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更是无时无刻地涌入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繁多的信息当中,我们会选择相信哪些信息,又会怀疑哪些信息呢?幼儿又会怎么选择呢?幼儿期是个体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期。相对于成年人,幼儿缺少与世界相关的认识体系,他们获取知识的来源,除了自身探索观察,更多地还是依靠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从他人的言语中(外界环境的提供的信息)获取间接的知识,从而不断构建、完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特别是我们江浙一带,经济相对发达,许多人都过着名车洋房、山珍海味的日子。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色身在尽情享受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得到的快乐却是不对等的呢?空虚、不满、烦躁、郁闷等等的负面情绪为什么总是如影随形呢?那我们再来看那些日中一餐、树下一休的苦行圣者,我们可能会想象他们一日一餐的营养不够或者处于饥饿当中;风吹日晒或者是荒野露宿……想象着这一切是何等的苦。但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内心的宁静和法悦是怎么样的一种境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立足点并不在于一般性的困难事件,也不在于进行抗挫教育,而把落脚点定在年幼时期的心理创伤,这是因为那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无法控制的,当时我们年龄比较小,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事情却的确发生并影响了我们。那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每年复活期第四主日为圣召主日。现今,那些人会当神父呢?目前英国威斯敏斯特总教区男修生年龄介乎廿三至四十六岁,他们当中有的士司机、酒吧侍应、律师。总教区一些神父分享了他们的圣召道路。很多神父曾担任教职。麦克纳神父便有十五年教授社会学的经验,他三十八岁时加入修会。他说,由于他曾当教师,加上阅历较多,所以比年青神父有自信和不易受骗。近年,有不少会计师加入司铎的计列。奥穷则神父在计六步加入修统,他至会仍然根回味当实习会计师的日子。_去年a军择的利纳内种更自幼生志当神父,但他做了五年的建筑测重员司加入修会…  相似文献   

5.
在公司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员工的工作技能很高,但却常常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最终影响了职务提升。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晋升呢?  相似文献   

6.
尽管那些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少次仿惶、多少次失误、多少次教训才获得的,我们依旧不会对孩子们讲,我们不好意思开口,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更不清楚孩子们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躲避这个“性”话题。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四处出击,八方探求,去寻找那个讳莫如深的“性”。  相似文献   

7.
成功指南     
成功人士是怎样思维的呢?是什么在驱动他们呢?为了找出答案,我采访了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中有: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写出畅销书的作家等。下面就是他们提出的成功的关键。承担责任在社会中,许多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指责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成功,阻止了他向前;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拒绝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他们知道当你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你成功时,你实际上是在贬低你的力量。你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我们来看看莱斯·布朗的例子吧!他一出生…  相似文献   

8.
圣神降临     
五旬节日一到,众人都聚集一处。忽然,从天上来了一阵响声,好像暴风刮来,充满了他们所在的全座房屋。有些散开好像火的舌头,停留在他们每人头上,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那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从天下各国来的虔诚的犹太人。这声音一响,就聚来了许多人。都仓皇失措,因为人人都听见他们说自己的方言。他们惊讶奇怪地说:“看,这些说话的不都是加里肋亚人吗?怎么我们每个听见他们说我们出生地的方言呢?我们中有帕提雅人、玛待人、厄蓝人和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犹太及卡帕多细雅、本都并亚细亚、夫…  相似文献   

9.
尽管那些知识是我们经过多少次仿惶、多少次失误、多少次教训才获得的,我们依旧不会对孩子们讲,我们不好意思开口,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更不清楚孩子们是否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于是我们躲避这个“性”话题。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会四处出击,八方探求,去寻找那个讳莫如深的“性”。  相似文献   

10.
教牧人员承担着上帝给他们的特有使命,在牧养教会、管理堂点、传扬福音的事工上忙碌。然而他们也是人,也会软弱叹息、灰心失望,也有疲乏困顿、沮丧无力之时。那么,谁来牧养这些牧者呢?谁来关心他们的健康呢?本期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阴谋论"是一种方便使用、包罗万象的反衬性说法。所以,本文实际上并不旨在探讨幻觉和谎言等"阴谋论"命题内容,也不想以一种安全舒适的知识框架来思考那些描述、解释和安排世界事件的方式,那些应对偶然事件和生存烦扰的方式,以及那些无中生有,任意发挥的方式,并将它们归结为无理、疯狂、幼稚和愚蠢。作者着重探讨了实施辩术(广义的)与阴谋策划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虽普遍存在,却很少有人探究。作者引入三个社会群体,即耶稣会士、犹太人和共济会成员。对他们而言,上述联系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
后世存在有证据吗?我们能否与亡者进行沟通?他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的形式呢?是“脱离肉体的灵魂”或是“无实体的精神”?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事关信仰永生和强烈的对不朽的渴望。科学能否调查和揭示那些基于有神论信仰者利益的声明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在尽其所能来回应这些声称时要面对不仅仅是宗教学家们所倡导的灵魂不朽和天堂许诺等内容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还要迎接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艰巨的挑战,媒体不断追求轰动效应,庞大的公众群体迷恋于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后世存在有证据吗?我们能否与亡者进行沟通?他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的形式呢?是“脱离肉体的灵魂”或是“无实体的精神”?这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事关信仰永生和强烈的对不朽的渴望。科学能否调查和揭示那些基于有神论信仰者利益的声明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在尽其所能来回应这些声称时要面对不仅仅是宗教学家们所倡导的灵魂不朽和天堂许诺等内容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还要迎接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艰巨的挑战,媒体不断追求轰动效应.庞大的公众群体迷恋于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旬期(即封斋期)的开始一圣灰礼仪,是从3月1日开始。为了履行四旬期真诚悔改皈依的精神,教友必须各自选择其它适当的克已方式,或履行一些爱德善工。这与我们生命的逾越有何关系呢?或说四旬期是什么?有何意义?让我们从圣经、圣传与教会训导中去领悟、默想,从而使我们善度四旬期。  相似文献   

15.
死人与洗礼     
陈志华 《天风》2016,(9):13-13
《哥林多前书》15章可以被称为“复活的篇章”,使徒保罗用了全章的篇幅,从不同角度力证复活的真实可信,让信徒明白复活的教义不但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更是基督徒永恒盼望的基石。在论述的过程中,保罗提到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来证明复活:“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相似文献   

16.
怨言要不得     
喋喋不休的怨言让人感慨和无奈,那些目光短浅的不负责的窃窃私议,对已对人都不利。抱怨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在圣史上,所有的怨言都站不住脚,都只能证明窃窃私议者的幼稚和偏情私欲。以色列人从仓林启程,来到厄林和西奈之间的欣旷野时,就因为食物的缺乏而抱怨梅瑟和亚郎。其实一路上他们就没停止抱怨。尽管上主始终驾着云头在队伍前面引领他们,保护他们不受侵袭,如此无怨而悔地为他们为他们工作,以色列人还是不停地理怨。当队伍进到上主踢给的阿摩黎人的山地,梅瑟由十二支派各选一人侦探那地方,并得回报说,“上主我们的天主踢给我…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5,(3)
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圣谛佛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使很多人模糊困惑。人们常问:佛教是哲学呢?宗教呢?或是一个生活方式?简单地说:佛教既广大且精深,再巧妙也不能归纳于一狭窄的范畴。当然,佛法包括哲学、宗教或生活方式,可是佛法确又不是限囿于以上范畴之内。以某些...  相似文献   

18.
等待的美丽     
父母房间里书桌下面的那个抽屉,从来没见到他们打开过,小时候我问是什么?他们总是笑笑而应付过去。后来搬家了,见那个抽屉依然紧锁着,便打趣说,是不是藏着黄金首饰之类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9.
佛教青年居士问卷调查报告妙音智明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对佛法发生兴趣,在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经过各自不同的从兴趣到信仰的转变过程,从而出现了青年学佛群体现象。他们由何因缘信佛学佛?他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修学佛法的意义?他们在学佛中所关注和面临...  相似文献   

20.
余思韵 《大众心理学》2023,(3):38-39+35
<正>歌曲可以借助歌词向听众传递语义信息,而没有歌词的纯器乐音乐能否单凭音响本身让听众了解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呢?音乐家、理论家经常利用音乐的叙事性——通过不同的旋律、乐器、演奏方法等对故事或事件进行描绘,进而对作品进行阐述或分析。那么,这种叙事性是来自听众心智漫游时的随机事物串联还是由器乐音乐音响而触发的特定想象呢?这种想象是普遍存在的吗?它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