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蒋建敏  陈世兰 《心理科学》1998,21(3):285-285,282
1引言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中只重视基本原理的传授,忽略了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培养,没有突出教学的师范性特点。学生学习的理论不能指导实践,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心理学教学中通过教育情境评析,能够让学生接触大量的活生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教育情境评析法的基本模式2.1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增强识记的目的性。创设问题倩境进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某些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2.
赵晶 《社会心理科学》2009,(5):12-14,22
进化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朴素知识和学术知识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文章阐述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产生的基础,介绍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学习动机、初级知识与次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应当从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做到因类施教、因材施教和以身施教.本文主要就高师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5.
杨心德 《心理学报》1994,27(3):331-336
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必须改革,方法是将普通心理学体系变为教育心理学体系,吸收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环节,已取得学生愿学、学后能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洪礼  吴红 《心理科学》2000,23(6):748-749
1.1 中国学者在世界上最早较全面提出并论述教育心理学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孔孟学派的论著中,已具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论述,这些论述涵盖了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教学心理、个性差异心理、教师心理、思维心理、非智力心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科学“八·五”期间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平 《心理科学》1997,20(4):352-356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陈海平(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联系.0引言为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九·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向,本文拟对“八·五”期间我国教育心理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的评述。本文所指的“教育心理”,是广义的教育心理,包括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过程、中文认知加工与发展、心理与教育测量、发展心理、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以及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本文所引述的研究论文,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都以1991~1994年《全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索引》心理学类(B84)所列文献为主,1995年的文献则以主要心理学刊…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优化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桂守才 《心理科学》2000,23(3):348-349
1 高师人才培养与公共心理学  面向 2 1世纪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化 ,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善于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善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不仅要善于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人生 ,学会生活。可见 ,面向 2 1世纪 ,社会对高师人才心理学素养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 ,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优化其课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高校已逐渐普及,但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也在逐渐影响着课程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为实例,意在探讨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用一种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能力、动机和潜能,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知识的接受和人格的形成,最终转化为教学效果而表现出来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面镜子,它是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得以体现的,并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谊 《心理学探新》2007,27(1):15-18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了百余年之后,脑研究以认知神经科学的形式,重新回到她的怀抱。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力、学习和教学上;对这两个领域的关系,应采用开放而谨慎态度,以促进各自研究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在当今社会变革的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提高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的热点问题,美术教育具有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特殊作用,因而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美术教育审美活动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价值观的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美术教育活动,为审美教育提供新的发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框架下西方自然科学学与教的研究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平  姚夏倩 《心理科学》2000,23(5):618-619
Pintrick等 1 986年在美国《心理学年度评论》中所做的评述中指出 ,“心理学对于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认知心理学或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影响。”认知革命使自然科学教育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 ,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1 各相关领域专家趋于合作研究  依据各研究群体之间的关系 ,Linn等区分了自然科学教育研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分离 (separation)时期 ,大约从 1 870年到 1 950年。自然科学家设计教材 ,教师决定如何教自然科学 ,心理学家寻求学习的一般原理 ,而科学教育研究者描述学习与教学的结…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对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所做的持续三年的改革探索。这一改革针对以往教育心理学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整.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手段以及评价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尝试。本文还对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作出丁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报》2003,35(4):567-567
赵鸣九教授 ,山东阳信人 ,中共党员 ,192 3年 11月出生。 2 0 0 3年 6月 2 4日因病逝世 ,享年 81岁。赵先生 195 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 ,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长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的创始人。长期从事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在我国较早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编、译著作 10本 ,其中《心理学》获 1988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测量法》获 1987年甘肃省社会科学一等奖 ,《大学心理学》为全国高校教师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及教育环境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las.  R 《心理科学》1997,20(3):268-271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促进教育实践和训练的发展,使我们教好所有处于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人。我们必须让大多数孩子和青年入达到教育活动的标准,而以前只有很少的人有这样的机会。心理学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学习、教学过程上作不懈的研究,因为旧有的理论及实践很可能已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了。而今,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业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行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已不仅仅是发展某些学生的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我们现在需要完善一个理论基础,它将使我们教育更大范围的学生,并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使他们…  相似文献   

19.
冯江平 《心理学报》1992,25(4):105-108
公共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它对于学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增进其工作的效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自“文革”结束、心理科学在我国重新恢复以来,公共心理学课受到了各级  相似文献   

20.
苏联年龄与教育心理学是从二十年代起在同心理学的唯心主义和机械主义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布隆斯基、维果斯基、巴索夫和列昂节夫等一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在为这门学科的建设和研究方面做了卓越的贡献。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服从于自身内在逻辑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规律性,只有在儿童同其他人发生相互影响的“空间”中存在着并体现出来。儿童的心理是在同家长、教师等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着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可以有目的地予以控制的。苏联教育心理学在认识过程心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确定了掌握知识的年龄标准,深入研究了程序教学和提问教学等一系列独创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对认识过程的研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计算机工作能使通常隐蔽在内部的心理过程清晰地显示出来加以模拟和研究,目前苏联心理学界正对这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近年来,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它既包括普通学校也包括各级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其中研究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