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山西泽州地区分布着大量三教合祀庙宇,这些庙宇大多为所在乡村的"社庙",是村社"春祈秋报"之所,与民间社祭传统密切相关。村社民众建立三教合祀庙宇,对于儒释道三教信仰资源的利用集中体现在祭祀对象的组合,在信仰实践仪式和功能上则主要诉诸"春祈秋报"的社祭传统。本文主要围绕清代泽州三教合祀庙宇的区域分布、形制布局、社庙性质及相关的社祭传统展开考察和分析,寻绎其中蕴含的地方村社祭祀体系的深层结构与民众信仰生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为了冀望冥冥之中有神祗保护海上船舶往来安全,奉祀海神、水神的庙宇极多。道教、佛教及民间信仰中的一些人物被尊崇为海上保护神,庙宇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三教合祀庙宇是将孔子、佛祖、老君圣像并列奉祀于同一庙宇空间的信仰实践形式,其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修建。三教合祀庙宇的出现与佛教紧密相关,是佛教为适应中国社会文化土壤而对儒、道信仰资源积极吸收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可谓"佛教中国化"在信仰实践层面的生动体现。通过考察和寻绎三教合祀庙宇的历史起源、基本形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动因、图像学基础、社会思想环境及长期存续的关键因素,可以为我们从信仰实践维度充分理解"佛教中国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闽台海上船舶供奉水神的现象,并简要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流动的庙宇与民间信仰的传播,福建内河水神势力范围的平面划分与闽台海上水神的立体谱系,“顺风顺流”、“定风稳流”的诉求与水神信仰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境域很早以来村落庙宇众多。繁峙位于五台山佛教道场北麓,当地村落庙宇多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民众也频繁地进行佛教寺庙的修缮。在明清修庙碑刻记载中,凡参与修庙的民众皆被称为“善人”。从“善人”群体的社会构成及其修庙“善举”可见,对于当地佛教信仰而言,“善人”的称呼是佛教话语对民众修庙行为的认可,更是民众接近佛教的通行证;对于当地村落生活而言,“善人”群体的实质为民众,“善人”是沟通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纽带。“善人”称呼的泛化及“善人”的修庙行为,体现了明清五台山境域民间信仰佛教化与佛教信仰生活化的特征,有助于深入分析村落佛教信仰的内在意涵。  相似文献   

6.
西安太兴山现存民间宗教类庙宇40多座,是一处罕见的民间宗教信仰基地。这里从明代末期兴起真武信仰,清代初期获得迅速发展,并与关中很多村镇的民间香会组织形成互动,出现进一步的民间化转型;后来又与无生老母信仰相结合,大量混杂道儒佛三教思想,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宗教信仰存在样态。太兴山民间宗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信仰内涵抑或是宗教组织等方面看,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关于太兴山民间宗教的兴起与早期发展情况,学术界一直模糊不清。近年发现的山顶上帝宝洞内遗存的《重修上帝宝洞序》和2015年整理公布的《明藩门正少川冉公墓志铭》尚未未引起学者的重视,而这两种碑刻资料正好为明末清初太兴山真武信仰的兴起与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祭祀郑成功的地方有所谓的官庙、纪念堂、宗祠家庙以及一般的民间庙宇百余处,即使动机或目的不同,然而信仰者众,蔚为潮流。本论旨在探讨"郑成功信仰"有别于一般华人信仰所独具之政治性功能,"郑成功"于不同主政者(清代与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重新诠释下,皆符合当代的国家利益,而成为精神教化的代表甚至是爱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作为天津地方史志,《津门保甲图说》成为研究鸦片战争前后天津庙宇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要资料,集中展现了不同方位庙宇的数目、类别与户口,尤其是与僧道的关系.由于处于城内、城外、农村不同区域的各类庙宇之分布受到传统政治和宗教制度的制约,所以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位于交通要道、方便-区隔、分布不平衡等典型特征.对鸦片战争前后天津庙宇的研究,有助于从空间分布上深化中国近代宗教史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澳门虽然没有出台具体的有关民间信仰管理的制度或条例,但将民间信仰及其庙宇作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管理,受到《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保护,突出民间信仰及其庙宇的文化属性,从而将民间信仰的宗教色彩大大降低。澳门民间信仰盛行,民间信仰庙宇大约有49座,广泛分布在澳门三大区域,且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澳门半岛分布有31座,路环和氹仔岛分别有9座,虽然数量不多,但相较于澳门的面积,澳门民间信仰庙宇的密度还是很密集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道教的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大尊、道德天尊等神尊。因此,道教几乎所有的“十方丛林”和著名宫观均供奉有上述神尊,如果没有供奉“三清”、“玉皇”等主神,似乎该道观不为丛林,或格局正待完整,不然为小庙(即子孙庙)。这种情形亦成为道教丛林宫观一种习惯或说是道教丛林一种规范和模式。在湖南的一些庙宇中,除祀奉一般道教神明外,还有一些庙宇供奉着地方神祗。这些庙宇将人们自发的信仰观念及民俗文化与道教文化交织在一起,反映道教功德成神的特质。现将主要的和有一定影响的这一类的庙宇简介如下,以便分析它与道教…  相似文献   

11.
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鸿山  王卫平 《学海》2004,16(1):131-135
社仓是传统社会备荒仓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隋朝所设义仓 ,因设于民间 ,故也有社仓之称。但随着隋唐时期义仓移至城市 ,社仓不复存在。南宋朱熹立社仓法 ,为后世沿用 ,标志着社仓的复兴。清代曾于雍、乾年间大力推行社仓建设 ,但旋兴旋废 ,究其原因 ,是因为社仓制本身存在缺陷 ,而清朝后期吏治的腐败也加速了社仓的衰败。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在千年发展历程中在新疆地区留下了大量痕迹。清末民初,很多外国人以不同身份、不同目的进入新疆,并在各自游记中保留下来众多关于新疆道教庙宇的记载。通过这些资料,可以部分还原外国探险家眼中的20世纪初新疆道教庙宇,以及其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新疆道教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秦汉以后的祭祀活动分别在宫廷、官府、民间3个层次上进行。民间祭祀活动一般由"社"、"会"组织实施。本文探讨民间群体性、公共性祭祀活动,对民间祭祀组织"社""会"进行考察梳理。  相似文献   

14.
必须有效制止乱建滥建庙宇、露天佛像的活动郑文乱建、滥建庙宇,是迷信愚昧思潮泛滥的一种反映,是违反宗教政策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在有的地方已十分严重。迷信愚昧思潮的泛滥,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题写书名,华山道教协会与华阴市政协文史委合编的杨续本篆刻《华山宫观庙宇印谱》一书,近日印行面世。该书以道教圣地西岳华山一带的道教官观祠庙、洞室坪台等名称入印,刻石计四百余方,以篆刻的形式生动地向世人昭示了华山地区的道教名胜,是迄今第一部以华山道教为创作内容的印谱。《华山宫观庙宇印谱》一书印行@蔺怀周  相似文献   

16.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的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图腾崇拜(植物图腾和动物图腾)、人物崇拜(包括祖先崇拜与先贤崇拜)和各种巫术崇拜,其特点是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这些民间信仰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民族认同的集体记忆和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7.
刘萨诃是十六国时期最重要的僧侣之一,他生前的佛教活动与十六国佛教发展的关键点相重合,在佛教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民间神与圣僧的双重身份使得刘萨诃对十六国民族融合造成深刻的影响。在他传教的北方各地,留下了塔像、庙宇、经典和仪式,由此保证了佛法在这些地方的稳定性传承。作为精神导师,他带领各族民众在共同的信仰生活中走上了民族融合之路,帮助当地民众发展生产,客观上提升了北方各民族道德伦理水平,推进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东各地的民间信仰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各地民间信仰的庙宇或重建或重修,广布城乡地区。第二,民间信仰的信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均有参与。第三,广东的民间信仰富有华南地域特色。一是民间信仰中的"神诞"或"庙诞"不止是一种节日,民间信仰场所能把个体与所拜祭的神、个体与他人的存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清代以来,新疆经历了两次恢复性社会重建,同期大量内地民人移居新疆,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一带。本文以清代新疆北部地区的屯垦中心——迪化为例,依据史料、游记和见闻录等材料,从庙宇、神祇、庙会三个方面分析民间信仰与新疆汉人社会整合的内在机制。认为,社会整合存在地方社会整合和国家整合两个层面:在地方社会整合中,民众借助信仰惯习和策略性的信仰实践,建构了新的地缘关系和地域认同并呈现出文化上的多元;在国家整合中,政治手段和民间信仰的文化手段共同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两个整合过程相伴相生,促进了边疆社会的稳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认为,农村脆弱的经济基础、社会的巨变、文化多元化是当代民间宗教复兴的社会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间宗教出现了主动融入主流社会、积极争取合法地位、加快民间信仰化进程等动向.论文分析了当代民间宗教的主要职能,充分肯定其社会价值,并剖析了民间宗教面临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认为从"大宗教观"看,应该把民间宗教纳入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从多元信仰的角度看,民间信仰是宗教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传统文化的构成看,民间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看,民间宗教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其正面的社会功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