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学技术异化是造成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医学技术异化的主要表现,即医学技术主体化、医学技术功利化、医学技术数字与标准化、医患关系物化等现象,探析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发现其实质在于资本的运行逻辑,追求利润收益使然,而对技术的非理性使用也会导致医学技术异化。建议通过建立正确人生观和技术观、完善相关医疗法律制度、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等途径来消解技术异化,以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论述了其哲学根源--现代医学的异化.在界定医学异化的概念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医学异化对医学和医患关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解医学异化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即坚持医学研究"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预防医生人格的进一步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医疗原则;切实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3.
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自医学走向了以还原和分科的方法研究医学的技术路径后,医务人员便以寻求技术手段解决人类疾病,现代医学发展中人文困境愈加凸显。通过从医学理念碎片化、医学技术异化、医患关系物质化探讨引发现代医学技术与人文分离的困境,剖析由医学技术主体化的演进、资本全面渗入医学、技术与资本结合和医生角色的多元化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人文分离的原因,提出通过立足整体医学观、转变技术至上思想观念、医学技术融入人文精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回归医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医患沟通学”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涉及观念、国情、法制、政策、制度、医疗方式等。构建“医患沟通学”有重要的意义:医患迫切需要恢复和谐信任关系;新型医学模式变革、医学人才的培养及医学发展等更需要搭建“医患沟通”新的研究平台,并完善其理论。医患沟通实践与研究的过程,就是临床教师、医务卫生人员提高医学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载体,在人类的健康发展上起到重大作用。但是,现代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技术异化的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低效率、医患关系低信任、医学人文丧失等。系统研究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了现代医学技术主体化、资本化、权力化及机械化的现实表现,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层面上探析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产生的哲学根源,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找到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消解路径,对过度医疗的解决、医患关系的改善以及和谐有序的就医大环境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涉及观念、国情、法制、政策、制度、医疗方式等.构建"医患沟通学"有重要的意义:医患迫切需要恢复和谐信任关系;新型医学模式变革、医学人才的培养及医学发展等更需要搭建"医患沟通"新的研究平台,并完善其理论.医患沟通实践与研究的过程,就是临床教师、医务卫生人员提高医学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人文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发展,医学与人文由起初的相伴相生发展到现在的针锋相对。医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立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物质主义社会思潮、科学万能论、医学过度专科化、极端学术思想、淡化人文教育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对立冲突的现状严重破坏了医患关系,导致医患冲突频发,不利于医学与人文长期发展。为了化解医学与人文的冲突,早日实现二者的融合,应着重做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倡导正确学术思想、寻找学科结合点、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医学伦理学范式下,医疗决策的核心与关键在其道德正当性。具有道德正当性的医疗决策即使不能将道德陌生人性的医患关系升华为道德朋友,也不会将其恶化为道德敌人。在防止医患关系被异化为道德敌人的价值上,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公平和尊重原则优于有利和不伤害原则。对于促成道德朋友而言,医生的人文医疗决策能力要比科学决策能力更重要。只有不伤害或能增进医患信任的医疗决策才是好的和具有道德正当性的医疗决策。医务人员的人文能力是决定医患关系和谐与否的关键所在。为防止医患关系恶化为道德敌人应该建立医生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9.
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当前医疗活动中由于缺乏人文关怀、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以及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现阶段医疗投诉以及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投诉和纠纷内容多样且性质趋于严重复杂。在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时,适时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关爱,重视病人心理需求,采取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医疗活动,有助于在现代医学模式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舒适化医疗"的概念、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对"舒适化医疗"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无痛技术的认识,缓解对就医的恐惧心理,推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对我国"舒适化医疗"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进行讨论,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并对以后的发展道路进行展望,有利于患者对"舒适化医疗"的正确认识,也有利于提高麻醉医生的自身责任感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引导"舒适化医疗"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医疗活动中由于缺乏人文关怀、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以及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现阶段医疗投诉以及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投诉和纠纷内容多样且性质趋于严重复杂.在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时,适时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关爱,重视病人心理需求,采取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医疗活动,有助于在现代医学模式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意识和建立人文医疗的服务理念,促进医学伦理和医事法律建设的进程,对医疗活动中如何理解和落实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在如何调节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矛盾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体现医德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对于人文医疗与医患和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医学人文、温情陪伴,是实现良好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叙事医学使医学人文教育方法论进一步优化、完善,成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自然结合的润滑剂,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建良好医患关系搭建了理解、同情、陪伴、互信的桥梁,从而实现和谐、创新、精准、共赢的医疗效果。在医疗实践中学会用叙事医学的视角、平行病例的笔墨,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自信、提高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培养新形势下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医学的真正目的即人性化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意识和建立人文医疗的服务理念,促进医学伦理和医事法律建设的进程,对医疗活动中如何理解和落实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在如何调节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矛盾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不仅体现医德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对于人文医疗与医患和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消费时代医患关系的现状重提医学人文价值凸显的话题,将对诊断与治疗两个环节剖析了医学人文在医疗生活中的切入点,价值内涵与现实冲突。深入分析了医学人文旨归与科学建构之间的差异、冲突、并为医学人文走向医学、医疗、医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主体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医患协商新医患关系模式下,医师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是否与之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医科研究生除了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培养高尚的医德、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可以说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而医学和人文是医生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当前的医学无论是从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医患诚信的丧失,还是从紧张的医患关系来看,医学人文观念已经变得日益淡薄,同时医疗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医学人文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医学回归人文,如何强化医疗服务的人文性,不仅是患者及社会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可以说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而医学和人文是医生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当前的医学无论是从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医患诚信的丧失,还是从紧张的医患关系来看,医学人文观念已经变得日益淡薄,同时医疗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医学人文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医学回归人文,如何强化医疗服务的人文性,不仅是患者及社会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一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制社会强调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强调现代医学的法制环境主要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合法行医,和谐医患关系和防止医学科学技术的异化造成伦理和社会危机.法制医学对医务人员的责任要求包括:强制责任(救治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诉讼的举证责任和医疗免责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建构和谐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配合将于2009年举行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新医学模式提出、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召开、《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10月31日下午至11月1日,“医学人文走向临床学术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