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桑坡穆斯林铸就“中原皮业第一村”拜存星涛涛黄河水,巍巍太行山。水之阳,山之南的牛角川,有一处美丽富饶的回族穆斯林村,这便是被誉为"中原皮业第一村"的河南省孟县南在镇桑坡村。这里工厂林立,小楼成群,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据记载,桑坡村皮毛加工业有上千年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中国伊斯兰文化领域星光璀璨。在我熟知的穆斯林学者中,有好几位是贤哲型的。庞士谦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我敬仰庞老师的是他那高洁的学者风范及其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本人师事庞老师时,他已经是一位遐迩闻名的耆宿。老师温文尔雅,仪表堂堂,既有长者气质,又有学者风度。他的言传身教、道德文章,使我自己深深感到这位苦斗终生的学人堪称是中国伊斯兰教育园地里一位劳苦功高的园丁。胸怀大志独辟蹊径庞老师于1902年1月16日出生在河南孟县桑坡村一个穆斯林家庭。他秉承父志,从四岁四个月另四天之日起,便开始接受伊…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1996,(2):32-32
海瑞为回族的新证据海瑞是否为回族,学术界有争论。刘菊英在1995年第3期《海南大学学报》上提出新证据,认为海瑞的海南始祖"海答儿"是典型的"回回名"。海答儿本是阿拉伯古贤人名,按穆斯林命名法,为各国穆斯林后代不断使用。海瑞的始祖"海答儿"明洪武年间由...  相似文献   

4.
马鞍山市穆斯林为甘肃贫困山区捐赠衣物1995年5月,马鞍山市穆斯林在阿訇的倡导下,遵照穆圣(愿真主赐福他)"不关心穆斯林大众事业的人不是穆斯林"的教导,学习伟大真主至仁至慈的德性,发扬伊斯兰教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积极为甘肃张家川贫困山区穆斯林兄弟捐赠...  相似文献   

5.
海瑞为回族的新证据海瑞是否为回族,学术界有争论。刘菊英在1995年第3期《海南大学学报》上提出新证据,认为海瑞的海南始祖"海答儿"是典型的"回回名"。海答儿本是阿拉伯古贤人名,按穆斯林命名法,为各国穆斯林后代不断使用。海瑞的始祖"海答儿"明洪武年间由...  相似文献   

6.
马鞍山市穆斯林为甘肃贫困山区捐赠衣物1995年5月,马鞍山市穆斯林在阿訇的倡导下,遵照穆圣(愿真主赐福他)"不关心穆斯林大众事业的人不是穆斯林"的教导,学习伟大真主至仁至慈的德性,发扬伊斯兰教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积极为甘肃张家川贫困山区穆斯林兄弟捐赠...  相似文献   

7.
清真女学又称女子经学,是对穆斯林妇女进行伊斯兰教教育的学校,专门为穆斯林妇女设立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在中国,以清真女学、女阿訇为代表的女性宗教文化是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元代穆斯林遍布中国,中原是穆斯林较多的地区,伊斯兰经堂教育最先在中原建立、发展,先后形成陕西、山东学派,其影响范围遍及全国所有穆斯林聚居区。  相似文献   

8.
庞士谦(1902—1958),字益吾,经名穆罕默德·特瓦杜尔。回族。河南省孟县桑坡村人。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教育家、学者、阿訇。1902年,庞士谦诞生于桑坡一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当时的桑坡,是孟县360个村子中唯一的回族聚居村,居民约1200户、1万余人;有清真寺13座,其中男寺7座、女寺6座,各寺均设有私塾式经堂,有海里凡百余人,凡河南省及长江沿岸的回族学子,大多负笈求学于此,接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这里经堂教育发达,教门兴旺,阿訇辈出,宗教气氛浓郁;但世俗社会教育却不发达,读书人寥寥无几,受…  相似文献   

9.
谈谈天课与施舍李鸿鸣慷慨好施是伊斯兰教在南朝鲜提倡的优良传统之一,其主要表现是鼓励穆斯林交纳天课和自由施舍。天课与施舍,虽然都是用财物济贫,但在教法上,二者性质有所区别。天课:阿拉伯语称"则卡特"(),含有"净化、洁净"之意,主要指对穆斯林个人财产的...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张志华《古兰经》、圣训明确规定了伊斯兰教的许多基本信条,否认其中之一者不能成为穆斯林,或"伊玛尼"不完整。一般穆斯林对"六大信仰"比较熟悉,确信不疑,而对其他信条则了解不多,或不予重视。现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概述如下:1,确信真主本...  相似文献   

11.
穆斯林怎样成为“敬畏者”李守卫《古兰经》说:"优美的结局只归敬畏者"(7:128)。所谓"优美的结局",就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能获得如愿以偿的结果。我们穆斯林希望今后两世幸福并能达到如愿以偿,都叫"优美的结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达到心想事成,如愿以...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张志华《古兰经》、圣训明确规定了伊斯兰教的许多基本信条,否认其中之一者不能成为穆斯林,或"伊玛尼"不完整。一般穆斯林对"六大信仰"比较熟悉,确信不疑,而对其他信条则了解不多,或不予重视。现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概述如下:1,确信真主本...  相似文献   

13.
谈谈天课与施舍李鸿鸣慷慨好施是伊斯兰教在南朝鲜提倡的优良传统之一,其主要表现是鼓励穆斯林交纳天课和自由施舍。天课与施舍,虽然都是用财物济贫,但在教法上,二者性质有所区别。天课:阿拉伯语称"则卡特"(),含有"净化、洁净"之意,主要指对穆斯林个人财产的...  相似文献   

14.
浅析“伊智提哈德”──伊斯兰教法的创制原则从恩霖伊斯兰教法发展至今并成为一门内容浩瀚的法学体系,是历代穆斯林法学家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原则规定和精神不断努力创制的结果。这一过程,伊斯兰法理学称为"伊智提哈德"(),中国穆斯林学者译为"演绎""创制"...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举意的几点说法刘圣道举意,又叫立意,俗称"乜贴",阿拉伯文为,原意为"意图"、"打算"、"意愿"、"心愿"等。伊斯兰教用来专指为举行某项宗教功课或从事某项慈善事业时所立的意愿。中国穆斯林有时也转用以指因某种原因而施舍或捐赠财物的善行,俗称"纳乜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穆斯林》1996,(6):37-37
淮阳县西城区新建了清真寺本刊通讯员苏传录在古城陈州西城区有一座新建的清真寺,该寺能容纳100多人聚礼,宽畅明亮,外观简朴、端庄,很受穆斯林群众欢迎。这里的穆斯林群众看着这座崭新的清真寺,高兴地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照亮了俺西城区,今后俺回民办教门和履...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在美国传播迅速,统计表明,伊斯兰教是增长最快的宗教,大约有1千万穆斯林。考察其来历,第一位到达美国的穆斯林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有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10世纪早期,据说,许多穆斯林是伴随着1492年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探险而来的。  穆斯林第二次涌入美国主要是在1530—1850年间,数以千计的西非奴隶输入。同一时期,一些白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知名人士如1893年建立了美国伊斯兰教宣教运动的穆罕默德·亚历山大·韦博(MuhammadAlexanderWebb)。  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1875—1960年,主要是中东和南亚国家寻找…  相似文献   

18.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 Ali Jinnah)(1876-1948),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袖,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第一任总督(1947-1948),印巴分治前任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巴基斯坦人民称誉他为"巴基斯坦之父"。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的建国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本文则试图分析阿里·真纳与巴基斯坦传媒业的关系 一、真纳政治生涯 1905年真纳参加国大党,开始致力于南亚次大陆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这一时期,真纳的目标是谋求整个南亚次大陆人民共同的福祉,为了实现这一福祉,南亚次大陆的穆斯林和印度人的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美国传播迅速,有统计表明,伊斯兰教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宗教,大约有1千万穆斯林。考察其来历,第一位到达美国的穆斯林是在10世纪,之后出现了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16世纪早期,据说,许多穆斯林是伴随着1492年哥伦布和其他探险家的探险而来的。 穆斯林第二次涌人美国是在1530-1850年间,数以千计的西非奴隶输入。同一时期,一些白人皈依伊斯兰教,其中知名人士如1893年领导美国伊斯兰教宣教运动的穆罕默德·亚历山大·韦博(Muhammad Alexander Webb)。 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  相似文献   

20.
沧州穆斯林及清真寺概况李鸿鸣河北省沧州市古称长芦、沧州,旧称沧县,是回族穆斯林较为集中的城市。公元13世纪后半叶,"伴随着蒙古贵族的西征,元帝国的建立,中国与中亚、西亚伊斯兰国家之间的陆路交通畅通无阻,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各族穆斯林,跟随蒙古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