693-709
近些年,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从互动公平这一特定的组织公平概念出发,以公平理论为主体,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从心理授权的视角既分析了互动公平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又探讨了权力距离对整个影响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国内一家制造业企业的199名员工多时点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互动公平与员工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心理授权中介了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权力距离不仅负向调节了互动公平与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互动公平—心理授权—员工幸福感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充分了解互动公平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同时能为管理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员工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基于积极心理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并基于希望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借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希望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社会支持和希望及其各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 社会支持通过希望影响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了希望在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0名处级干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工作倦怠的关系以及时间效能感在时间监控能力和主观幸福感、工作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能力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效能感对时间监控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工作倦怠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时间监控能力既可以通过时间效能感影响主观幸福感和工作倦怠,也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和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99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性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探讨其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其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时间管理倾向不同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同时也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何贵兵  张玮  成龙 《应用心理学》2010,16(3):250-256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并揭示了时间取向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价值观可分为刻苦上进、自然知足、重视家庭、谦逊克己、团结和谐、正义利他、服从权威和中庸守序等八个维度;自然知足、正义利他和谦逊克己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通过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有关研究看经济状况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46篇涉及经济状况与幸福感关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经c2检验发现, 大多数研究表明经济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其中幸福感最低的是经济上相对较差或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体; 少数研究显示经济状况对幸福感无显著影响, 其样本来自经济发达省市或是收入有保障的群体; 还有研究表明相对经济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大于绝对经济状况。因此, 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 关注民众非物质需要的满足, 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幸福感, 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社交媒体自我控制失败、时间效能感和消极完美主义对硕士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40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社交媒体自我控制失败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时间效能感在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完美主义在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和时间效能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对时间效能感的负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6所高校的533名本科生为被试,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探讨了人格特质、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个人奋斗和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个人奋斗和人格特质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个人奋斗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特质对个人奋斗有影响。因此,人格的特质因素与动机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探讨了家庭仪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研究构建了以社会联结和自我控制为链式中介的家庭仪式影响幸福感的假设模型,并采用修订的家庭仪式问卷、社会联结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67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庭仪式与社会联结、自我控制、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联结与自我控制在家庭仪式促进幸福感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心理学,是在心理学视角下研究贫困问题的一种新研究取向,是心理学在贫困领域的最新运用。现阶段贫困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行为决策等三个方面。贫困文化理论、稀缺理论、自我损耗论分别从贫困文化、稀缺心态以及意志力资源视角解释了贫困产生的心理机制。在摆脱贫困过程中需要打破贫困循环,未来贫困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贫困的产生机制、神经生理机制,贫困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以及心理学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积极心理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5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检验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模型及其模型适用性,借此构建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索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希望、孤独感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希望和孤独感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社会支持通过希望对社会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3)社会支持通过孤独感对社会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4)在同时检验希望和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的多重中介效应时,二者在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及希望和孤独感部分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16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成人依恋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该研究从情绪调节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在依恋安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依恋回避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表达抑制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9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探讨教师职业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专家型教师在职业人格得分上显著高于新手、熟手型教师,体现出与教师职业更匹配、更具适应性的人格特点;(2)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显著,职业人格可通过影响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工作投入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职业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新手职业人格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熟手大部分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专家完全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人格可通过提高工作投入程度,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朋友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并重点关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比较观念量表和朋友支持评价量表对776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朋友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社会比较倾向调节了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幸福感的后半段,即相对于高社会比较倾向的大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对低社会比较倾向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作用更强。该结果揭示了朋友支持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机制:朋友支持和大学生幸福感之间是有调节的中介关系,朋友支持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幸福感,社会支持对间接效应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心理学报》2013,45(5):568-584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551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 探讨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即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以及不同归属需要下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公立学校小学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相对较高; 流动男生比流动女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具有较高的群体幸福感。(2)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并通过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群体幸福感。(3)不同归属需要下歧视知觉对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在高归属需要组, 歧视知觉对个体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并通过群体地位感和群体幸福感的双重中介消极地影响个体幸福感; 歧视知觉完全通过群体地位感的中介消极地影响群体幸福感。在低归属需要组, 歧视知觉对个体幸福感既存在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 也通过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发挥间接性的积极作用; 歧视知觉对群体幸福感只存在间接的消极影响, 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 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受到归属需要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金口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抽取小金口镇125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和似会支持评量表》,测量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目标价值维度和身体健康维度在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大,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