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领导干部荣辱观的核心内涵.领导干部荣辱观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试金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思想前提.要实现领导干部荣辱观的社会价值,既要确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在荣辱观问题上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也要强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我们国家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和…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一个时代、一个历史时期的伦理精神同样体现在那个时代、那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道德观念之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新的历史性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有力的道德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培育。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和谐发展上。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落实起来关键是人,关键在人。和谐社会是由具有和谐人格、健全精神的人来建设和实现的。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内容中,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和谐社会为视角建设和谐文化,重在突出"和谐"二字.实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功能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宗教的和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时期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其核心是探讨新时期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宗教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认识论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出现了又一次伟大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昭示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逻辑严密而又动态发展的有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都不断丰富着这一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论的创新推动着实践的创新。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是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上又一次重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执政观念上的一次重要转变和重新认识。是在血与火的磨砺、风和雨的洗炼中最终追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指导方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平常我们讲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因而它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因此,对我们道教徒来说,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海坤 《学海》2006,10(4):9-15
保障农民权利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目标的关键,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条款内容的自然延伸。文章对我国农民权利保障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农民权利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思想的表现,最终要正确处理与协调好各种不同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相互利益,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作为传统文化的宗教,历来是社…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就要掌握和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社会主义有机体的质归根结底,是由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的。社会主义有机体的质具有系统性、多层次性、多方面性的特点。它表现了事物的统一性、完整性和相对  相似文献   

16.
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提出,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演进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个深刻转变。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丰富了人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学术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倾向,过于强调人类思想史上的和谐理论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和谐理论的重要性,过于强调和谐理论超越一切时空的所谓普世情怀,等等。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妨碍…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党和政府沉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走过了春华秋实的一年。成绩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奋进。我国宗教界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分享到社会和谐的美好与喜悦,呈现出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祥和局面。实现社会和谐,共享世界和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宽广之胸怀、深远之睿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的功绩,在于对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和系统阐述,实现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肯定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郑重地确定它为长期指导我们思想和工作的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反邪教协会的全体同志们: 欣悉贵会在北京隆重集会,纪念贵会成立五周年,同时召开2005年学术年会,主题为“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值此群英荟萃,共襄盛举之际,中国无神论学会向您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而防范抵御邪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五年来,贵会在这一特殊的战线上,架起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桥梁,为清除社会毒瘤,抚慰受害者心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此,中国无神论学会特向战斗在同一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整个社会将持续快速发展。在大规模的社会转型时期,防范与治理邪教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作。本会愿与贵会携手并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精诚合作,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