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冰语     
北方的冬天,常常是万里雪飘、千里冰封。从滴水到小溪,从池塘到河流,都悄悄凝固了。水,凝固了,便变成了冰:冰花、冰笋、冰凌、冰枝、冰挂、冰柱、冰塔、冰帘、冰瀑、冰洞、冰坝、冰丘、冰床、冰川……这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冰,是大自然精心雕琢出的最独特最神奇的水晶工艺品,传说准备送往天宫去的,不当心遗落在了人间。  相似文献   

2.
忍者无敌     
忍是水,忍是火.忍是光,忍是电.稀释了痛苦的“盐”。焚毁了误解的伤:消融了仇恨的“冰”。连通了隔绝的缘。  相似文献   

3.
正体贴入微与含而不露是两种相近的人性底色,就像猕猴桃的清凉与被子晒后阳光的味道。体贴入微,怜惜里加了一点淡若清风的自然之法,心意就到了;含而不露,细密中减了一点不绝于耳的聒噪之语,于是风情变得紧致起来。成都一名男性环卫工人想喝杯冰饮,到饮料店中说"要杯最便宜的"。看看最便宜的也得六  相似文献   

4.
播种春天     
春天,是造物主赐给我们的一个包容,一个力量的包容。当我们需要补充生命动力时候,就到包容中去索取。触摸到她,先是感觉一丝暖意袭来,然后便是激动、亢奋与欢快。万象更新,春花始荣。她的神奇力量使陷入沉寂之中的灰蒙蒙的世界重新露出了绿色的生机。在她面前,寒冷、寂寞、灰暗、猥琐以及人们因之而产生的倦意被一扫而光,对春寒料峭的非议也在瞬间冰消雾释。人们看到了奔涌的暗流在一点点地曳动与分解着冰块,感觉到了性急的野草向土表窜动时的轻微喘息,听到了第一只幼蝉破壳而出时微弱的有如天簌的声响。春天无私地把力量赐给了最…  相似文献   

5.
论19世纪生物学主义的社会理论黎桦(一)19世纪自然科学──主要是生物学──的新发展为现代社会科学中系统思潮的形成提供了具有深刻影响的理论背景。科学史学家W.C.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科学的飞跃进步中,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和生命现象的兴趣转移“最有效地扩...  相似文献   

6.
我和佛教文化的困线还须从敦煌说起。我创作《敦煌组画》,最后一题是《人神之间》,我题了一首短诗:“我看到造种的人和人造的神,一个可怕的宇宙颠倒。但在虚妄之中,却分明有人类最崇高的忘情,最炽热的爱,最无私的奉献。曹滋润心田.净化灵魂,这;使万:教,也是艺术。宗教和艺术,互相依存,难解难分。这是我对敦煌艺术的总评价。我虽然和敦煌艺术打了半个世纪的交总.沮惭愧的是,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曾从佛>L村教设有过深入的研究,只是从艺术用了对敦煌做过一些粗浅的探索;自己作为一,卜两家,也临摹过一些敦煌画,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7.
任继愈先生是我的老师,从1946年秋季我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到2009年7月11日任先生辞世,在这六十多年的光阴中,他给了我许多教诲和指点,是我最敬重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傅先伟 《天风》2008,(12):2-2
2008,当人们热切喜盼奥运会在北京即将举行之时,自然界却让我们经历了极不平常的难事。年初,一场大雪让南方电网冰塌、交通冻瘫。幸亏举国上下奋力救灾.人心回暖。“冻伤”刚愈,谁知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汶川的大地震则撼动着整个亚洲板块。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贝聿铭祖籍苏州,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35年贝聿铭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留校当了两年助教,毅然弃教从商。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成功地登上了世界建筑领…  相似文献   

10.
树上的纸花     
从哈尔滨一直向北,向北,穿越茫茫的雪原,终于接近了中俄边境。 列车的车窗上,已经结满了厚厚的冰,但强烈的雪光反射,景物仍然能够透过玻璃和玻璃上的冰层,清晰地传递过来。  相似文献   

11.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幸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征服老板 5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泽肯铎夫经常带着贝聿铭飞往各国考察,这对贝聿铭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他有幸实地见识了世界名城的著名建筑,又从老板与各国房地产商人的接触…  相似文献   

12.
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除了神奇 的九寨沟,恐怕最令人神往的地方就是峨眉山了。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160公里处的峨眉县境内,主峰海拔3099米,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之分,从远处眺望峨眉,细而长,美而艳。 其实,我们所说的峨眉山,指的是大峨山,此山是邛崃山脉的余脉,介于大凉山与邛崃山之间,地质学上称为“峨眉断块带”,是座悬崖峭壁众多的断块山。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冰浸、…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从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到二十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美国从一个殖民地经济一跃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经济,又从1900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美国仍将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份遗嘱超过诺贝尔遗嘱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全世界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的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诺奖授给了物理、化学与医学领域公认最优秀的科学家,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量子物理的创始人普朗克到居里夫人等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5.
正瑞典的拉普兰地区每年10月进入冬季,一直要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开春,被称为"北欧最后的旷野"。最近,这里新开了一家浮在冰上的漂浮酒店——一座如鸟巢状的木屋,凝固在冰河之上,人们不禁为之惊叹。每年冬至前后,拉普兰地区的吕勒河会结上特别厚的冰。站在冰面上,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极夜,看到24小时不灭的星光。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可以追溯到一千几百年前,通过佛教的交流将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以鉴真和尚为首的中国历代高僧“为是法事,不惜身命”.漂洋过海.来到扶桑,带来了许多佛教经典,将完整的戒律和纯正的佛法传到日本。日本的学僧也屡到中国求法。其中最澄上人(767-822)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随智级禅师学习教法,归国后在比教山开创了日本天台宗。现在日本主要佛教宗派的创始人都曾在比乘山修习过,然后踏着最澄的足迹赴华求法,为日中佛教的友好交流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不仅给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民间教门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控制着千百万下层群众生活.时刻威胁着封建政权,而且延续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今一些邪教和黑社会组织.与它们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民间教门是民间神灵信仰的组织化和团体化,具有宗教性与叛逆性双重属性。根据民间教门历史演变轨迹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发生发展、活跃发展、繁盛发展、分化转折等四个历史阶段。教门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总体上演变为对抗民主与科学、阻挡社会进步的最顽固、最落后的腐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宗教观研究中国民间教门与教门文化.对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可从多方面获得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不信的范围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此种现象历史悠久而显著。例如,如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这样的古代哲学家就是不信神者,而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如霍尔巴哈和狄德罗则公然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即使在中世纪,也存在着怀疑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思想潮流。而且,在西方世界的文学作品中:在马克·吐温和阿普顿·辛克莱(UptonSinclair)的作品中,在雪莱、拜伦和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在萨特和屠格涅夫的著作中.也可以发现不信神的思想表达。⑤今天.从荷兰到新西兰,从加拿大到中国,从西班牙到南美洲.不信者比比皆是。⑥  相似文献   

20.
朱婉吟 《美与时代》2014,(8):123-123
印章艺术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印章篆刻完成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演变。21世纪初,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于艺术设计领域---DIY手刻橡皮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