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路的研究,提出地域文化的重构策略。从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关系出发,分析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地域文化重构的主要途径,提出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总结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相融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博 《美与时代》2015,(1):63-65
每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城市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者的重要灵感源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从地域历史、地域民俗、地域建筑、地域材质四个角度,巧妙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使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成都市的公共设施设计就是其中的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熟市公交候车亭现状问题剖析,指出地域特色的塑造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提出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与元素,营造地域特色公交候车亭,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结合我国公共设施建设要求,力求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视觉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一个在设计整体上视觉元素突出的城市公共设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时尚简约的设计方法,新颖的颜色搭配,舒适的感觉体验,都为公共设施的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公共设施要从整体上进行配套设计,从城市文化中发觉设计灵感,将会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城市公共设施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其二,细致的人性化设计不够;其三,系统协调性有待提升。在"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理念的推动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导向,可以遵循安全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1.挖掘地域文化与各种艺术元素,彰显城市特色;2.依照城市各功能区域,进行模块化的系统设计;3.结合当地大众需要与大众审美需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近年来地铁作为交通出行的核心工具,不仅具有载客的功能,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现已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城市"文化美""地域美"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为基础,阐述在地铁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设施小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符号,传递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种案例,探讨地铁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对城市活力、实力、魅力等文化要素的感知与评价,它包含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理念、行为、感知三个层级。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形象感知层级的重要载体,相比较体量庞大的标志建筑、公园、广场景观等,更符合城市人性化、情感化、体验化的社会大众需求。文章从公共设施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关性出发,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策略,并以龙口市徐福街道公共设施系统设计为案例,阐明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是研究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梳理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元素形态和内涵为基础,创新设计具有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达到传承、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和美化赣州城市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王婷 《美与时代》2014,(4):62-62
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是户外空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它不仅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文化要素,也能展现不同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通过以郑州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公园公共设施的现状,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瑞昌剪纸历史悠久,是传承民间艺术的有形载体。瑞昌剪纸作为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处处浸透着"以人为本"的民俗意蕴和地域文化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创作者是民间剪纸艺人有关,他们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民间生活,反映地域性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的思想感情,处处体现着以人为主体的艺术情怀。由此衍生到公共设施造型方面,其直接使用者和接受者是当地居民,就要求这个公共设施的造型体现人文意蕴内涵,展现本土文化精神,而本土文化就来源扎根于民间艺术,是民间风俗审美的集大成者,两者之间探讨的都是"人"的根本性问题;只有把"以人为本"放在造型设计的首位,才能在源头上解决公共设施造型文化缺失的问题,也才能使公共设施的设计既体现地域色彩又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城市广场作为各地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的核心载体,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还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体验需求。基于地域文化,城市广场设计师必须及时转变自身设计理念,科学有效创建出具有丰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强化广场与城市地域文化的联系,促使其能够成为城市地域文化最为凸显集中的地方,吸引到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文章对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在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得原本城市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在体现地方生活习俗以及人文特征的元素被忽略了,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公共艺术本来承载的文化特色已经严重缺失。本文阐述地域文化的内涵,然后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征缺失的原因,最后分析城市地域特征在公共艺术方面的体现形式,使得在城市建设中,恰当地将地域特征与城市的公共艺术相结合,体现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体现人文特性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城市街道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进行研究,尤其是在人文特性的表达层面上,梳理总结出街道中的设施在人文特性展现上的优缺之处,根据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理解与思考针对不足的情况提出改进方向和方法。这样不仅对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的问题及时发现以及改进具有推动价值。通过本次设计研究能够改善城市的公共设施的行业发展以及城市当中空间和谐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公交站台的设计是城市品位的直接体现。对公交站台设计和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城市元素和精神内涵,将公交站台设计与城市环境相结合,使之成为适应当代人民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并能够展现城市面貌,反映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文创园作为其物质载体应运而生,文创园的营造再设计更是许多城市建造文化区域或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章将极具代表性的重庆北仓文创园作为研究案列,对其进行调研,由小见大地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文创园营造再设计中的缺失,针对缺失现象,分析北仓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的文创产品设计创意不具文化内涵、公共设施设计风格不具地域特色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营造策略和整改措施,为文创园的长远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十分发达,但是通过比较国内各大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的现状之后,不难发现景区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大多数都是千篇一律。与发展较为完整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而言,景区中公共设施的设计大多停留在初始阶段。因此,建立符合当地景区的地域文化且能够适应当代商业发展潮流趋势的公共设施理论研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乡村田园生活越发被消费者青睐,民宿产业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投资方向。民宿设计旨在让民宿成为有生命力的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设计师的研究对象。文章从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民宿设计的原则,进而得出地域文化背景下民宿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叶 《美与时代》2023,(4):46-48
高铁站房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其设计愈发重视与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以弘扬城市文化特色、展示地方文化自信。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庐山站高铁站房为例,通过对地域文化性进行研究,阐述在庐山站的设计中运用抽象与象征的手法,将庐山特有的山水文化、文人著作融入建筑外部造型与室内装修设计,在独特的地域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将庐山站建设成为九江市新的城市名片,也为类似高铁站房设计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