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 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共情在学前阶段没有性别差异。进入中小学阶段以后, 共情出现了性别差异。一方面, 共情的性别差异与个体自身的生理成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 两性逐渐趋向生理成熟, 荷尔蒙分泌增加并出现差异, 其中催产素有助于情绪共情, 睾丸酮则与认知共情有负相关, 两性的共情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差异。另一方面, 共情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倾向有关。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他人为导向, 与共情有直接相关, 男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公平公正为导向, 与共情没有相关。当两性习得各自的性别角色以后, 他们的共情表现就出现了差异, 这一差异在情绪共情方面较为突出。有关共情性别差异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空间,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视角上注重从年龄、性别和文化交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在理论上考虑从能力和倾向性的维度区分共情, 在内容上丰富对影响性别差异的各项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系统探讨儿童期创伤与共情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获得46项研究和352个效应量,共包含23039名被试。元分析结果发现,儿童期创伤与共情存在显著负相关(r=-0.076)。儿童期创伤类型存在调节作用,躯体忽视(r=-0.095)与情感忽视(r=-0.128)均与共情显著负相关,而躯体虐待(r=0.005)、情感虐待(r=-0.051)和性虐待(r=-0.058)均与共情相关不显著。共情成分存在调节作用,在认知共情中,儿童期创伤与观点采择(r=-0.127)显著负相关,而与幻想(r=-0.044)相关不显著;在情感共情中,儿童期创伤与共情关注(r=-0.148)显著负相关,而与个人痛苦(r=0.153)显著正相关。本研究首次系统比较了不同类型儿童期创伤与共情的关系以及儿童期创伤在共情各成分上的效应,并提出了培养共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行为, 它既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 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 安全依恋风格和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文献可以推测, 情绪调节和认知图式可能是安全依恋影响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的两种心理机制。未来可以探讨利他行为实施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远近及双方依恋风格匹配程度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验证安全依恋影响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探讨利他行为对安全依恋的反向促进作用以及开发通过安全依恋培养个体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4.
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心理现象,是道德与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含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生动实践意义的共情观。本文将共情的情绪与认知两种成分作为视角,对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共情观进行梳理、分析与比较,发现儒家文化中的"恻隐之心"、"一体之仁"、"忠恕之道"、"絜矩之道"等思想观点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物待人道德伦理观的同时,在社会交往、理解他人等方面与共情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学原理。基于此发现,未来在继续探究儒家核心观念"仁"等文本与共情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还可以针对儒式文化中的共情观,进一步尝试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催产素是一种亲社会激素, 对人类的共情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为可以促进情绪识别率, 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关注, 并弱化自身的个体忧伤水平等。从作用机制上来看, 催产素可能是通过促进具身模仿能力, 弱化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及调节情感表征过程来影响人类的共情反应的。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催产素对不同类型共情反应的影响及其催产素影响共情反应的性别差异问题, 并积极将催产素应用于共情缺陷的临床干预中。  相似文献   

6.
诸多研究显示母亲积极教养能够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但是迄今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基因-环境-内表型-行为”模型, 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1082名青少年(初测年龄为12.32 ± 0.48岁, 50.3%女生)及其母亲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 考察共情在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以及OXTR基因rs53576多态性对该中介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认知共情(观点采择)在母亲积极教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情绪共情(移情关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2) OXTR基因对积极教养与亲社会行为间直接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3) OXTR基因能够调节“母亲积极教养-认知共情-亲社会行为”中介机制的前半路径, 并且显现出一种超显性的基因效应。在携带GG和AA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母亲积极教养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共情, 进而增加了其亲社会行为, 而在携带AG杂合子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这一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共情能力和家庭教养等方面阐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心理理论在社会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认知过程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及预测下一步行为.心理理论在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神经化学物质如多巴胺、五羟色胺、催产素、血管加压素等.来自不同群体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与这些神经化学物质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多巴胺D4受体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等都与心理理论的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8.
催产素及受体基因与社会适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在哺乳动物分娩和泌乳中起神经调节作用的激素, 催产素(oxytocin, OT)在人类的母婴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催产素及其受体基因与人类的社会适应行为关系密切。催产素会影响亲子依恋和父母教养行为, 也能促进人际信任及慷慨行为; 同时, 不同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 OXTR)基因型的个体, 在亲子关系和一些亲社会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了差异。来自于激素和基因水平的研究提示我们, 催产素及其受体基因可能是通过促进社会识别、调节共情以及降低恐惧、减缓焦虑来影响人类一系列的社会适应行为。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基因-激素-行为三个层面系统的研究催产素影响社会行为的分子过程和认知神经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他人痛苦的共情是指自动模拟受痛者的情感和运动状态,以及在自我-他人区分的基础上替代性地分享和理解他人由于受痛所引发的情绪状态.痛苦共情的fMRI研究常用图片诱导范式和线索诱导范式.痛苦共情的神经机制,包括(1)疼痛矩阵(该区域在个体自身受痛时也会激活)和(2)观点采择的相关脑区.痛苦共情的水平会受到实验范式和任务,以及共情者对于受痛者态度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出新型范式是痛苦共情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情境对共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 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现实生活中的共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 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其中, 情境的公开性或私密性、意义性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共情的产生或共情反应的强烈程度。共情对象在特定情境中与共情主体之间的群际关系、人际关系等也是重要的情境因素, 共情主体对于和自己属于同一群体或拥有较亲密人际关系的他人更容易产生共情。情境对共情的影响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实现。有关情境对共情的影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然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情境因素的内涵上进行深入挖掘, 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对情境影响共情的机制做更为细致、微观地解析, 还可以从共情主体的视角明确个体差异如何调节了情境对共情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共情指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感受的心理过程.利他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动机.共情起源于动物的亲代养育行为,其神经基础来源于古老的情感系统.共情从动物低水平的情绪感染逐渐进化到同情关注以及观点采择共情.另外,共情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异同,加大研究动物的高级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以及深入研究共情受社会因素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Empathy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consisting of cognitive (inferring mental states) and emotional (empathic concern) components. Emotional empathy is severely impaired in individuals affected by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such an emotional empathy dysfunction to shed light on the neural circuitry responsible for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dysfunction in PTSD. We asked a group of PTSD and a group of healthy controls to solve a Multifaceted Empathy Test, measuring both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empathy, and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cortical areas involved in solving the te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healthy individuals, increased neural activity in the frontal cortex modulates activity in the insula while subjects perform the emotional empathy task; whereas, in individuals affected by PTSD, increased activity in limbic regions such the insula and the amygdala modulates activity in the frontal cortex while performing the emotional empathy task.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lack of cortical top-down control of the frontal cortex on the limbic system in PTSD during empathic processing may explain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by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PTSD.  相似文献   

13.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颞顶联合区等脑区参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是认知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个体选择有效方式帮助别人。女性在共情时激活额下回等与情绪有关的脑区,而男性在共情时激活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有关的脑区,这为男女个体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应完善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脑区功能的解释,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病理学研究考察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共情中包含情绪和认知两种加工过程,二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机制。其中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从婴儿期直到成年期呈现下降趋势,到老年阶段有所上升,呈现出U形发展轨迹。其发展可能是由于镜像神经元储存的共享表征日益丰富和精细。认知共情发展相对较晚,从出生直到成年期呈现上升趋势,在老年阶段逐渐下降,呈现倒U形的发展轨迹。其发展是随着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皮层成熟、个体区分自我他人和抑制自我中心能力增强而逐渐发展的。只有分别考察两个成分的发展才能了解共情发展的本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失望礼物研究范式考察心理理论与幼儿白谎行为的关系,及认知移情和情绪移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幼儿的白谎行为发生率、心理理论、认知移情和情绪移情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控制年龄与言语能力后,幼儿的心理理论与认知移情呈显著正相关、与白谎行为也呈显著正相关,且认知移情与白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幼儿的认知移情在心理理论和白谎行为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结果表明:幼儿的心理理论可直接影响其白谎行为,也可通过认知移情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白谎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共情负面效应的作用机制及条件,采用共情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教师的情绪共情正向影响情绪枯竭,该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情绪劳动这一中介实现;(2)幼儿教师的认知共情负向影响情绪枯竭;(3)社会支持调节了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对情绪共情与情绪枯竭关系的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研究结果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mixed resul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peer acceptanc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empathy were hypothesised to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peer accept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peer acceptance differed across genders. In this study, 375 Chinese adolescents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mpathy. They also provided peer nominations that allow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cial preference and social impact sco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boy's cognitive empath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tent to which he was liked by his male classmates, whereas a girl's cognitive empath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r social impact among her female classmat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mpathy does not affect peer acceptance among adolescents uniformly; instead, gender plays a determinative role in the dialectics between social acceptance and empat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