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身性感染是由感染所致的临床综合征,Toll样受体(TLR)导致的体内信号传导,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以及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机体对病原体清除效率降低。因此,阻断TLR传导通路可能会抑制全身性感染发生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探讨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在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APACHEⅡ评分在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选取全身性感染患者32例.以28天随访结果,根据其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分别在确诊后Oh、72h采血行NT-proBNP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NT-proBNP(Oh)[(5 463.75±4 152.3)ng/L]明显高于存活组[(839.45±1 132.0)ng/L](P=0.016),72h后死亡组NT-proBNP[(5 676.1±3 937.4)ng/L]依然高于存活组[(843.5±866.3)ng/L](P=0.017).NT-proBNP(Oh)、NT-proBNP(72h)(P<0.05)是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过对数转换的NT-proBNP(Oh)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3,P<0.001).由此可见,NT-proBNP与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缺血预处理是通过预先短暂缺血来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近来发现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靶器官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了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感染的防治策略可概括为:增强机体免疫力,重视无菌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出现的感染.常见术后感染包括:膈下积液、脓肿,自发性腹膜炎(SBP)或腹水感染,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切口及其他部位感染,真菌感染,脾切除术后爆发性感染和脾热.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但其实质是全身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某些组织失去控制的异常生长,机体内部由于肿瘤的生长而发生了许多改变.肿瘤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即与疾病共生存.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和术后肿瘤复发或再生的预防在改善生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的技术准入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若不能对病毒有效清除,体内抗原特异的CTL降低,出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分析HBV感染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7.
瘦素是肥胖肥胖基因编码的产物,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细胞侵袭性、促进血管形成和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证实,Leptin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综述了瘦素及其受体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机体是一个整体,由多个组织、器官及系统组成,各器官系统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神经系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的司令部,调控机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及功能。神经系统疾病以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突出表现,但不是孤立的单系统疾病,往往因丧失神经系统的正常调控作用而产生全身多系统的多米诺样反应,呈现全身多个系统受累症状。本文以急性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及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例说明神经系统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探讨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在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APACHEII评分在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选取全身性感染患者32例,以28天随访结果,根据其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分别在确诊后Oh、72h采血行NT—proBNP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APACHEII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NT—proBNP(Oh)[(5463.7±4152.3)ng/L]明显高于存活组[(839.4±1132.0)ng/L](P=0.016),72h后死亡组NT—proBNP[(5676.1±3937.4)ng/L]依然高于存活组[(843.5±866.3)ng/L](P=0.017)。NT—proBNP(Oh)、NT—proBNP(72h)(P〈0.05)是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过对数转换的NT—proBNP(Oh)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3,P〈0.001)。由此可见,NT—proBNP与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1 β -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治疗量 β -受体阻滞剂具有 β -受体阻断作用 ,该类药物和儿茶酚胺竞争地与 β -受体结合 ,它降低了交感神经兴奋性 ,降低窦房结及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 ,减慢房室传导 ,延长有效不应期 ,减弱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肌氧耗 ,较大剂量有膜稳定作用 ,有部分药物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 ,即在儿茶酚胺被耗尽的情况下 ,某些 β -受体阻滞剂可兴奋 β -受体。由于它对于心脏具有负性传导、负性频率作用 ,而用于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 ;因其可减少心输出量 ,降低血液中的肾素水平以及有扩张血管 ,故而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