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翔平 《心理学报》1991,24(3):77-83
本文对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对心理学发展所起的方法论作用进行了研究。文中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含义及方法论对心理学流派建立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追溯构造派与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和这一对立所体现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的尖锐冲突,作者概括和总结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陶宏斌  郭永玉 《心理学报》1997,30(3):312-317
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该文探讨了实证主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相结合的缘由,分析了实证主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密切关系,概括了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涵义,讨论了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方法论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周春美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11-14,21
实证主义方法论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与发展之根基,对心理学产生过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及其主要原则,分析了其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统一的负面影响,阐述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景观下的心理学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小章 《心理科学》1998,21(4):354-357,353
本文考察了论述心理学目前正面临的一深刻的变革,即从实证主义方法论以对支配地位的现代化心理学向强调理论和方法之多元性的后现代心理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象学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学中人文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象学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支持了意识的研究、内省方法的使用,并且为表象等内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象学的科学观是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观点,为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以非自然科学模式塑造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础;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截然对立,它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特色是整体描述、问题中心、非还原论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观察的科学还是解释的科学当代西方心理学有两大对立的方法论基础:一为实证主义,影响了铁钦纳的构造派和新老行为主义;一为现象学,影响了哥式塔和人本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处在这一对立之外,构成了西方心理学方法的“第三势力”。实证主义是精神分析的天敌,对精神分析科学性的怀疑和诘难大都出自实证主义者之口。尤其在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传统中,实证主义科学观是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主体。受这一影响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物理学当作理想科学。设想,如果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它一定能说明和预测某些可观察的现象,其概念一定能操作或实验验证。在以经验观察为参照尺度时,他们发现,精神分析不能满足这一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问题是影响我国心理学全局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内涵、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3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学界20余年有关实证主义的课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概括,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谈了作者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本文主要结合教育心理学重要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结合其主要的理论,阐述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意识之谜"的破解道路上,科学心理学站在严格的实证主义立场上,力求摆脱对意识模糊、抽象特征的理解传统的束缚而转向对精确化、操作化的追求.社会建构主义意识观在批判和反思科学主义心理学意识研究的过程中,表现出新的意识本体论、科学观、和方法论,但也披露出主观建构论、相对主义和导致意识心理学"新分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舒跃育  石莹波  袁彦 《心理学报》2019,51(9):1068-1078
在学科的主流叙事中, “科学性”被视为心理学的基本特征。长久以来,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心理学提供了学科精神内涵。具体而言, “操作性定义”和“证伪标准”成为了心理学“科学性”甚至知识的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可心理学的这个方法论基础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并非所有的科学概念都可以给予操作性定义; 其次, 全称存在命题和统计规律无法经验证实和证伪; 其三, 共有的自然科学方法不足以体现心理学的独特价值。因此, 来自于成熟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并不足以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奠基, 心理学背后的本体论承诺对本学科的方法选取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只有本体论承诺才能为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供逻辑起点。重新反思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基础, 对于解决学科分裂危机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 1 980~ 1 998年间 6种“核心”心理学期刊所发表论文题目的关键词、参考文献引用杂志的分析 ,对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四种心理学流派在中国的发展做了研究 ,得出以下结果 :(1 )认知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 ,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略有增加 ;(2 )四学派在中国受重视的程度依次为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3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极少。  相似文献   

12.
姜永志 《心理科学》2013,36(2):496-500
摘要 辩证心理学和交互行为心理学是近年对心理学理论建设和方法论改革影响较大的心理学取向,它们可以共同归纳到心理学的情境交互作用理论体系之下。情境交互作用理论体系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意识、行为和心理机制的单一维度,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机体与情境交互作用中的意义。文章对辩证心理学和交互行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假设进行了详细阐释。最后对情境作用理论体系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说明,可以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到重构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轨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着重于对主流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的揭露与批判;从80年代起,女性主义心理学将重点转向对心理学学科基础假设的挑战,试图重构心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国外本土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指出本土心理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多元文化的理念,其直接的推动力是来自于心理学内部对严格的行为主义的局限的批判和对具有文化契合性的心理学的倡导以及心理学应用方面的需要;其次,阐明了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涵义上的区别和本土心理学4种主要研究模式;最后,对本土心理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揭示儿童的智慧发展规律,一直是心理学孜孜不懈地追求。在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研究的早期和中期,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尽管皮亚杰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更加关注认知结构在认知中的主导作用,但他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一反应”(S—R)的单向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6.
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质化研究开始复兴.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范式".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思潮、应用实践的需要都促进了心理学家重新接纳质化方法.质化方法的特征是:(1)追寻意义;(2)情境敏感性;(3)主位研究策略;(4)整体描述策略.在怎样看待质化研究方面,心理学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人格障碍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现象,近年来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突破传统的实证主义的瓶颈,人格障碍研究引入了现象学取径。人格障碍现象学研究表现出异于人格障碍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特征。在人格研究的历史上,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都从现象学视角对人格障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现象学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种方法论视角优势明显,给予我们许多研究和临床启示,但也存在诸多局限,未来需要探索多种研究视角并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2002,25(4):466-467,471
在心理学中,定量研究指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借助数学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众所周知,量化是心理学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自冯特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之后,100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以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验证性作为科学研究的标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定量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艺术和知识运动,浪漫主义回归心理学,是对当今心理学界过于强调实证主义的回应,它主张将人的生活世界作为主题,关注人的生存和意义。强调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试图突破和超越实证主义心理学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20.
原军超 《法音》2012,(12):38-42
美国肯·威尔伯是当代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 他的意识理论对超个人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其甚至被称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而整合心理学的提出则在更大范围的汲取了东西方的心理学、哲学和宗教的理论成果, 形成一套层次分明互相交涉的统一体系。人本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超个人心理学则被称为继人本心理学之后的 "第四种力量"[1]。肯·威尔伯的工作主要以创造一个以心理学、神秘主义、现代主义、经验科学、系统论连贯为整体的"意识的完整理论"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