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姜生在中国伦理学说史上,道教伦理对儒家伦理在操作性、稳定性和社会行为控制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弥补功能;这种弥补既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研究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可以为我们考虑宗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及现代伦理危机等问题提供有...  相似文献   

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3.
出世与入世之间——论道教伦理之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伦理思想和道德学说既是宗教神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宗教修行实践的指导,是宗教信徒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因此宗教伦理思想比起宗教的其他神学理论,在教徒中有着更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对教徒的精神和社会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道教伦理是以道教信仰为基础的人伦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道教以其“仙道贵生”的生命伦理、“尊道贵德”的社会伦理、“敬神感通”的神学伦理以及“道法自然”与“知和曰常”的生态伦理,涵盖了人与个体(自我)生命、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等多重道德关系,以其特有的方式,传递着社会系统的思…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教经典和通俗文学作品为依据研究和总结了明清时期道教在伦理观念方面的新特征以及这一时期道教在宗教伦理的传播方面的新局面。同时,文章也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宗教背景分析了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各大宗教来说,如何在信仰框架内确定商业的伦理正当性,始终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道教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中国式答案。本文以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移居各地的赣民的净明道为个案,探讨中国道教对商业的伦理讨论及其实际影响等。本文认为,净明忠孝道以"忠孝"为核心的"净明八宝"宗教伦理,在江西移民社会中发挥着强大的凝聚作用。江右商人将净明道忠孝伦理的宗教神圣性与经济实践的社会世俗性紧密结合起来,在神圣信仰力量的感召下,建立起江西万寿宫这种地缘性的社会组织,并借以有效敦睦和谐江西移民群体,传承发扬净明道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橘朴的道教研究有两个特点:社会立场与内在视角。社会立场针对的是精英立场,内在视角针对的是西方视角。橘朴提出了“通俗道教”概念,开辟了日本道教研究的新路径,那就是从民众出发、从本土出发,重新理解道教,运用道教资源改造社会。通俗道教概念具有丰富的启示性,它提示我们宗教问题的本质是群众问题,活用中国本土资源,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修正现代国际关系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姜生本文从承负报应论和身神说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道教的伦理神学结构及其社会功能,从而揭示了道教伦理结构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文章认为,道教的神学结构实质上乃是伦理思想的载体,它使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宗教神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公元五世纪初产生的几部有代表性的上清派道教经典中,似乎可以找到对于理解道教的形成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东西。其中,《真诰》无疑是最重要的。《真诰》仙真世界的营构有其内在的理路与法则,这就是,它表现出基于宗教的视域统摄自然、人文及历史的努力。这在中国文化史上乃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其根本含义是,在伦理性人文诠释系统遭受严重危机之际试图确立一新的人文诠释系统也即宗教性人文诠释系统。这一人文型态的迁化是与道学向道教的演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道教的成立也就是主流文化由单一的伦理型向伦理与宗教二元型的嬗变过…  相似文献   

9.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10.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生命伦理的形成与生存环境的危机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在道教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关系。保持自身形体的完整与健康 ,这不仅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而且是天道流转人间的必然体现。道教生命伦理有自己的思想特点 :“劝善成仙”精神奠定了道教生命伦理的主调 ;神明监督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强化手段 ;在道教劝善成仙与神明监督的生命伦理中还有配套的符号示范。道教生命伦理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 ,强调行善去恶对于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注重药物治疗 ,这种内心道德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思想为现代生命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道教生命伦理建立了修道的整体性原则 ,把个人的身心健康置于宏观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 ,这为当今人类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道教生命伦理 ,强调阴阳协调 ,和合美善 ,这对于维持社会人口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言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功效。道教生命伦理以“自然无为”作为道德实践的基本理路 ,这对于维护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而言具有深刻的道德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挖掘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和基本方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道教史的基础上,就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科学方法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认为开展中国道教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综合分析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道德与宗教关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上道德宗教化的历史根源,论证了在现代社会道德对宗教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肯定了宗教在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与伦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一、“道教中国化”的概念及其内涵考察近年道教界与学界对道教中国化的理解与实践探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对“道教中国化”的认知是逐步深入的,呈现多元化理解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与界定:一是强调“当代化”,即道教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相结合,使道教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的“道教当代化”理论——宗教政治纬度;二是立足“现代化”,致力于运用现代知识体系推进道教组织管理规范化与形象重塑,引导道教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现代化”理论——宗教现代化维度;  相似文献   

15.
<正> 以儒佛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究竟能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讨论的问题。一般说来,儒家的伦理学说,在调谐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中,尤其在现代家庭生活中,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道教则在养生学、医学方面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儒家与道教的现代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至于佛教,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现代生活中它只对佛教信徒才有意义,以此它的价值不带有普遍意义。然而佛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以其所具有的融合性、阐释性、实践性,道教善书在当代伦理重建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为在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寻求建构普世伦理,并将其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家道教之德性义就人而言,指人先天内禀的本真品质;就社会层面而言,指社会共同体符合道家无为—公平理念而具有的制度德性。六朝道教伦理思想虽具有一般宗教伦理的形式,但性质上却并非神圣命令伦理,而是一种特殊的德性伦理学说,并有其宗教超越性向度。如老子之慈爱观至《度人经》传世时,便转为神学德性。与斯多葛学派类似,六朝道教亦以德性为真正的幸福。就德性与政治、教育的关系而言,六朝时期,道教与玄学道家呼应,主张无为—公平的制度德性,批判通过强制性的教化手段塑造百姓德性,强调自然本真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手段应当遵守的伦理法则。  相似文献   

18.
道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概览刘仲宇道教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对道教文化的各个侧面稍作巡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儒学及佛教一起合称三教。其中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哲学学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道教和佛教才是宗教。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道教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池田大作说 ,宗教既直接在教义中阐述伦理规范 ,又以教义为依据 ,间接地制定了各种伦理规范 ,“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社会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第 4 14页 )。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主要体现为宗教的道德作用和伦理意义。正因为这样 ,宗教伦理已成为宗教界与伦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 ,在它的形成与发展中 ,佛教伦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986年出版的两部《中国伦理思想史》,已关注到佛教伦理在中国伦理上的地位与作用。近几年大陆和台湾出版的如…  相似文献   

20.
<正>道教将慈愛作为其教理教义的核心内容,以及戒律的伦理规范,大力倡行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伦理、艺术、风俗乃至政治与社会均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道教将慈愛作为其教理教义的核心内容,以及戒律的伦理规范,大力倡行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伦理、艺术、风俗乃至政治与社会均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