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洪(283~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医学家。在道教历史上,葛洪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对后代影响很大。关于养生的论述,主要收存于《抱朴子内篇》(这是他最重要的道教著作),另外还散见于《抱朴子养生论》、《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2.
余植 《中国道教》2009,(2):14-17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属今江苏省)人,是两晋之交著名的道教学者、神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出生江南士宦豪族.他学识渊博,儒道兼治,为两晋少见的"博闻深洽"[1]①之士,一生著述甚多,现存的主要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和<肘后备急方>等.  相似文献   

3.
无知与奸诈     
晋代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约公元284—364年)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儒家和道家,著有《抱朴子外篇》、《抱朴子内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隐逸传》、《集异》等书。受其生活年代的文化背景及现实的影响,葛洪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炼丹家,然而其对封建迷信的危害却有一定的认识,并力图破除一些迷信现象。今读到其中两则故事,遂生联想,乃作札记。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通过梳理《抱朴子外篇.用刑》所展现的"刑治"思想,来对葛洪的思想体系概貌作一全面的把握。葛洪将刑罚视为"国之神器",对刑罚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作了充分论证。葛洪的刑治思想是秦汉黄老道家涵容法家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也是其自身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把握道教的社会政治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抱朴子内篇》卷二《论仙》一文,阐述葛洪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继承,运用与发展。重点在探讨葛洪逻辑思想之来源以及其在《论仙》一文中的运用。庄朝兰,福建平和县人,1975年生,厦门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前此曾论述葛洪神仙思想的现代意义,①此再论想谈其历史意义。葛洪的神仙论在道教神仙这个核心信仰方面,有重要的历史和理论意义。主要讨论神仙问题的《抱朴子内篇》,对其以前的神仙思想,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并有一  相似文献   

7.
葛洪是东晋时期一位卓有建树的道教神学理论家,所著《抱朴子》一书,由《内篇》二十卷和《外篇》五十卷组成,是晋以前道教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一部恢弘巨制。学者们对于葛洪道教思想的研究多着重于《内篇》。依葛洪自叙:"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  相似文献   

8.
葛洪与中国道教目录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道教目录学是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对葛洪的道教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葛洪是中国道教目录学的创始者 ,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中的《遐览》篇则是中国道教目录学史上的第一部道教目录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道教出于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和“无量度人”的需要,不断探索各种养生延命的方术,其间便与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说:“十道九医”,这些兼医的道士,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中药学角度来看,历史上有三位名道,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对本草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和化学等各门学科都作出了具里程碑式的贡献。他们是:葛洪、陶弘景和孙思。葛洪(261—341),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其对于中药学的贡献主要有二:其一、…  相似文献   

10.
<抱朴子·诘鲍篇>出自<抱朴子>外篇,是晋代道教学者葛洪的学术著作.抱朴子是葛洪的自称,并以此名书.而鲍敬言其人不详,根据他与葛洪的辩论来推测,应与葛洪是同时代的人,也就是两晋时期的思想家.他的生平、著作均不可考,曾著有<无君论>,而今仅见于<抱朴子·诘鲍>中.所以<诘鲍篇>就成为了解鲍敬言思想的重要资料.那么,鲍敬言的无君思想具体内容如何,他和葛洪的辩论是怎样展开,二者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何处,从中如何窥见二人的学术旨趣,以及二人辩论的历史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庄道家是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道教学者葛洪总体上对老庄持维护态度,但也在生命观和政治观上对老庄提出了批评。通过认真辨析《抱朴子》中"道家"和"黄老"的内涵,以及葛洪对老庄道家的态度,可以看到葛洪的道教仙学既批判地继承了黄老之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黄老之学,这是葛洪道教仙学的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冲虚古观地处罗浮山南麓,道教称第七洞天(朱明辉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仙人华子期治之)。创建人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晋武帝大康四年(公元二八三),晋时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从郑隐学道,得其丹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著《抱朴子·内篇》,整理炼丹方术,发展外丹理论,以达长生久视之愿。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三二七)到广州访邓岳,邓曰,罗浮  相似文献   

13.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杰出的道教学者,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附近)。博学多才,著述约八十余种,在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地理、经学、兵学、炼丹、炼纲、铸刀剑等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显著成就,其中以本草学,医学的贡献最大。医著《效验方》五卷,现已亡佚,今仅就《正统道藏·正乙部》署名为《葛仙翁肘后备急方》者,其中有陶弘景另一医著即《补阙肘后百一方》之残存部份,本文即就此资料(散见其它医学医著者未计),探讨其医学成就,分析其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 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亦简称《内篇》)为当时的神仙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葛洪集宗教家和古代科学家于一身,是一个理性主义的有神论者,在《内篇》中形成了自己的道教哲学体系。下面,我们对葛洪的哲学思想,略作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天柱山 ,又名天竺山 ,在陕西山阳县城东南约 40公里处 ,距西安约 2 40公里 ,是道教和佛教活动历史悠久的名山。清代中叶纂修的山阳地方志书中记述 ,从唐朝贞观初年到清朝顺治年间 ,慧圆、化藏、大机、无边、超古等佛教高僧均在天柱山一带弘扬佛法 ,天竺山之得名显然与此有关。道教在天柱山一带的活动 ,更是源远流长 ,本文主要记述以天柱山为中心的山阳地区道教的历史与现状。据清嘉庆元年刊本《山阳县志》记载 ,早在东晋时代 ,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即在本县境内的馒头山隐居修道。葛洪 ,字稚川 ,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 (今江苏境内 )人…  相似文献   

16.
葛洪自然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洪是魏晋神仙道教形成的关键人物 ,对历史上及当时流传的仙道、仙术作了系统而富有创造性的阐述 ,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神仙道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关葛洪思想与成就 ,学术界已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但对其自然观则还没有系统的论说。他的自然观 ,不仅是其神仙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是他炼丹修养的指导纲领。本文拟就此作一番初步探讨。一、自然的本原 :玄、道、一葛洪自然观最重要的概念是“玄”“道”“一”。葛洪认为“玄”是自然的本原 ,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其《抱朴子内篇·畅玄》云 :“玄者 ,自然之始祖 ,万殊之大宗…  相似文献   

17.
试析葛洪《遐览》的道教书目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洪是中国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 ,《抱朴子内篇》为其代表作 ;该书以篇为卷 ,且各卷之论述又相对独立完整 ,《遐览》为其卷之 1 9。本文对《遐览》的书目特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作者认为 ,《遐览》是中国道教目录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道经目录。  相似文献   

18.
葛洪《抱扑子外篇》卷五之《君道》,以儒家思想为主线,论述了"君臣"治国执政之道。葛洪的"君道"治政思想具有独特见解和系统观点,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是儒道治政思想和理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禁咒术是道教中最具特色的道术之一。禁咒术本是秦汉方术的一种,经过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理论化,提出了"气禁"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影响非常深远,是后世认识和看待禁咒术的主流思想,使禁咒术具有了合理性。本文讨论的核心就是葛洪"气禁"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他如何将禁咒术置于道教的知识体系中,即如何在成仙的目标下使禁咒术成为道教理论的一部分。郭鸿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谈《遐览篇》的道书数目——兼谈错误估计和错误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录学上称最早的道教经书目录,是刘宋陆修静(406—477)于明帝太始七年(471)因敕上的《三洞经书目录》。其载道教经书并药方、符图等1990卷。事实上在这之前已有道书目录,这就是东晋葛洪(284—364)的《抱朴子·遐览篇》。但《遐览篇》所载道书究竟是多少?以往诸家说法不一,也都有错误。如方维甸在《校刊抱朴子内篇序》中说282种,侯外庐等同此说;范寿康在《中国哲学史通论》中说291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