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创口引流技术,其操作方便,应用简单,在临床各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作者介绍了这一新的引流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创新特点和创新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创口引流技术,其操作方便,应用简单,在临床各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作者介绍了这一新的引流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创新特点和创新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体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烧伤后皮肤局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局部与全身病理生理变化,烧伤创面处理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烧伤创面,提高烧伤治愈率;并将皮肤组织工程、整形外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烧伤创面的修复治疗,降低烧伤患者晚期畸形发生率,最大程度地让患者重返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是现代烧伤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8,(6)
医学与医疗技术的发展,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生命,见证了哲学真理。在现代医疗技术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慢性创面愈合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技术,它具有减少伤口细菌数量、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等优点。这项技术的临床价值,已在慢性创面如压疮、烧伤、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等的临床应用中日益显现。国内外学者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促进了慢性创面愈合技术的矛盾运动与技术成熟,也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发展,印证了实践论与认识论哲学,蕴涵了矛盾学说与辩证智慧。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仍存在不少缺陷。当前须不断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改进和细化分类方法,并重视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认识实践”的视角分析历史社会科学的主要质性方法论流派,勾画出它们的内在学理联系、彼此的观点分歧与共同的思维局限。这些流派包括:“实证统计”“比较历史分析”“批判实在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反身性分析”。“认识实践”的视域关注研究者如何理解自身的研究经历,揭示出他们在方法言说之外的实践历程。通过与方法论的标准维度展开比较,该视域映照出不同流派的优势与局限,新的方法谱系由此被建立起来。在新的谱系中,对实践者“主体性”的自觉分析乃是构建新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可能方向。“认识实践”视域由此赋予“方法”以新的意涵。 相似文献
8.
9.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实施为该技术的运用带来伦理管理的新课题。分别阐述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监督的重要意义、重点与难点,对我院具体管理工作与实践探索作了介绍,并对该技术伦理监督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实施为该技术的运用带来伦理管理的新课题.分别阐述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监督的重要意义、重点与难点,对我院具体管理工作与实践探索作了介绍,并对该技术伦理监督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认识和治疗的困惑与提高疗效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高、疗效差的困惑,全面系统地分析慢性前列腺炎基础和临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其规范化诊治程序和提高临床疗效的策略。对提高治疗决策因素结合方法论进行探讨,引导医生从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的角度,探索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决策实施率,促进和谐的现代医患关系形成,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李怀东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12):54-55,72
近年来,由于对COP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对COPD的认识也日益深入。本文结合目前COPD临床研究及防治的情况,对目前临床上COPD诊治的常见问题进行较深入辨析,进一步探讨了COPD诊治的一些见解及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杨秉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14):1-2
临床诊疗的每个步骤,几乎都涉及如何决策的问题.医生应该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告诉患者拟采取的这些步骤其效果、风险及花费,让患者作出最终的决定.全科医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全科医师更应该帮助患者决策、让患者决策.而全科医疗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如此和可能如此. 相似文献
16.
“路线图”的概念根据以替比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HBVDNA下降的幅度与出现耐药性病毒突变明显相关的现象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治疗后12周~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路线图”的概念、替比夫定“路线图”的临床试验依据及意义的介绍,阐明替比夫定治疗后12~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路线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调整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以规范临床治疗行为,规避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以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出医疗原则,认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坚持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和间断反复用药结合,把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以使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