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忍让是英雄     
小时候,孱弱多病,家人总是嘱咐我:“别人骂你,你就走;别人打你,你就跑,你是斗不过别人的。”长大了,第一次出远门去上大学,年迈的祖母咳嗽着一个劲地交待:“有句古话,叫做‘忍让是英雄’,你一定要记者啊!”当时我心里还真是不  相似文献   

2.
我厂考勤制度上有条规定:凡不请假或请假未准擅自离厂的职工,停工期间均按旷工处理。有天,青工小张对组长讲:“我正忙着安排结婚的一些事情,今天再请假一天。”组长对小张有点不满意,随口说了句:“你最近请假太多了,下次不可以。”小张听后一声不响,转身就走了。过了一会,考勤的同志看到工作岗位上没有小张,  相似文献   

3.
平凡之路     
邢铁夫 《天风》2018,(11):17-18
前些年,歌手朴树的一首《平凡之路》深深打动人心。里面有这么几句歌词:“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你被给过什么;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你被夺走什么;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会错过什么;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这几句歌词给我的内心带来很深的触动。  相似文献   

4.
黎敏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那些正在或即将选择终身伴侣的青年同志们是有现实意义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诗人歌德也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几句都是说的一个道理:爱情既是青年男女的必然要求,又是青年男女的正当权利。青年男女要获得理想的爱情,要找到终身的伴侣,自然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爱的逻辑     
爱的逻辑常常不合逻辑,它总是拿规范意义上的逻辑开涮。例如,规范意义上的“打”与“骂”总是恶煞煞的.可民间却偏偏有一句描写爱情的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自然,仅此一句,也就道出了爱的逻辑的博大精深.那么.爱的逻辑何样?爱的逻辑玄奥无比:冬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冷!夏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热!“把你架在火上烤三分钟,您会觉得象烤了三年,可让你在心上人旁边坐三年,你会觉得才坐了三分钟!”爱的逻辑喜欢“自相矛盾”:陪你逛街的那个女孩子其实早就累了,可她却偏偏笑眯眯地问:“你累了吗?”爱你的…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7.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8.
婚恋新观察     
恋爱失意和得意时均容易坠入爱河。“一见钟情”并不是恋爱,而是爱慕。换言之,是异性特别情感的萌芽,能不能发展成为恋人还是一个未知数。当然,也有一见面就成为牵手的,但这必须见面前双方都有所了解,滥情、偷情或艺术作品例外。现实生活中,绝对不考虑条件的爱情我至今未见过。爱情越来越不管年龄。我这里还不主要指“如花少女傍大款”或“  相似文献   

9.
有句谚语说得挺棒:只要有好心情,就不怕没有爱情! 为什么?因为爱情其实也是一种心情,其中的甜美者就理应纳入“好心情”系列! 好心情的外延远远大于爱情,既然如此,当一个人拥有了好心情时,就的确不必因为没有爱情  相似文献   

10.
但丁的《神曲》有一句为后人经常引用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人们用这句格言来象征那种勇于为真理而献身、木惧世俗偏见、不避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和独立人格。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就曾写道:“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最近浏览李泽厚先生《走我自己的路》(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路》)一书,也常读到类似闪光的句子:富贵非吾愿,声名不可期,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  相似文献   

11.
引子 :梦绕神洲路第一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第二章“佛教要走群众路线”第三章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第四章画外音结语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辽阔立多时引子 :梦绕神洲路“每一匹马都认为自己驮负的最重”。某一位聪明人发明的这句话 ,逐渐地流传开来 ,就成了民谚。这一条民谚 ,少说也包含有如下几种成份 :嘲讽别人 ,自嘲 ,最后 ,不管是嘲人还是自嘲 ,底儿都是一样的 :无可奈何 ,卸不掉啦!站立在北京故宫西北角护城河边 ,我不禁千百遍地想起这句民谚 ,这句大俗话 ,这句充满戏虐又无奈的大实话。从我站立的这个位置四面环顾 ,也就是说 ,不管你…  相似文献   

12.
有位退休教师在闲谈中说:“佛教是不是迷信,我不清楚,但佛教劝人多作善事,多积德,图个好报,对人对己都是有益的。” “不思善,不思恶。”我在一旁插了一句。 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望着我。还是那位退休教师先开口道:“不思恶,不作恶当然是对的,反过来就要思善、行善、劝人向善。你恶不思,善不思,是走中间路线?” 他误解了。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是极困难的,因为善恶双遣既违背了常人的逻辑,又似与传统道德规范相悖。于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觉得每天都生活得不开心,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哲人把一只竹篓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背着它上路吧,每走一步要从路边捡一块石头放在里边……看看是什么感受?”那个人虽然大惑不解,可还是按哲人说的去办了。可刚走了百步,他就感到背负太重受不了了,因为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沉重的石头。  相似文献   

14.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15.
坦诚     
小时侯,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因为做错事的一方会说“对不起”。那时真的单纯,让人怀念。长大了,没有人再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说“对不起”了。长大了,就很少有  相似文献   

16.
“一义两说”句子是指表示同一意思而表面有相反、相对两种说法的句子。如: ①没有经验难免要犯错误。②没有经验难免不犯错误。从表面看①是肯定句,②是否定句,但都表达了“没有经验会犯错误”的意思。这种“一义两说”的句子,是两种说法都对呢,还是只有一种  相似文献   

17.
平路难走     
昨天到街上逛了一会儿,大概也就个把钟头,回来就觉得腰酸背疼,连腰都要直不起来了。丈夫打趣我:“出去玩,爬高就低也不见你喊累,怎么一回到城里这么一点的路你就不行了?” 我也有点奇怪,想了想才道:“平路难走。” 平路难走,其实平路真的难  相似文献   

18.
正水车不像犁,往肩上一挂,扛着就走;也不像轧车,轱辘、坐凳分开,挑着就走。它的名字里虽然有个“车”字,却连一个车轮都没有。它不但不能载货,想要请动它,你还得驮着它。这是不是有些太娇宠了?你如果这样说,父亲就会跳出来抢白你:田干得喊人,它能给稻子清水。我不宠着它,宠你,你行吗?  相似文献   

19.
忍耐与软弱     
我国人民常说的一句解字谜就是:“忍字忍,弱字弱,忍字心上一把刀,弱字揉近两弓交”有难忍之事“忍”之,就犹如有把有刃的快刀,扎在心上,实在是难受极了。你看“弱”字之形就知道,两个弓字交在一起,曲曲湾湾,揉断心肠,还是不能站直,而且暗地里两眼泪水压在心底。要知道,这就是从古老传统的磨难经历中而得来之总结而成字。  相似文献   

20.
<正>试着回忆一下,你是否有过以下类似的人生体验:不赶自走的糟心:一天,因为受某个人或某种事的打击,烦躁不安的你正在家里一个人生着闷气。而恰在这时有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为不失礼节,你只能强颜欢笑,把不快藏在心里,尽力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与之应酬、攀谈……良久,等朋友离去,回过身来,你有可能突然之间发现:“咦!自己的心情似乎好多了,没有那么糟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