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就如同生命,它是父母赋予我们的,对于它,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只有把它延续下去的义务。但是,在延续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委曲求全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导致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向大学生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1.认识自我,做自信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时过于自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有时又过于自卑,认为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不能正确认识自  相似文献   

3.
祷告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有的教友一天要做几次。但祷告的效果不尽相同,有时刚祷告就得到了天主的应许,心中的疑虑和惊恐顿时就烟消云散了;有时祷告许多次,甚至几周的时间都在为一个难题而祷告,但一点回音也没有。有时我们就困惑了,为什么同样做功课,成绩却往往不同?甚至比别人多做了几十遍功课,而效果竟往往不如只做一次的?近期经历的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我居住的这个小区,在美化城区环境中栽植了花草,小区的形象马上亮丽许多,我很兴奋,就祷告,愿天主时时以甘霖养育这美丽的花坛,保护我们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幸福就像掉到沙发下面的一粒纽扣——你专心去找,怎么也找不到;等你淡忘了,它自己就出来了。——凡人对幸福的感悟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一家去,于是他创造了母亲。——西方谚语我们的人生不是问答题,有时问不在答里,有时答不在问里,有的问题没有答案,有的答案远在问题之外。——林清玄  相似文献   

5.
我们因相信而存在,但相信一般不能和理性相悖;或者说,我们相信什么需要得到确证或者需要拥有好的理由。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就明白写到:作为我们的义务,如果信念不能基于好的理由得到规范,它就不能赋予任何事物。所以,信念不能和理性相反。那么,何谓确证或者如何拥有好  相似文献   

6.
哲理思辨     
正人一定要心情好,不然一旦发火,情绪就会失控;人更应该性情好,不然一旦发飙,行为就会失态。一见如故,有情理之中的温馨;久别重逢,有喜出望外的感动。有时真情,是彼此在同甘中的乐于分享;有时深情,是相互在共苦中的甘于分担。心直口快可以说是率性,一般与情商高低无关;口不择言不能说是率真,一定与智商高低相关。生性不善言谈,可能因陌生而被疏忽;  相似文献   

7.
心路历程     
对生活在修院中每一个修士来说,灵修旅程是他成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蕴藏着不同层次的复杂线路,在这里我试从个人经验及灵修角度作一个反省和思考。自从我因着天主的召叫进入了修院,并且藉着天主的召叫在修院内度过4年的修道生活。我总是觉得修道其实是一种生活检练。因为它使我们想起人生如同朝圣之旅,也使我们想起修道历史。然而,在这整个修道历史当中我们会有不少的改变,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我们在改变过程中的步伐轻快而明确,有时则缓慢而沉重。在这个时候倘若藉着彼此的鼓励,彼此的芳表,彼此真诚的相爱,那么,我们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1.如果要对维也纳学派的两种实证主义的问题进行一次讨论,那就必须先把起码的术语搞清楚。因为,只要翻开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的著作,我们立刻就会发现,“实证主义”一词的含意远不是单一的。“实证主义”有时指的是一种学说,它否定物质的真实性,而只承认由感性经验提供的素材的真实性;有时(尤其在卡尔纳普的著作中),却几乎成了现象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自动机和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机器自己能不能繁殖同类的机器,在自我繁殖的过程中能不能发生进化,创造出比原来的机器完善得多的机器? 机器能不能有感情:快乐,忧愁,不满意什么,希望什么? 机器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提出任务而不是由它的设计者给它提出任务? 有时人们试图避开这些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给以否定的回答,例如提出“机器”的定义为永远是人工创造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艺术是对处于所谓后的语境中而出现的艺术的称呼。当各种后的理论出现之时,处于后环境中的艺术,也表现出不同于现代艺术的特征。当然,如同对现代和后现代的过程我们不能人为地划分开一样,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有时也并不能进行强制性的区分。可以说,它们共同存在于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与社会环境互相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尘世飞翔,有时疲惫不堪。这时我们是一只小小鸟,渴望有一个栖息的巢。在纷扰的尘世间,有这样一棵大树。这是一棵无用的大树,其木材不能用来制造恢宏的宫殿,也不能用来制造舟车、棺椁、户枢。这是一棵无用的大树,但是枝繁叶茂,浓荫匝地,其广阔的阴凉甚至可以遮蔽数千头牛。在这样一棵无用的大树上,有一个温暖而干燥的巢,对于那些疲倦的灵魂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家。我们都是尘世间奔波不息  相似文献   

12.
贾江鸿 《现代哲学》2006,(3):100-107
我们面临着一个笛卡尔哲学的理论困难:一方面他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对思维和广延做出区分;另一方面,又在现实当中坚持人的灵魂和身体的不可分。而恰恰是在这种困境当中,想象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没有想象,思维就不能通向物体性事物,物体性事物就是不可衡量的,作为思维根本性才能的理智就不能完成一个对物体性事物的基本认识,我们的激情就难以产生,我们的意志就难以发挥作用。想象是思维转向物体性广延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3.
通常来说,有“直谅”美称的人,我们往往无法与之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而有时善用谎言规劝安抚的人,也不能就此被我们定为虚伪之辈,而充作仇敌。在钱钟书先生看来,“大凡最自负心直口快的人,同时也最受不起别人的规劝”。所以爱用直谅刺他者,也并不喜欢他人拿直谅来戳己,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谎言的诞生可以适当地促成人际之和谐。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伦理学呈现为现成的黑白两色,那么经济伦理学就会是一个枯燥的学科。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足够幸运到具有如此简单的伦理鉴赏力。我们无法摆脱设计师般的伦理学,装饰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或者呈现为似是而非的灰色,或者呈现为充斥着大量相互矛盾的主张和相互冲突的义务的混杂色调。灰色是认真思考的人在最初面对伦理难题时经常看到的颜色。而且,灰色的难题很少能找到纯白的解决方案。有时我们并不能确信我们做了道德上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庭院并不总是沉浸在笑声、掌声和鲜花之中,既会有高潮,也会有低谷。有时门庭若市,有时又门可罗雀;有时高朋满座,有时则孤独一身。事实上,一个人的一生难得没有孤寂的时候。而这种孤寂,大多是因为别人有意无意的远离,甚至于任你百般呼唤也无济于事。此时的自怜,愈是会让自己钻进死胡同而难以自拔;此时的自卑,愈是会让自己落入陷阱而难以超脱。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当我们自感步入黑暗之旅时,点亮心灯的人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正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激情再次进发出来呢? 及时安慰自己黑暗过后未  相似文献   

16.
生命之粮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为食粮而忧虑呢?恐怕我们没法不为食物而操心,因为没有田野里的收获,我们就不能存活下去。但我们的存在仍然是短暂的,即便有充足的食粮,我们还是要衰老和辞世。食物供给我们肉身  相似文献   

17.
1.行动时刻正如我不断重复的,一切都表明,人类体系已进入一个巨大的变革和转折的时期。从人类的黎明开始,危机和混乱在以前就发生过许多次了,虽然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大的规模,其影响也不能同目前人类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的结果相比。但是,既然目前所发生的转折是史无前例的,因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能预言实际上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而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尽管人类陷入困境只能责怪自己,但它只有一个可以接受的拯救自己的抉择——勇敢地和客观地估量自己全面的处境,然后集中全力去寻找一个全新的行动方向,从而在今后能够支配自己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选言推理的大前提是选言判断。这种推理有时用肯定否定式,有时用否定肯定式。学生由于初学,往往会感到头绪纷繁,不易堂握。教学中可以考虑一开始就把如何运用这种推理形式,提纲挈领地表述出来,然后依次作具体解释。可以把这种推理形式的运用,概括成这样四句话: 大前提相容而穷尽,只能用否定肯定式;大前提相容而不穷尽,两种方式都不能用,大前提不相容而穷尽,两种方式都能用;大前提不相容而不穷尽,只能用肯定否定式。  相似文献   

19.
有时候我们苦苦找寻,最终得到的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我们不经意间放弃的,其实才是我们的最爱。珍惜眼前拥有的,有时你会感觉眼前的生活平淡得如清茶一壶,但可以一饮解渴;而有时你会感觉遥远的新鲜甜美得如果汁  相似文献   

20.
哥德尔定理必定适用于控制论机器。机器所能证明为真的结论,相当于在相应的形式系统中所能证明的定理。于是我们就能在这种形式系统中构造出一个哥德尔公式。此公式不能在此系统中得到证明。因而机器也就不能推导出相应的公式为真的;但这一点却是人的心灵可以做到的。由此得出结论:没有一架机器会成为一个心灵的完备的或合适的模型,心灵和机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制造出一架机器来模拟任何一种我们想要模拟的类似心灵的行为,而只是说,我们不能制造出一架机器可以模拟一切类似心灵的行为。我们试图制造出的心灵模型是机械的,是“死的”,而心灵在事实上却是“活的”,它所能做的总比任何僵化的、死板的形式系统所能做的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