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质研究是心理理论框架中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进行特质推理时对特质信息的利用,是考察其是否拥有完整特质概念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述以往研究可以看到在获得完整的特质概念之前,儿童倾向于运用到特质以外的其他信息做出跨特质范畴的推论,尤其是这些信息比特质信息更加具体明显时。文章概述了六个可能影响到儿童特质推理的信息:情境信息、行为频率、示例频率、效价信息、随意性信息、规则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来, 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 成为自发特质推理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在介绍自发特质推理及其研究范式的基础上, 概述了刻板印象与特质的概念联系, 并阐明了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接着, 对自发特质推理中的职业、种族和性别刻板效应研究进行了回顾, 发现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它对自发特质推理的阻碍作用体现出来, 在高认知负荷下, 这种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最后,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儿童行为与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芳  陈会昌 《心理学报》2009,41(10):947-957
选取4岁组、5岁组、7岁组、10岁组、12岁组儿童和成人共192名(各年龄组32名, 男女各半)为被试, 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学前和小学儿童行为与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发展。结果表明: (1)4岁时儿童已能进行行为水平的特质推理, 5岁时才能进行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 即使用特质引发规则进行特质推理, 10岁时两者均达到成人水平。(2)4岁、5岁时儿童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显著落后于行为水平的特质推理, 至少7岁时两者处于同一水平上。(3)儿童使用概念相似规则而不是情境匹配规则进行行为预测。(4)4岁儿童不使用简单效价规则进行行为预测, 5岁及以上儿童使用简单效价规则, 但他们是在区分同一特质范畴和不同特质范畴的基础上、在较低的确定程度上使用该规则。  相似文献   

4.
儿童特质推理与情绪和效价线索理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情绪、效价两个角度探讨儿童特质理解与线索理解的关系。372名4、5、7岁儿童完成了贴标签和行为预测两类特质推理任务。实验一显示,所有年龄段儿童都能完成对情绪性特质害羞和胆小的推理,且特质和行为评定与情绪评定呈显著正相关;实验二显示,所有年龄段均能完成双重性质特质助人为乐和自私的推理,特质和行为评定与效价、情绪评定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则只有效价评定进入方程。结果说明,儿童完成情绪性特质推理任务时与情绪理解能力关系密切,而对双重性质特质推理时更多的与效价理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假言推理中的概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Oaksford等人的研究表明,概率信息对假言推理的认知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它来解释和预测个体在推理中的行为反应。该文针对这种新的观点,就假言推理中所涉及的前后件概率信息、条件概率信息、连接概率信息、因果概率信息以及额外前提条件等对假言推理的影响分别做了简要的阐述,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最后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为取样的方法,对242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10天的现场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样本339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班和大班幼儿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次数显着多于攻击异性同伴;(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起因的次数分布存在极显着的差异,但各种起因的次数在三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差异;(3)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分3个研究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的贫富对个体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研究1考察了知觉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2考察了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更有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的行为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3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仅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本研究为自发特质推理发生的灵活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开展两个实验探究证据顺序和证词可信度对学前末期(65~70月龄)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132名和127名儿童分别参与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发现证据顺序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表现为近因效应,证词可信度不影响儿童的推理结果;实验2发现如果强制要求儿童注意证词可信度信息,他们更相信可信证词而非不可信证词,证据顺序对推理结果无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学前末期儿童的因果推理受证据顺序和证词可信度的共同影响:在未被要求注意证词可信度时,受制于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大多数儿童依据最近接收到的证据推断因果关系;如果注意到证词可信度信息,更多儿童依据证词(可信证词条件)或观察结果(不可信证词条件)推断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发特质推理是个体根据他人行为信息自发推断人格特质的过程,自发特质推理的指向性则是指个体将根据行为信息推理出的特质指向谁。文章首先概述了自发特质推理的指向性及其研究范式,接着介绍了关于自发特质推理指向性的两种对立观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凤华  杨群  张庆林  汤永隆 《心理科学》2008,31(6):1461-1465
通过预备实验选取前件(或后件)是二元(或多元)的5种条件命题的4种推理形式作为实验材料,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了五种不同条件命题类型对4种推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命题类型、推理规则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都非常显著.这个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条件推理的集合映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以94名学前末期儿童(66-74月龄)为被试,在控制证据顺序的条件下探究观察因果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只获得观察学习结果或自主探索结果一种证据条件下,绝大多数儿童依据所获证据推断因果关系;(2)在获得观察学习结果和自主探索结果两种证据条件下,儿童能综合两类证据推断因果关系,其中自主探索结果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力大于观察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幼儿园大、中、小12个自然班,共317名幼儿为被试,进行为期四周的观点采择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结果表明:①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对提高学前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水平影响显著,两者结合的训练方式最有效。②合作认知故事的培养训练对不同年龄儿童合作认知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合作游戏训练对中班儿童合作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③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训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抵制诱惑情景的实验范式,以100名3-6岁儿童为被试,考察学前儿童对成人不同水平的承诺对其在游戏中出现违规及违规后说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并不能有效履行对成人的承诺,承诺不能明显减少他们的违规行为;虽然儿童在违背承诺后的说谎行为没有显著增长,但会通过语言及肢体动作的表现更努力地掩饰他们的违规行为,以维护好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对276名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的在园亲社会行为进行10天的自然观察,获得有效事件样本942件.统计分析表明:(1)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3)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4)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5)教师通常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应或中性反应;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应,对儿童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安慰行为多做中性反应.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的强化.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两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共155儿童为被试,采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的设计,对实验班儿童进行为期四周的合作游戏训练,探讨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不同年龄班、不同性别学前儿童合作行为训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两个实验探究证据顺序和证词自信水平对5岁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机制。132名和127名5岁儿童分别参与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发现证据顺序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表现为近因效应,但证词的自信水平差异不影响儿童的因果推理;实验2发现如果儿童注意到证词的自信水平信息,他们更倾向于在自信证词条件依据证词推断因果关系,证据顺序的影响力被削弱。研究结果说明证据顺序变化导致易受影响的近因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前儿童推理过程的发展与教育》这项实验研究是我们承担的朱智贤教授负责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和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心理的特点与教育》中的一个课题.为了使这项研究能直接为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服务,我们试图以推理过程为线索,系统地探讨如何了解并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这个综合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用内隐的错误再认范式以及外显的特质评定方法考察了我国大学生的自发特质推理现象。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对行为句子进行编码时,会自发激活其隐含的特质概念,即进行自发特质推理(实验一)。而且,大学生不仅自发地将激活的特质与行为者建立联结(实验二),还进一步将推理出的特质归于行为者,认为表现出特定行为的行为者具有其行为所隐含的特质(实验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究了幼儿以心理特质为中介,对心理状态做出推理的能力。结果表明,幼儿具有一定的以特质为基础的推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以特质为基础的推理能力也在逐渐增强,但缺乏充分证据断定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20.
精加工推理中的文章结构清晰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章结构清晰度对读者在阅读时所构建的精加工推理的水平和阶段的影响。研究采用让被试阅读后做推理测试题的方法 ,通过分析其答题成绩得出的结果表明 :文章的结构越清晰 ,越有利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精加工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