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是社会交流的工具.声乐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歌唱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字与发音,创造出各种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就得咬字吐字清楚,使人闻其音即解其意,从而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否则就失去了声乐艺术的意义.在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金白,四两唱"之说,足见在歌唱中对语言这一因素的重视.明朝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讲:"凡敷演一字,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必首腹尾已尽,然后再出下一个字,则字字清楚."下面就着重讲一下字头、字腹、字尾的唱法.  相似文献   

2.
"标题音乐"在音乐史和欧洲音乐艺术美学中的严格定义是:19世纪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自觉地按照一种审美意识发明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一种体系的新音乐.它是具有明确文学含义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反映出具有情感的明确标题[1].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努力体现这种新的标题性思想(李斯特、舒曼、柏辽兹等),并试图为这个艺术新课题的实施制定一系列解决方案.他们力图在音乐中展现有个性的艺术内容和形象,展现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以及运用一种充分体现浪漫主义原则的方法——在音乐中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特殊思维和创作方法深刻影响了未来的音乐作品.而这些体现在欧洲钢琴音乐中的标题性思维,其中的许多观点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艳"的内涵伴随歌.诗等形式的不同又有微妙的变化.当"艳"从展现主体美好形态的外在形式走入音乐、诗、词等文艺领域.并成为一种审美范畴存在时,"艳"的理论性、诗意性品格日益凸显."艳"走入文学批评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艺术风格确立于魏晋六朝时期."艳"具有绮靡美、世俗美,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孟子曾言:"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荀子也说过:"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凭借这些本能去承受外界的种种刺激;同时,外界的种种刺激必然引起人的本能的种种反应.如果感觉是舒适的、愉快的,这便是快感了;如果感觉是不舒适的、厌恶的,就是一种不快感.德国美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把"快感与不快感"看成是"主体因表象的刺激而引起自觉".  相似文献   

5.
赵洁 《美与时代》2007,(12):120-121
在贝内特·雷默教授著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我国目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是朝着哪一方向走的呢?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一再强调,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相似文献   

6.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现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的确,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令人百看不厌,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美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要能领会书法艺术美,也必须有一双懂得书法艺术审美的慧眼.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异常多样性,需要把不同的音体系区分清楚.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大小调音乐相比较.有着"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特点."异中之同"指的是两种体系的音乐共同使用"七声"、"十二律"、"三种体制".虽然在称谓上相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中之异"指的是两种体系对于七音的使用不同,中国传统音乐重视五声,而西方大小调音乐七声平均.中国传统音乐重宫,而西方大小调音乐重调.  相似文献   

8.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一位被称为德国古典作曲家中"最后一人"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作品中不但显示出古典主义风格,还渗透着个性化的浪漫主义的因素,通过对勃拉姆斯《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主题的写作特色"及"和声的写作特色"两方面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从中体会到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古典主义音乐形式既遵循又突破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勃拉姆斯音乐中所渗透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纪明明 《美与时代》2005,(11):46-47
"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无声之乐,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与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4′3″>是20世纪美国先锋派音乐中心人物约翰·凯奇的一部重要作品,颇符合"大音希声"的境界."大音希声"与<4′33″>似乎是有着一种相同的艺术美学构思,但从哲理内涵的角度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反映和产物,它的艺术目标是音乐的戏剧化和情节化,是浪漫主义音乐高度发展的成就和体现,标题音乐主张音乐应该贴近生活,被理解和提供交流.音乐需要对听众加以"解释",而解释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音乐意义的丰富性和争议性.  相似文献   

11.
谢炳国 《天风》2022,(6):60-60
5月7日,"人民网"微博发了一个帖子:"母亲节到了,记得告诉她:妈妈我爱你.母爱如河,日夜奔流,为你的喜悦夜不能寐,为你的忧虑辗转反侧……妈妈的美是无条件的美.母亲节之际,'人民网'联合微博发起'晒出妈妈年轻时的照片'话题活动,邀你带话题发微博,分享你心中'最美'的妈妈."  相似文献   

12.
夫妻生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它如诗如画,更像音乐。音乐是种美的旋律和节奏,而夫妻生活则是一首动人的乐曲。 追求是夫妻性生活的序曲。 男女在恋爱时,一般都是男追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夫妻生活同样存在着追求和如何追求的问题,那种认  相似文献   

13.
<论音乐的美>是汉斯力克美学思想集中反映的一部论著."形式美"、"纯音乐"是汉斯利克的美学原则,贯穿于整部著作,充满了哲理和理性思维,也彰显了汉斯立克关于音乐审美中二重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朱鹂 《天风》2013,(5):53-53
也许你听闻过《婚礼进行曲》,可是它是谁的作品呢?那就是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o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犹太家庭。在十九世纪,他被认为是能与贝多芬和巴赫比肩的音乐巨人。他拥有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之美誉。  相似文献   

15.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他在作曲、指挥、音乐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演奏技巧以及深厚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6.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7.
美,诗歌之魂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它以鲜明而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学体裁。本文从审美角度切入,剖析诗歌的魅力所在:1.音乐美 2.建筑美3.意境美4.个性美。  相似文献   

18.
戒律之界说及其在佛教中之地位佛教三无漏学,首为戒学.《成实论》曰:"若无持戒,则无禅定." "戒能为定因."故持戒为禅定之基础.戒律梵名有三:一名尸罗,此云清凉.二名毗奈耶,旧译毗尼,此云调伏,善治;正译为律,律者法也.三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亦云处处解脱,或云随处解脱,而中文之总名,便是戒律.《舍利弗问经》曰:"波罗提木叉,名最胜义,以何义故,名为最胜?诸善之本,以戒为根,众善得生,故言胜义.复次,戒有二种:一、出世,二、世间.此世间者,能与出世作因,故言最胜.复次,戒有二种,一者依身口,二者依心.由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名为胜."  相似文献   

19.
伽利略曾经说过:"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足可以见数学充满着神奇的色彩,能吸引人畅游其中,魅力无穷. 在百科中,魅的基本字义①(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②传说中的鬼怪:鬼. 本文引申为数学因美而生魅,因魅而现美.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着挑战,往往会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让人魂牵梦绕,但忽然在某个时刻却又顿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享受着思维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